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奥氏体不锈钢24Mn18Cr3Ni0.62N疲劳性能的研究

作 者: 刘瑜
导 师: 戴起勋
学 校: 江苏大学
专 业: 材料学
关键词: 高氮奥氏体不锈钢 疲劳试验 断口形貌 S-N曲线 疲劳寿命预测
分类号: TG115.57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189次
引 用: 2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文以24Mn18Cr3Ni0.62N高氮奥氏体不锈钢为研究对象,研究了24Mn18Cr3Ni0.62N在室温下的拉伸性能,该新型奥氏体不锈钢拉伸时没有明显的屈服平台,力学性能为:σ0.2=525MPa,σb=890MPa,δ=41%,φ=57%。24Mn18Cr3Ni0.62N高氮钢具有很高的强度和优良的塑性,拉伸时形成的滑移带粗大、密集,若金相截面和某(111)γ面平行或接近平行,还可发现具有正三角形的形变组织,拉伸断口为韧性断口,块状夹杂物为裂纹发源地之一,净化材料可以进一步提高材料的抗拉强度。 同时,本文重点研究了24Mn18Cr3Ni0.62N高氮奥氏体不锈钢的拉-拉疲劳性能。分别在233K、293K和423K三个温度下、不同载荷水平下对试样进行疲劳试验,以获得高氮钢的疲劳寿命,并绘制S-N曲线。本文重点分析了σmax为398MPa、477 MPa、588 Mpa和796 MPa时的断口形貌,初步探究其疲劳断裂机理。对疲劳试样断口附近的形变组织进行观察,可知24Mn18Cr3Ni0.62N高氮奥氏体不锈钢室温下为单一的奥氏体组织,存在很多孪晶和层错。在切应力作用下,众多位错发生滑移会产生滑移线。滑移初期只有一个方向的滑移系统占主导地位,只能看到一个方向的滑移带比较明显,其他方向的滑移带只是隐约可见。形变发展的过程中,可以看到出现新方向的滑移带。随着变形量的加大,滑移线逐渐变宽,出现“台阶”现象。宏观断口上可观察到疲劳源区、裂纹扩展区和瞬断区。对断口进行微观分析,在裂纹扩展区可观察到疲劳条带、河流花样、解理台阶、沿晶裂纹,瓦纳线以及二次裂纹。在瞬断区可观察到许多韧窝。同时,对疲劳裂纹萌生的机制和扩展机理作了初步探索。疲劳断裂的微观机理可能是解理断裂和微孔聚集断裂的混合型断裂。利用S-N曲线,研究了高氮钢的拉-拉疲劳性能。用载荷作纵坐标,对应的疲劳寿命做横坐标绘制S-N曲线,得出的S-N曲线呈阶梯下降趋势。利用S-N曲线比较三个温度下高氮钢的疲劳性能,可知当疲劳循环周次Nf<2×105周次时,233K温度下高氮钢24Mn18Cr3Ni0.62N的疲劳性能优于293K和423K时的。当2×105<Nf<1×107时,高氮不锈钢的室温疲劳性能优于低温和高温的。S-N曲线平缓区域对应载荷应力幅约为:233K时405Mpa,293K时378MPa,423K时为382Mpa。由此可知,在此应力幅以下不锈钢试样仍然可发生疲劳断裂,并不存在传统疲劳概念上的“疲劳强度”和无限寿命,按照常规的107周次规定的疲劳强度设计判据是偏于危险的。结合常温拉伸试验的结果,对高氮钢的疲劳寿命进行预测。由实验测出的高氮不锈钢的拉伸应力-应变曲线,可确定材料微元屈服极限服从对数正态分布。经计算与分析,24Mn18Cr3Ni0.62N高氮不锈钢疲劳寿命估算值与实测值吻合较好,误差<20%,初步证明本文中提出的估算高周疲劳寿命的方法是可行的,对高氮不锈钢的疲劳寿命的预测起到一定指导意义。

