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泡沫分离器和耕水机在对虾养殖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作 者: 鲁春雨
导 师: 赖秋明
学 校: 海南大学
专 业: 海洋生物学
关键词: 凡纳滨对虾 泡沫分离器 耕水机 高位池 水化因子 叶绿素a 细菌 浮游动物
分类号: S968.2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49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试验于2010年03月至2010年07月选取海南省海口市海南中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临高对虾养殖基地6口凡纳滨对虾高位池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养殖水体水质指标、浮游生物和微生物的测定和分析,研究泡沫分离器和耕水机在对虾养殖中的应用效果。其中,1号和2号虾池使用泡沫分离器;3号和4号虾池使用耕水机;5号和6号虾池作为对照塘。水质测定结果表明,耕水机可以改善池塘底层水体的溶解氧状况。没有使用耕水机的6号虾池昼夜间水体溶解氧均匀度的变化范围为69.51%-86.63%,虾池中央底层水体夜间(0:00-04:00)溶解氧的变化范围为1.78~1.74 mg.L1;使用耕水机的4号虾池水体溶解氧的均匀度范围提高到85.71%-95.72%,相同时间段内中央底层水体溶解氧的变化范围为2.46-2.43 mg.L-1。水质测定结果表明,泡沫分离器能显著减少池塘水体中的有机物和总氨氮含量。使用泡沫分离器的1号和2号虾池水体的平均COD水平显著低于其余4口虾池(P<0.05)。1号和2号虾池水体的平均总氨氮水平也显著低于其余4口虾池(P<0.05),1号和2号虾池水体总氨氮最大值为0.2637 mg.L-1,3号和4号虾池最大值为0.4951 mg.L-1,5号和6号虾池最大值为0.8708 mg.L-1.对泡沫分离器排污效果的测定结果表明,泡沫液的COD水平为泡沫分离器处理前池塘水体的26倍。耕水机和泡沫分离器能有效维持养殖水体藻类生长的稳定,显著降低池塘水体的弧菌密度,降低养殖水体中弧菌和可培养细菌的比值,显著提高养殖水体中浮游动物的密度。4口试验塘水体的弧菌密度显著低于对照塘(P<0.05)。4口试验塘整个养殖周期内水体的弧菌密度均低于104cfu.ml-1,2口对照塘水体弧菌密度的最大值均超过104cfu.ml-1。养殖水体弧菌和可培养细菌比值的波动范围为0.0117%-8.3704%,1号和2号虾池、3号和4号虾池、5号和6号虾池水体中弧菌和可培养细菌的最高比值分别为3.6995%、5.2063%、8.3704%,试验塘低于对照塘。4口试验塘养殖水体中原生动物的密度均高于对照塘,桡足类的密度显著高于对照塘(P<0.05),1号和2号虾池、3号和4号虾池水体桡足类的平均密度分别是对照塘的2.48倍和2.59倍。耕水机通过对水体的混合对流作用提高了池塘中央底层水体的溶解氧水平,显著降低了池塘水体的弧菌密度,显著提高了池塘水体浮游生物的密度,改善了池塘水体多种环境因子。最终使试验塘的饵料系数平均降低了0.34,单位面积产量平均提高了9.85%,成活率平均提高了2.51%,生长速度平均提高了19.90%,取得了好于对照塘的养殖效益。泡沫分离器显著降低了养殖水体中的有机物、总氨氮含量和弧菌密度,并且显著提高了池水桡足类的密度。在提高养殖水体pH值、降低水体亚硝酸盐氮含量、保持藻类稳定生长方面有较明显的作用。泡沫分离器通过对水化因子的改善来调节养殖水体中的浮游生物和微生物群落,使其向有利于对虾生长的方向发展。最终试验塘的饵料系数平均降低了0.62,单位面积产量平均提高了28.54%,成活率平均提高了28.07%,生长速度平均提高了8.37%。

