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氮磷浓度对溞—藻—草三者间相互作用关系的影响研究

作 者: 王程丽
导 师: 马剑敏
学 校: 河南师范大学
专 业: 生态学
关键词: 小球藻 大型溞 金鱼藻 铜绿微囊藻 生物操纵 氮磷浓度
分类号: X173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9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对水华的控制方法中,生物操纵技术是一个包含多重手段的水华综合治理措施。磷浓度阈值或范围是影响此技术作用效果的一个重要参数,因此对其做系统研究非常重要。为更好的应用此技术来治理我国湖泊的水华环境问题,本论文中针对国内的富营养化水体特点,配制不同浓度的营养液对金鱼藻大型溞小球藻进行了彼此间的共培养实验,研究了藻-溞-草三者于不同环境(光照培养箱内和室内小塑料盆)中共培养时的各自的生长情况,及温度和光照对三者间相互作用的影响。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高氮条件(10.50mg/L)下,大型溞和小球藻于培养箱中共培养时,磷浓度小于0.1mg/L,大型溞占优势;磷浓度为0.1~2.0mg/L时,小球藻呈大爆发趋势。金鱼藻和小球藻共培养时,磷浓度小于0.1mg/L,金鱼藻占优势;大于0.1mg/L时,小球藻数量开始增长。低氮条件(0.50mg/L)下,大型溞和小球藻于培养箱中共培养时,磷浓度不大于0.5mg/L,大型溞对小球藻有很好的抑制作用。金鱼藻和小球藻共培养时,磷浓度不大于0.5mg/L,金鱼藻与小球藻可以稳定共存,无显著互抑现象;磷浓度为2.0mg/L时,小球藻对金鱼藻生长有一定抑制。(2)藻-溞-草三者在培养箱中共培养时,当磷浓度小于2.0mg/L时,大型溞与金鱼藻对小球藻有明显抑制;磷浓度介于0.1~0.5mg/L时金鱼藻生长及抑藻效果更好;磷浓度为0.5mg/L时对应的氮磷去除效果最好;高氮条件(10.50mg/L)对三者的增长均存在一定抑制。(3)富营养化水体中磷为0.1~0.5mg/L、氮为10.5mg/L和0.5mg/L的条件下对小球藻有良好的控制效果。(4)藻-溞-草三者于培养箱中共培养时,低温状态下改变磷浓度对控藻效果的影响较小。在磷浓度≤2.0mg/L,金鱼藻的增长率都高于小球藻,控藻效果较好。在温度介于25~35℃之间大型溞的增长率都高于小球藻,且磷浓度小于等于0.1mg/L时对金鱼藻的生长更有利,可起到很好的控藻效果。(5)藻-溞-草三者于培养箱中共培养时,光照强度介于1000~2200lx时,随磷浓度的升高(0.05~2.0mg/L之间),金鱼藻和大型溞的增长率都不同程度的高于小球藻,控藻及水生植被恢复效果愈明显;光照强度介于3400~5300lx时,磷浓度因素对生物操纵效果的影响要多于光照因素,且磷浓度在0.10~0.50mg/L之间控藻效果好,更有利于重建金鱼藻种群。(6)在模拟自然水体中做金鱼藻和小球藻共培养实验显示,当氮浓度为2.92~12.60mg/L、磷浓度为0.06~0.85mg/L时,金鱼藻增长不明显,甚至出现负增长。十天后小球藻密度开始出现明显降低,但在整个实验培养期内小球藻对金鱼藻始终存在一定的抑制作用,其增长率远高于金鱼藻。二者共培养对水体中氮磷的去除作用微弱,控藻效果较差。(7)在模拟自然水体中共培养大型溞和小球藻时显示,大型溞对小球藻的捕食作用显著,抑藻及氮磷去除效果明显好于金鱼藻和小球藻共培养,磷的去除效果优于氮。(8)在模拟自然水体中实施藻-溞-草共培养实验时显示,在氮浓度介于3.15~23.92mg/L、磷浓度介于0.07~0.64 mg/L时大型溞与金鱼藻的增长率都较高,而小球藻可以维持在较低的增长水平,对水质的改善效果较好;继续增高氮磷浓度,金鱼藻种群出现负增长,大型溞的数量下降,将不利于控藻。(9)高氮和低氮条件下,大型溞都是在磷浓度小于0.1mg/L占据优势,但对铜绿微囊藻控制作用的效果不是很好。磷浓度高于0.5mg/L,不利于大型溞的生长繁殖,对铜绿微囊藻更有利。高氮、高磷条件对铜绿微囊藻的生长优于低氮、高磷条件。对大型溞没有显著影响。

