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试论20世纪至21世纪初美国精神疾病题材的电影文学

作 者: 周阳
导 师: 吴舜立
学 校: 陕西师范大学
专 业: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关键词: 精神疾病 主题意蕴 审美特征
分类号: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157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20世纪初随着现代主义思潮的洪流,各类文学艺术形式将目光投注于反映人的内心世界,关心人的生存处境,科技的进步也让医学有了长足发展,不管是从医学的角度还是人文的出发点,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关注精神病,这一古老的疾病。精神病患是物理意义上完整的人,而从精神层面上,病患则处于非人状态、处在人类社会的边缘地带。作为一个生理上的人,他们具有与正常人一样的生理基础心理机制和生理基础,而作为非人,他们在生理或者心理某部分出现障碍,具有与常人不同的,但是却犹如罩在真相外的纱帐破掉的小孔一般,让人能够窥见到真相。换句话说,精神病患的外部行为能够从另一个角度反映人类真实的境遇和心理状态。而以精神疾病为题材的电影文学,能从各种角度来凸显这种人文关怀,来表现人的生存境遇,和人的心理异化。本文分为绪论,主体,余论三个部分,绪论主要介绍了本文的选题意义和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主体部分一共分为三章,第一章主要介绍了以精神病为题材的电影文学的发展:精神病患形象大量的进入文本创作、经历三个时期的变化,从一个入侵者转变为发泄者,直至成为社会、时代的边缘人;主题内容上也经历了变更,从展现病态人性和变态行为转而注重表现精神病人背后对理性的追求、对欲望的控制等。第二章主要从三个角度分析了精神疾病题材电影文学的深层意蕴,首先从人文特征入手表现了题材作品的人文关怀性,如剧中角色的人文性,人文传统概念范畴在剧中的体现。接着结合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理论观照文本,在其心理分析语境下的分析剧情、人物的深层意蕴。最后从存在主义的角度,指出题材作品也探讨了人的存在问题,由精神病患这样的个体来诠释现代人面临的精神困境,看似以偏概全,实则是另辟蹊径,精神病患反而能够真实的反应人类生存与追求。最后一章则主要探讨了该题材电影文学的审美特征,20世纪文学艺术形式的审美元素也多元化起来,惊悚意味和神秘效应也是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该题材文学常用自由联想和释梦的情节手法塑造了惊悚意味,叙事时空的扭曲和象征物的运用则增加了神秘感。面对时代社会带来的负担和压力,需要自我释放的受众群亦愈加庞大,精神病题材电影文学的惊悚性和神秘性能够帮助读者释放压力,这成为其吸引观众的重要特征,所以笔者将余论定位至精神疾病题材的电影文学的市场效应和社会功能,并对此进行了简略的分析并作出展望。

全文目录


摘要  3-5
Abstract  5-9
绪论  9-13
精神疾病题材电影文学的发展  13-20
  1.1 精神病症题材电影文学中人物形象的演变  14-17
  1.2 精神疾病题材电影文学中主题内容的演变  17-20
二 精神疾病题材电影文学的深层意蕴  20-42
  2.1 人文主义传统  20-27
    2.1.1 人文传统的发展与特点  20-23
    2.1.2 人文者的信心与失望  23-25
    2.1.3 理性与非理性的斗争  25-27
  2.2 精神分析向度  27-34
    2.2.1 潜意识与意识的争斗  28-30
    2.2.2 致命id  30-32
    2.2.3 性本能和暴力  32-34
  2.3 存在主义蕴含  34-42
    2.3.1 生存的焦虑与破坏  37-38
    2.3.2 他人的胁迫和抵抗  38-40
    2.3.3 人的自由,选择的自由  40-42
三 精神疾病题材电影文学的审美特征  42-52
  3.1 幻境中的惊悚美  42-46
    3.1.1 自由联想中的惊悚美  42-44
    3.1.2 释梦中惊悚美  44-46
  3.2 叙事中的神秘美  46-52
    3.2.1 叙事时空中的神秘美  46-49
    3.2.2 隐喻修辞的神秘美  49-52
结论  52-54
参考文献  54-57
致谢  57-58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58

相似论文

  1. 大连市精神疾病医疗费用及其影响因素研究,R749
  2. 淮河文化视觉符号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J524
  3. 论中西方绘画中的怪诞美,J205
  4. 我国农村精神病患者防治社区支持模式构建研究,D669.3
  5. 从《自由生活》探讨哈金的离散写作,I712
  6. 城市地标建筑审美特征的级区属性研究,TU-80
  7. “前不藉师资,后无复继踵”,J209.2
  8. 论王西麟音乐作品中的悲剧性,J605
  9. 陇右唐人小说研究,I207.41
  10. 段成式《诺皋记》研究,I207.419
  11. 中国江南古典园林的审美特征与造园技法,TU986.1
  12. 3G网络时代手机媒体艺术的审美特征研究,J524
  13. 现代河南钧瓷造型艺术研究,J527
  14. 论雕塑艺术的道性,J305
  15. 汉字到汉字图形的发展进程研究,J524
  16. 中国现代小说的童年叙事,I207.42
  17. 从《白噪音》看唐·德里罗的精神生态意识,I712
  18. 人格障碍与刑事责任,D914
  19. 论现代陶艺空间的审美特征,J527
  20. 论魏晋六朝时期的舞蹈审美特征,J701

中图分类: >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