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驾车碰瓷”若干问题研究

作 者: 陈大鹏
导 师: 李芳晓
学 校: 中国政法大学
专 业: 刑法学
关键词: 驾车碰瓷 危害公共安全 敲诈勒索罪 诈骗罪 罪数形态
分类号: D924.3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108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道路交通的发达,“驾车碰瓷”行为发案率越来越高。“驾车碰瓷”虽然是碰瓷行为的一种新的表现形式,但由于“驾车碰瓷”使用工具的特殊性,且手段方式较为隐蔽,社会危害程度远远大于一般的碰瓷行为,而且,在该行为的定性方面不仅学界有不同的看法,在司法实践中,类似的案件不同地方法院的审判结果也不同。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对“驾车碰瓷”定性的几个分歧较多的疑点问题进行了一定的分析,并给出了一些建议,希望有助于实务界对“驾车碰瓷”行为的处理。本文分成五部分:第一部分,笔者从“碰瓷”行为的历史渊源以及现今的新的表现形式等方面对“驾车碰瓷”进行了简要的描述和概括,并从三个角度分析现今的“驾车碰瓷”之所以有诸多疑点和争论的原因。第二部分,笔者就近些年司法实践中的将“驾车碰瓷”行为越来越多地定义为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的案例入手,首先分析了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定义以及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的范围,然后从“驾车碰瓷”行为是否危害了公共安全、“驾车碰瓷”行为是否属于“其他危险方法”和“驾车碰瓷”中行为人的主观心态三个方面入手,进行分析和定性,最后提出了笔者自己的认识,即无论从法理学的角度还是从司法实践的角度都不应将“驾车碰瓷”行为定义为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第三部分,笔者重点分析了“驾车碰瓷”行为能否定性为敲诈勒索罪。本文从构成敲诈勒索罪需要具备强制因素的角度,分析了以公权力的介入进行威胁属于敲诈勒索罪的强制因素,构成敲诈勒索罪;但公权力已经介入交通事故的处理后,就不存在心理强制因素,不应构成敲诈勒索罪。第四部分,笔者分析了“驾车碰瓷”行为中,在被骗者与被害人不同的情况下也可以成立诈骗罪,并适时的论述了三角诈骗和诉讼诈骗都构成诈骗罪,并对当下存在的反对意见提出了异议。第五部分,针对“驾车碰瓷”行为的罪数形态的认定问题,通过分析得出结论,认为行为人实施了“碰瓷”行为和“索财”行为后,不能构成想象竞合犯和牵连犯,应当实行数罪并罚。

全文目录


摘要  4-6
ABSTRACT  6-10
引言  10-12
第一章 "驾车碰瓷"的界定和剖析  12-16
  一、"碰瓷"的渊源  12
  二、"驾车碰瓷"的界定  12
  三、处理"驾车碰瓷"案件的难点  12-13
    (一) 认定难  13
    (二) 定性难  13
    (三) 取证难  13
  四、"驾车碰瓷"的定性争论  13-16
第二章 "驾车碰瓷"案件中行为人是否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16-24
  一、"驾车碰瓷"行为是否危害了公共安全  16-19
    (一) 公共安全的范围界定  17-18
    (二) "驾车碰瓷"是否侵害了公共安全应当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18-19
  二、"驾车碰瓷"行为是否属于"其他危险方法"  19-21
    (一) "其他危险方法"的含义及认定  19-21
    (二) "驾车碰瓷"行为不属于"其他危险方法"  21
  三、"驾车碰瓷"中行为人的主观心态  21-24
    (一) 间接故意与过于自信的过失  22
    (二) "驾车碰瓷"行为人的主观心态是过于自信的过失  22-24
第三章 "驾车碰瓷"案件中行为人是否构成敲诈勒索罪  24-30
  一、敲诈勒索罪与抢劫罪的区分问题  25-26
  二、以公权力介入进行威胁属于敲诈勒索罪的心理强制因素  26-27
  三、公权力已经介入调处的,不存在心理强制因素  27-28
  四、碰瓷勒索他人却致同伙死亡,同伙是否应承担刑事责任  28-30
第四章 "驾车碰瓷"案件中行为人是否构成诈骗罪  30-34
  一、行为人构成诈骗罪的一般情形  30-31
  二、被骗者与被害人不同的情况下可以成立诈骗罪  31-32
  三、三角诈骗的问题  32-34
    (一) 三角诈骗构成诈骗罪  32-33
    (二) 诉讼诈骗成立诈骗罪  33-34
第五章 "驾车碰瓷"罪数形态的认定  34-36
  一、"驾车碰瓷"与想象竞合犯  34
  二、"驾车碰瓷"与牵连犯  34-36
结语  36-37
参考文献  37-39
致谢  39

相似论文

  1. 论交通肇事罪与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界限,D924.3
  2. 非法占有的刑法实质解释研究,D924.3
  3. 危险驾驶的刑法规制问题研究,D924.3
  4. 危险驾驶犯罪研究,D924.3
  5. 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D924.3
  6. 李楠罪案研究,D924.3
  7. 故意制造汽车碰撞行为的刑事法律规制,D924.3
  8. 非法集资犯罪研究,D924.33
  9. 论“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中“危险方法”的认定,D924.3
  10. 金融诈骗罪“非法占有目的”之研究,D924.3
  11. 合同诈骗罪的司法认定,D924.3
  12. 酒后驾驶入罪若干问题研究,D924.3
  13. 危险驾驶刑法问题研究,D924.3
  14. 内幕交易罪若干问题研究,D924.3
  15. 拾得他人财物索要高额报酬行为性质研究,D924.3
  16. “驾驶汽车碰瓷”行为的刑法定性研究,D924.3
  17. 论保险诈骗罪的着手,D924.3
  18. 盗窃罪司法认定若干问题的研究,D924.3
  19. 论结合犯,D924.1
  20. 绑架过程中劫取被害人财物行为的定性,D924.3
  21. 信用卡犯罪行为方式研究,D924.3

中图分类: > 政治、法律 > 法律 > 中国法律 > 刑法 > 分则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