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基于主体功能框架下县域生态功能区划及配套环境政策研究

作 者: 徐会
导 师: 孙世群
学 校: 合肥工业大学
专 业: 环境科学
关键词: 主体功能 生态功能区划 区域发展优势度 环境政策
分类号: X32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224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我国区域发展已步入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的新阶段,“主体功能区”建设作为实施统筹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新举措,引导了新的地域空间研究热点。本文在“主体功能区”建设背景下,将“主体功能”发展理念引入生态功能区划,提出了基于主体功能框架下县域生态功能区划理论,对相关理论基础和政策依据作了界定研究;同时,系统改进了县域生态功能区划程序,提出了不同于传统生态功能区划的县域生态功能区划工作流程,并从区划原则、目标、评价指标筛选、区划模型、图层叠加、区划方案修正等环节研究了传统生态功能区划到主体功能区划的工作衔接。利用上述区划理论和程序对安徽宁国市进行了基于主体功能框架下的生态功能区划研究,借助GIS技术对宁国市资源环境要素、生态环境敏感性、生态服务功能重要性和区域发展优势度进行了评价,并对评价结果进行了可视化分析。其中,区域发展优势度指标评价结果很好的反映了县域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以基于定性与定量方法的四层区划模式对区域进行了生态功能区划,在重点开发、优化开发、限制开发、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下细化出38个生态环境功能小区,并在此基础上对市辖主要乡镇所属主体功能类型进行了界定研究。整体方案与现状贴合度较高,区划程序的可行性得到了较好验证。针对区划方案中四类主体功能区,从环境管理、环境经济、环境技术三方面设计了区域差别化的环境政策体系,依据四类主体功能下各生态功能小区确定的生态主导功能和发展模式,对主体功能区重点环境政策的施政领域和执行力度进行探索性研究。本项研究成果对配套四类功能区建设,保障实例区实现统筹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全文目录


摘要  5-6
Abstract  6-8
致谢  8-14
第一章 绪论  14-22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4-15
    1.1.1 研究背景  14
    1.1.2 研究意义  14-15
    1.1.3 选题考量  15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5-20
    1.2.1 自然区划的发展与演变  15-17
    1.2.2 生态功能区划的研究历程  17-19
    1.2.3 综述小结  19-20
  1.3 研究工作  20-22
    1.3.1 技术路线  20
    1.3.2 创新点  20-22
第二章 县域生态功能区划理论与方法  22-33
  2.1 主体功能内涵与类型  22-23
    2.1.1 主体功能内涵  22-23
    2.1.2 主体功能类型  23
  2.2 生态环境功能区划的理论基础  23-27
    2.2.1 生态功能区划目标  23-24
    2.2.2 理论依据  24-26
    2.2.3 规划与政策依据  26-27
  2.3 县域生态环境功能区的划策略与方法  27-30
    2.3.1 区划原则  27-28
    2.3.2 区划指标的选取  28-29
    2.3.3 县域生态功能区划程序  29
    2.3.4 技术方法  29-30
  2.4 配套环境政策设计  30-33
    2.4.1 “环境政策”的界定  30-31
    2.4.2 设计原则  31
    2.4.3 设计思路  31-33
第三章 宁国市生态功能区划要素分析  33-48
  3.1 自然环境概况  33-35
  3.2 社会经济发展现状评述  35-41
    3.2.1 社会发展状况  35-36
    3.2.2 经济发展现状  36-38
    3.2.3 社会经济发展趋势分析  38-41
  3.3 资源环境现状评价  41-45
    3.3.1 资源存量及利用情况评价  41-43
    3.3.2 环境质量评价  43-45
  3.4 宁国生态环境功能总体定位  45-48
    3.4.1 在《安徽省主体功能区划》中的定位  45
    3.4.2 在《安徽省生态功能区划》中的定位  45-47
    3.4.3 在《宁国市生态市建设总体规划》中的定位  47-48
第四章 宁国市生态功能区划  48-77
  4.1 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  48-55
    4.1.1 地质灾害敏感性评价  48-49
    4.1.2 水环境污染敏感性评价  49-50
    4.1.3 土壤侵蚀敏感性评价  50-51
    4.1.4 酸雨敏感性评价  51-55
    4.1.5 综合评价  55
  4.2 生态服务功能重要性评价  55-62
    4.2.1 水源涵养与饮用水源重要性评价  55-56
    4.2.2 生物多样性维持与生境保护重要性评价  56-57
    4.2.3 水土保持重要性评价  57-58
    4.2.4 自然与文化遗产保护重要性  58-59
    4.2.5 综合评价  59-62
  4.3 区域发展优势度评价  62-68
    4.3.1 经济发展优势度评价  62-63
    4.3.2 产业聚集优势度评价  63-64
    4.3.3 区位交通优势度评价  64-65
    4.3.4 人力资源优势度评价  65-68
    4.3.5 综合评价  68
  4.4 区划流程  68-71
    4.4.1 第一层区划  68-69
    4.4.2 第二层区划  69
    4.4.3 第三层区划  69-70
    4.4.4 第四层区划  70-71
  4.5 宁国市生态功能区划方案  71-74
    4.5.1 功能区命名与编码  71
    4.5.2 区划方案  71-74
  4.6 区划方案分析  74-77
    4.6.1 生态环境功能区空间格局分析  74-75
    4.6.2 乡镇主体功能定位分析  75-76
    4.6.3 分析小结  76-77
第五章 功能区环境政策的构建与调控  77-83
  5.1 环境政策的构建  77-81
    5.1.1 禁止开发区  77-78
    5.1.2 限制开发区  78-79
    5.1.3 重点开发区  79-80
    5.1.4 优化开发区  80-81
  5.2 政策分析  81
    5.2.1 现实意义  81
    5.2.2 合理性分析  81
  5.3 保障机制探讨  81-83
第六章 研究结论  83-85
  6.1 结论与成果  83
  6.2 不足与改进  83-84
  6.3 展望  84-85
参考文献  85-90
附图  90-94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94-95

相似论文

  1. 环境政策的有效性,X321
  2. 主体功能区管理环境法问题研究,D922.68
  3. 俄语简单句语义主体的功能化研究,H35
  4. 京津冀主体功能区视域下河北省高等教育结构优化研究,G649.2
  5. 绿色信贷在中国,F832.4
  6. 外商直接投资的区位变化及其原因,F832.6
  7. 主体功能区划分下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模式优化研究,F812.45
  8. 我国海洋倾倒收费政策探析,X-01
  9. 安徽省主体功能区规划的环境政策研究,X321
  10. 我国生态治理中自愿性环境政策工具的运用研究,X321
  11. 湿地乡村空间一体化发展模式探析,TU982.29
  12. 基于主体功能区划的日照市统筹区域土地利用研究,F301.0
  13. 环新疆经济圈视角下新疆主体功能区划分与定位,F127
  14. 主体功能区建设与湖北区域协调发展,F127
  15. 阜新市细河以北主体功能区工程地质环境质量综合评价,P642.5
  16. 海洋主体功能区划与海洋功能区划的比对关系研究,P74
  17. 我国海洋生态补偿政策研究,X-01
  18. 我国地方政府环境政策执行问题研究,X-01
  19. 利益相关者视角下我国环境政策执行研究,X321
  20. 主体功能区划分下民族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路径研究,D630
  21. 我国行政区划的生态分析,D630

中图分类: > 环境科学、安全科学 > 环境保护管理 > 环境规划与环境管理 > 区域环境规划与管理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