全文目录


摘要  4-6
Abstract  6-10
1. 序言  10-20
  1.1 凡纳滨对虾生物学特性研究  10-13
    1.1.1 凡纳滨对虾生物学特性  10
    1.1.2 水化因子对凡纳滨对虾的影响  10-13
  1.2 池塘生态系统研究现状  13-15
    1.2.1 池塘生态系统浮游藻类研究现状  13
    1.2.2 池塘生态系统微生物研究现状  13-14
    1.2.3 池塘生态系统浮游动物研究现状  14-15
  1.3 耕水机和泡沫分离器研究现状  15-19
    1.3.1 耕水机研究现状  15-17
    1.3.2 泡沫分离器研究现状  17-19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19-20
2. 材料和方法  20-25
  2.1 试验设计  20
  2.2 耕水机、泡沫分离器  20
  2.3 养殖管理  20-21
  2.4 水样采集与测定  21-22
    2.4.1 水化因子测定  21
    2.4.2 浮游动物密度测定  21
    2.4.3 微生物密度测定  21-22
  2.5 耕水机对池水混匀作用分析  22-23
  2.6 泡沫分离器排污作用分析  23
  2.7 数据计算和处理  23-25
    2.7.1 饵料系数、成活率、平均生长速度计算  23
    2.7.2 浮游动物密度计算  23-24
    2.7.3 微生物密度计算  24
    2.7.4 水化因子均匀度计算  24-25
3. 结果与分析  25-34
  3.1 养殖过程池水溶解氧变化情况  25
  3.2 养殖过程池水pH值变化情况  25-26
  3.3 养殖过程池水COD变化情况  26
  3.4 养殖过程池水总氨氮变化情况  26-27
  3.5 养殖过程池水亚硝酸盐氮变化情况  27
  3.6 养殖过程池水总悬浮物变化情况  27
  3.7 养殖过程池水叶绿素a变化情况  27-28
  3.8 养殖过程池水弧菌密度变化情况  28-29
  3.9 养殖过程池水可培养细菌密度变化情况  29
  3.10 养殖过程池水弧菌与可培养细菌的比值  29
  3.11 养殖过程池水浮游动物密度变化情况  29-30
  3.12 耕水机的混合对流作用  30-32
  3.13 泡沫分离器的排污效果  32
  3.14 试验塘和对照塘对虾养殖效果  32-34
    3.14.1 耕水机试验塘和对照塘养殖效果差异  32-33
    3.14.2 泡沫分离器试验塘和对照塘养殖效果差异  33-34
4. 结论  34-35
  4.1 泡沫分离器在对虾养殖中的应用效果  34
  4.2 耕水机在对虾养殖中的应用效果  34-35
5. 讨论  35-40
  5.1 耕水机和泡沫分离器对虾池水质的影响  35-37
    5.1.1 耕水机对虾池水质的影响  35-36
    5.1.2 泡沫分离器对池塘水质的影响  36-37
  5.2 耕水机和泡沫分离器对池塘水体浮游生物的影响  37-38
  5.3 耕水机和泡沫分离器对池塘水体微生物的影响  38-39
  5.4 耕水机和泡沫分离器对对虾生长的影响  39-40
    5.4.1 耕水机对对虾生长的影响  39
    5.4.2 泡沫分离器对对虾生长的影响  39-40
附录  40-45
参考文献  45-51
致谢  51-52
作者在读研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52

相似论文

  1. 两个不同叶色棉花品种光合功能对高温胁迫的响应差异及机理,Q945.11
  2. 一株溶藻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对虾池两种蓝藻溶藻效果的研究,S942.91
  3. 夏季湖光岩玛珥湖浮游细菌和浮游活性菌遗传多样性的比较,Q938
  4. CRZ-1对小麦盐胁迫生长、叶绿素酶活性抑制及大田产量的影响,S512.1
  5. 携带WSSV凡纳滨对虾的养殖和环境因子胁迫的研究,S945
  6. 凡纳滨对虾虾头内源性蛋白酶分离纯化与酶学特性研究,S985.21
  7. 无磷保水剂在凡纳滨对虾虾仁冻藏加工中的应用及保水机理研究,TS254.4
  8. 稻飞虱肠道细菌多样性分析,S435.112.3
  9. 水稻白叶枯病菌和细菌性条斑病菌对噻枯唑和链霉素的抗药性监测及室内抗药性风险评估,S435.111.4
  10. 云南有色金属矿山细菌多样性初步探究,TD926.4
  11. 光合微生物制氢菌种连续培养系统及其装置研究,TQ116.2
  12. 凡纳滨对虾加工副产物制备甲壳素、壳聚糖改良工艺的研究,TS254.9
  13. 凡纳滨对虾性腺抑制激素基因的克隆与表达,S917.4
  14. 根结线虫生防菌的筛选及其生物有机肥研制,S476.1
  15. 水稻黄单胞菌tal (transcription activator-like)基因功能研究,S435.11
  16. 桃杂交后代(F1)幼苗光合效能评价,S662.1
  17. 添加钾离子对低盐度水体养殖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的生长与生理特性的影响,S963
  18. 棘胸蛙非特异性免疫在多种环境胁迫下的反应特征,Q958.1
  19. 水葫芦对浮游动物群落及部分种群遗传结构的影响分析,X174
  20. 草除灵高效降解菌的分离鉴定、降解特性及降解途径的研究,X172
  21. 连作花生红壤微生物多样性的研究及微生物制剂对连作花生的影响,S565.2

中图分类: > 农业科学 > 水产、渔业 > 水产养殖技术 > 各种海产动植物养殖 > 甲壳类养殖 > 虾的养殖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