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关于死刑复核程序检察监督的可行性分析

作 者: 牛舒彤
导 师: 张栋
学 校: 华东政法大学
专 业: 法律
关键词: 死刑复核程序 检察监督 可行性分析
分类号: D926.34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65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虽然我国已将死刑核准权收归于最高人民法院行使,但我国法律对死刑复核程序仍然没有详细的、可操作的规定,复核机构设置的单一性使死刑复核权得不到制衡和监督,程序运行的正当性受到质疑。死刑复核权的回收只是权力行使者的级别的提高,但权力的运行的程序和规则更为重要。为完善死刑复核程序,我国司法界及学者们也在不断探究改革和完善的新思路、新方法。笔者在本文通过分析死刑复核程序缺陷,论证检察监督法理基础,并为其寻找可靠宪法和法律依据,提出死刑复核程序检察监督过程中应当遵循的指导理念和基本原则,以及应当妥当处理好的各种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实行死刑复核程序检察监督的可行性建议。

全文目录


摘要  4-5
Abstract  5-8
导言  8
第一章 我国死刑复核程序的现行规定及其缺陷  8-10
  一、关于死刑复核程序的现行规定  8-9
  二、死刑复核程序的固有缺陷  9-10
    (一) 法律现有规定过于原则  9
    (二) 死刑复核机关的设置具有单一性  9-10
    (三) 死刑复核程序的运行缺乏监督  10
第二章 关于死刑复核程序检察监督正当性的争议及定性分析  10-14
  一、否定说与肯定说及其理由  10-11
  二、死刑复核程序检察监督的定性分析  11-14
    (一) 检察监督的性质  11-12
    (二) 检察监督的功能  12-14
第三章 死刑复核程序检察监督的合理性和合法性分析  14-20
  一、法理基础的分析  14-18
    (一) 权力制约的要求  14-15
    (二) 司法公正的需要  15-17
    (三) 保障人权的趋势  17-18
  二、合法性的分析  18-20
    (一) 宪法依据  18-19
    (二) 刑事诉讼法依据  19
    (三) 组织法依据  19-20
第四章 实行死刑复核程序检察监督的可行性建议  20-29
  一、实行检察监督应当处理好的两种关系  20-22
    (一) 处理好检察机关与法院之间的关系  20-21
    (二) 处理好检察院内部的分工关系  21-22
  二、指导理念和基本原则  22-24
    (一) 坚持实体公正与程序公正相统一的原则  22
    (二) 坚持保障人权与控制犯罪并重的原则  22-24
  三、死刑复核程序检察监督的立法建议  24-29
    (一) 关于死刑复核程序检察监督主体的规定  24-25
    (二) 检察监督的运行方式和具体职权  25-26
    (三) 检察监督的内容:死刑适用的条件与程序的监督  26-29
结语  29-30
参考文献  30-32
致谢  32-33

相似论文

  1. 社区矫正检察监督体系构建,D926.34
  2. 论我国死刑复核程序的完善,D925.2
  3. 民事执行检察监督制度的构建,D925.1
  4. 缓刑执行中的检察监督问题研究,D926.3
  5. 刑事司法中法律监督问题研究,D925.2
  6. 论民事执行检察监督,D926.34
  7. 论我国刑罚执行监督制度的完善,D925.2
  8. 行政诉讼检察监督性质、功能及制度完善,D926.3
  9. 法治完善语境下的民事检察监督制度研究,D926.3
  10. 论民事检察监督方式的改革完善,D926.34
  11. 法院调解之检察监督问题研究,D925.1
  12. 法院调解检察监督研究,D926
  13. 刑事执行检察监督机制研究,D926.34
  14. 基于无线射频识别技术的密码装备管理应用研究,TP391.44
  15. 青岛国际橡胶交易市场项目研究,F426.72
  16. 论我国死刑复核程序的完善,D925.2
  17. 检察监督制度正当性研究,D926.3
  18. 刑事侦查检察监督制度研究,D926.34
  19. 我国行政诉讼检察监督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其完善,D925.3
  20. 刑事审判检察监督机制研究,D926.34
  21. 论我国民事执行权的监督及其程序,D925.1

中图分类: > 政治、法律 > 法律 > 中国法律 > 司法制度 > 检察院 > 司法监督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