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我国体育社团组织法律制度研究

作 者: 刘敏
导 师: 吴邲光
学 校: 北方工业大学
专 业: 经济法
关键词: 体育社团 官民二重性 独立自主
分类号: G807.4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176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中国的体育社团由于具有强烈的官办色彩,其经费主要来源于政府,受到政府的直接管理和支持。因而当出现法律纠纷时,其不能作为适格的法人主体参与诉讼,承担民事责任。同时,由于我国的体育社团实质上是属于官办性质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体育社团就是政府机构,其拥有政府的职能和权力。因此我认为,这就是为什么在很多情况下,体育法律纠纷通常是以行政手段来进行解决的原因。鉴于此,我认为,中国的体育社团应被赋予完全意义上的独立的法人资格。体育社团应摆脱长期以来依赖政府,受政府庇护和控制的局面。其中,最重要的是要在财政、经费及人事任免上独立于政府部门,拥有更多独立自主处理社团内部事务的权力,只有这样才能拥有真正意义上的完全的法人资格,才能独立承担民事法律责任。受我国文化背景和历史条件影响,政府部门在体育产业动作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和影响仍然极大。但是,政府对体育的影响与制约,应当仅限于政策、法律法规及监督制约的层面。在体育产业运作的过程中,政府的角色只能是规则制定者及监督者,而真正的参与者、实施者应该是体育社团组织。只有在体育社团组织出现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的时候,才能由国家或政府部门出面进行监督和干预。此外,我国在体育方面的立法还相当的不完善,有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于法无据,建议尽快完善相关体育法律法规。体育社会团体应当是自治的,其自治权包括规章制定权、非法律性惩罚权、监管权和争端解决权。体育社团在行使上述自治权力时,国家原则上应当尊重行体育社团的自治权,对于体育社团在行使自治权过程中所发生的与国家权力的冲突,应当由法院裁决。本论文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是:阅读文献、比较法、归纳和演绎法。

全文目录


摘要  4-5
Abstract  5-8
引言  8
1.体育社会团体相关基本理论  8-16
  1.1 体育社团的概念  8-10
  1.2 体育社团的特征  10-14
    1.2.1 伞状同构  11-12
    1.2.2 中介组织  12
    1.2.3 职能错位  12-13
    1.2.4 资源差异  13-14
    1.2.5 目标政绩化  14
  1.3 体育社团的分类  14-15
  1.4 小结  15-16
2.我国体育社团基本法律制度  16-20
  2.1 体育社会团体的成立  16
  2.2 体育社会团体的权利与义务  16-17
  2.3 我国体育社会团体的管理机制  17-19
    2.3.1 体育社会团体的登记、变更与注销  17-18
    2.3.2 体育社会团体的监督管理机制  18
    2.3.3 法律责任  18-19
  2.4 小结  19-20
3.我国体育社会团体的法律地位与管理机制现状  20-26
  3.1 国外及港澳地区体育社会团体及其管理机制状况  20-23
    3.1.1 国外及港澳地区体育社团现状  20-22
    3.1.2 体育管理体制的类型  22-23
  3.2 我国体育管理体制的转型  23-24
  3.3 我国体育社团的主体资格及其法律地位  24-25
  3.4 小结  25-26
4.我国体育社会团体产业运作问题研究  26-39
  4.1 体育产业的概念  26
  4.2 我国体育产业的定位和范围  26-28
  4.3 我国体育产业基本法律制度  28-36
    4.3.1 体育产业的国家宏观调控  28-30
    4.3.2 体育产业的市场准入  30-33
    4.3.3 体育市场的管理  33-35
    4.3.4 体育主体产业的特殊法律制度  35-36
  4.4 体育社团运行机制分析  36-38
  4.5 我国体育社团在体育产业运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38-39
  4.6 小结  39
5.我国体育社团改革及其管理机制的完善  39-44
  5.1 我国体育社团的改革  39-41
  5.2 我国体育社会团体管理机制的完善  41-44
结语  44-45
参考文献  45-48
申请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48-49
致谢  49

相似论文

  1. 高校体育社团社会评价研究,G807.4
  2. 试论中国式“不结盟”,D820
  3. 江西省普通高校学生体育社团发展现状分析及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G807.4
  4. 阳光体育背景下中学体育社团开展现状之研究,G807.0
  5. 北京市体育社团与草根体育组织的关联性研究,G807.4
  6. 北京市中小学体育社团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G633.96
  7. 李大钊人格教育思想研究,G40-092
  8. 我国高校学生体育社团网络文化的建设研究,G807.4
  9. 论李贽的独立人格精神及其当代价值,B82
  10. 河北省体育社团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G807.4
  11. 湖南省高职院校学生体育社团成因与运行对策的研究,G807.4
  12. 山西省高校体育社团变革型领导行为与团队绩效关系研究,G807.4
  13. 高校体育课程与学生体育社团互动方式的研究,G807.4
  14. 重庆市高校学生体育社团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G807.4
  15. 社会组织行业协会的官民二重性对职能发挥的影响,C912.2
  16. 非法人体育社团发展现状研究,G807.4
  17. 高校体育社团对大学生四项能力影响的研究,G807.4
  18. 山东省部分高校体育社团发展现状研究,G807.4
  19. 上海市市级体育社团与政府间关系之研究,G807.4
  20. 邓小平对外开放思想研究,A849.1

中图分类: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体育 > 体育理论 > 体育教育 > 高等院校体育教育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