全文目录


摘要  4-6ABSTRACT  6-12第一章 文献综述  12-26  1.1 水华的危害及治理  12-16    1.1.1 水华的概念及一般生物学特征  12    1.1.2 水华的危害  12-14    1.1.3 水华的治理方法  14-16  1.2 生物操纵理论及其研究概况  16-19    1.2.1 生物操纵的概念  16    1.2.2 生物操纵理论  16-17    1.2.3 生物操纵的方式  17-19    1.2.4 浮游动物在生物操纵中的作用  19  1.3 水生植物的种类和净化机理  19-22    1.3.1 大型水生植物的种类  20    1.3.2 水生植物净化机理  20-21    1.3.3 沉水植物特点及功能  21-22    1.3.4 沉水植被在恢复富营养化水体生态中的应用研究  22  1.4 论文选题的意义及内容  22-26    1.4.1 意义  22-24    1.4.2 主要研究内容  24-26第二章 培养箱内藻-溞-草间相互作用关系研究  26-36  2.1 前言  26  2.2 材料与方法  26-28    2.2.1 试验材料  26-28    2.2.2 材料预处理  28  2.3 试验设计  28-29    2.3.1 培养液的配制  28    2.3.2 小球藻大型溞共培养  28-29    2.3.3 小球藻和金鱼藻共培养  29    2.3.4 藻-溞-草共培养  29    2.3.5 指标测定及数据处理  29  2.4 结果与分析  29-33    2.4.1 小球藻和大型溞共培养  29-30    2.4.2 小球藻和金鱼藻共培养  30-31    2.4.3 藻-溞-草共培养  31-32    2.4.4 不同组合下培养对水体中氮磷的去除效果  32-33  2.5 讨论  33-36    2.5.1 氮磷浓度及其摩尔比对生物操纵效果有明显影响  33-34    2.5.2 生物操纵与水生植被重建  34-36第三章 温度和光照对藻-溞-草间相互作用的影响  36-44  3.1 前言  36  3.2 材料与方法  36-37    3.2.1 试验材料  36    3.2.2 试验设计  36-37  3.3 结果与分析  37-40    3.3.1 温度对三者共培养的影响  37-39    3.3.2 光照对三者共培养的影响  39-40  3.4 讨论  40-44    3.4.1 温度与磷浓度对三者共培养时控藻效果的影响  41    3.4.2 光照与磷浓度对三者共培养时控藻效果的影响  41-44第四章 模拟自然水体条件下藻-溞-草间相互作用关系  44-56  4.1 前言  44  4.2 材料与方法  44-45    4.2.1 试验材料  44    4.2.2 试验设计  44    4.2.3 指标测定及数据处理  44-45  4.2 结果与分析  45-52    4.2.2 小球藻和金鱼藻共培养  45-47    4.2.3 小球藻和大型溞共培养  47-50    4.2.4 三者共培养  50-52  4.3 讨论  52-56    4.3.1 水体的营养水平对金鱼藻和大型溞控藻效果的影响  52-54    4.3.2 不同营养水平的共培养对氮磷去除效果的影响  54-56第五章 采用铜绿微囊藻研究生物操纵的效果  56-60  5.1 前言  56  5.2 试验材料和方法  56-57    5.2.1 试验材料  56-57    5.2.2 试验方法  57  5.3 试验设计  57-58    5.3.1 培养液的配制  57    5.3.2 铜绿微囊藻和大型溞共培养  57-58  5.4 结果与分析  58  5.5 讨论  58-60第六章 结论  60-62参考文献  62-71致谢  71-72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72-73

相似论文

  1. 一株溶藻细菌对铜绿微囊藻的溶藻机制及其溶藻物质特性的研究,X173
  2. 能源微藻小球藻的污水培养条件研究,X173
  3. 扰动对铜绿微囊藻生长的影响,X173
  4. 不同培养条件对产毒铜绿微囊藻和不产毒铜绿微囊藻生长竞争的影响,X173
  5. 微藻的溶气气浮采收技术研究,Q943.1
  6. 环境因素对浮游生物脂肪酸影响的研究,X17
  7. UV-B对南极小球藻生理活性的影响,Q947.9
  8. 藻类荧光对重金属毒性响应规律的研究,X173
  9. 蛋白核小球藻固定高浓度CO_2的试验研究,X173
  10. 固体废物焚烧飞灰水泥窑协同处置技术研究,X701
  11. 白洋淀控藻生物链研究,X52
  12. 海洋微藻快速生长及油脂富集技术的初步研究,S968.4
  13. 环境因子对太湖两种微囊藻生长及产毒的影响,X173
  14. 稻麦秸秆对铜绿微囊藻生长的抑制作用及其机理研究,X172
  15. 一株溶藻真菌的分离鉴定及其溶藻特性的初步研究,X52
  16. 有机磷和菊酯类农药对小球藻的毒性作用研究,X173
  17. 重金属对小球藻的毒性作用及小球藻对Hg~(2+)的吸附研究,X173
  18. 可利用城市污水培养的高脂肪藻种的筛选及培养条件优化,X703.1
  19. 固定化小球藻对生活污水中氮、磷去除效果研究,X703
  20. 微生物絮凝剂对蛋白核小球藻生长的影响研究,TU991.2

中图分类: > 环境科学、安全科学 > 环境科学基础理论 > 环境生物学 > 环境植物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