全文目录


摘要  5-7
ABSTRACT  7-11
第一章 绪论  11-26
  1.1 奥氏体不锈钢的发展  11-12
  1.2 高氮奥氏体不锈钢的发展  12-15
    1.2.1 高氮奥氏体不锈钢的制造  12-13
    1.2.2 高氮奥氏体不锈钢的应用  13-15
  1.3 氮在奥氏体不锈钢中的作用  15-18
    1.3.1 氮稳定奥氏体组织的作用  15
    1.3.2 氮对奥氏体不锈钢力学性能的影响  15-17
    1.3.3 氮对奥氏体不锈钢疲劳性能的影响  17
    1.3.4 加氮过高的弊端  17-18
  1.4 疲劳研究  18-20
    1.4.1 疲劳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8-19
    1.4.2 疲劳研究现状和趋势  19-20
  1.5 奥氏体不锈钢的疲劳性能研究  20-24
    1.5.1 奥氏体钢的低周疲劳研究  20-21
    1.5.2 奥氏体钢的高周疲劳研究  21-22
    1.5.3 奥氏体钢的疲劳形变组织  22-23
    1.5.4 疲劳的可靠性研究与寿命预测  23-24
  1.6 课题的选材及研究目的、内容  24-26
    1.6.1 本课题的选材及研究目的  24-25
    1.6.2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25-26
第二章 试验材料和试验方法  26-30
  2.1 试验材料  26
  2.2 高氮奥氏体不锈钢室温拉伸试验  26-27
  2.3 高氮奥氏体不锈钢疲劳试验  27-29
    2.3.1 疲劳试样制备  27-28
    2.3.2 拉-拉疲劳试验  28-29
  2.4 疲劳形变组织的观察  29
  2.5 疲劳断口的扫描电镜分析  29-30
第三章 室温拉伸试验  30-39
  3.1 试验结果与分析  30-34
    3.1.1 拉伸性能  30-32
    3.1.2 拉伸形变组织  32-33
    3.1.3 拉伸断口形貌观察  33-34
  3.2 讨论  34-37
    3.2.1 氮的强化机理  34-37
    3.2.2 形变组织的位错  37
  3.3 本章小结  37-39
第四章 室温(293K)疲劳断口观察与断裂机理分析  39-52
  4.1 疲劳形变组织观察  39-40
  4.2 疲劳断口的宏观分析  40-41
  4.3 疲劳断口的微观形貌分析  41-48
  4.4 疲劳断裂机理  48-51
    4.4.1 疲劳裂纹的萌生机理  48-49
    4.4.2 疲劳裂纹的扩展机理  49-51
  4.5 本章小结  51-52
第五章 疲劳性能与寿命预测  52-63
  5.1 高氮不锈钢的疲劳性能  52-56
    5.1.1 S-N曲线绘制  52-55
    5.1.2 结论及分析  55-56
  5.2 疲劳寿命预测  56-63
    5.2.1 基本方程的建立及参量计算  56-57
    5.2.2 一次循环微观塑性应变(?)的计算  57-60
    5.2.3 寿命预测计算及分析  60-62
    5.2.4 结论  62-63
第六章 结论和后续工作  63-65
  6.1 结论  63
  6.2 后续工作建议  63-65
参考文献  65-68
致谢  68-69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69

相似论文

  1. 竖向荷载作用下半刚性连接钢框架的简化分析,TU391
  2. 基于粒子群算法求曲线/曲面间最小距离方法,O182
  3. 基于统计方法的核磁共振人脑图像的分割及三维数据的分析,R445.2
  4. 单细胞中光敏化单态氧的间接成像,Q2-3
  5. 夏南牛和皮南牛微卫星标记研究及生长发育模型的建立,S823
  6. 基于机器视觉的光纤几何参数检测研究,TN253
  7. 纺织品中重金属监控及预警研究,TS107
  8. 聚乙烯基强碱性阴离子交换纤维的制备及应用,TQ342.84
  9. 高浓度焦化有机废水高效降解菌筛选及生长特性研究,X172
  10. 河南济源太行隆肛蛙(Feirana taihangnicus)种群的骨龄学研究,Q958
  11. 汽车CO2减排技术经济评估,F426.471
  12. 基于模块化建模方法的舰用燃气轮机装置的仿真技术研究,U674.703
  13. 配置加强箍筋混凝土短柱力学性能分析,TU375.1
  14. 深亚微米SRAM存储单元稳定性研究,TP333
  15. 基于自然遗忘的个性化推荐算法研究,TP311.52
  16. 产品设计中“以人为本”的观念及内容,TB472
  17. 汽车起动机性能高精度高稳定测试方法研究及应用,U467
  18. 一种高性能可扩展公钥密码协处理器的研究与设计,TN918.1
  19. 基于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介质阻挡放电均匀性评价研究,TP391.41
  20. 超大型六自由度加载平台系统的研究与实现,U661.7
  21. 中央空调冷却水系统微生物腐蚀研究,TU831.4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 金属学与热处理 > 金属学(物理冶金) > 金属的分析试验(金属材料试验) > 机械性能(力学性能)试验 > 疲劳与蠕变试验、断裂韧性试验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