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应用于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芳胺类染料的设计与合成

作 者: 杨翠翠
导 师: 崔京南
学 校: 大连理工大学
专 业: 精细化工
关键词: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 纯有机光敏染料 三苯胺 D-π-A-A结构
分类号: TM914.4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160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以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为主的传统能源即将消耗殆尽,与此同时,由于这些传统能源的大量使用,导致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极端气候频繁发生,因此开发利用新能源迫在眉睫。太阳能因其清洁而又不受地域限制等优点而备受关注。在太阳能利用的众多方式中,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因其制备工艺简单、制作成本低等优点,引起了科研工作者的广泛兴趣。光敏染料是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核心部分,它是影响光电转换效率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光敏染料捕获太阳光之后转变为激发态,处于激发态的染料能将电子转移到半导体的导带中,同时激发态染料变为氧化态,能从电解质中迅速得到电子,还原为染料基态,完成循环。纯有机染料因其结构设计灵活,易于制备等优点逐渐成为贵金属光敏染料的替代品,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本论文共设计合成了8个纯有机光敏染料,利用核磁共振氢谱、质谱对他们进行了结构表征,并测试了染料的光物理、电化学性质,以及染料应用于太阳能电池方面的光电性能。同时,本论文对染料的结构进行了密度泛函的理论计算,从理论上对染料进行了研究。光敏染料的经典设计结构为供电子基团-共轭桥键-吸电子基团,即D-π-A结构。本论文对上述经典结构进行了拓展,设计了一种新的D-π-A-A结构,即在经典结构的基础上又引入了一个吸电基团,希望拓宽染料的吸收光谱范围减少暗电流的生成。论文还设计合成了一类苊并吡嗪类染料,通过他们主要讨论了二苯胺与三苯胺作为供电基团,对两者之间供电能力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D-π-A-A型染料中,由于新引入的吸电基团与原有的共轭结构存在一定的扭转,共轭平面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拓展,所以吸收光谱几乎没有拓宽。在这一类染料中,它们的效率都不高,但是随着新引入吸电基团吸电性的增强,染料的分子的光电流有了明显的提高,效率随之增加,这说明D-π-A-A的设计思想是可行的,可以减少暗电流的生成。在苊并吡嗪类染料中,供电基三苯胺相比于二苯胺虽然多一个共轭苯环,拓展了共轭体系,但是它使得分子共轭平面发生了扭转,电子并没有得到很好的传递,供电能力比二苯胺稍弱。通过对染料的结构进行密度泛函理论计算,证明染料分子受到激发后确实能够实现很好的分子内电荷分离。

全文目录


摘要  4-5
Abstract  5-9
引言  9-10
1 文献综述  10-31
  1.1 太阳能电池的介绍  10-12
    1.1.1 太阳能  10
    1.1.2 太阳能电池的发展  10-12
  1.2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结构  12-25
    1.2.1 多孔纳米晶薄膜(光阳极)  12-13
    1.2.2 电解质  13
    1.2.3 光敏染料  13-25
  1.3 染料敏化太阳电池电池的工作原理  25-27
  1.4 染料敏化太阳电池的主要输出参数  27-29
  1.5 染料在TiO_2表面的吸附方式  29
  1.6 选题依据  29-31
2 实验部分  31-42
  2.1 试剂与测试仪器  31
  2.2 化合物Y1的合成与表征  31-32
    2.2.1 化合物1的合成  31
    2.2.2 化合物Y1的合成  31-32
  2.3 化合物Y2的合成与表征  32-34
    2.3.1 化合物2的合成  32-33
    2.3.2 化合物3的合成  33
    2.3.3 化合物4的合成  33
    2.3.4 化合物Y2的合成  33-34
  2.4 化合物Y3的合成与表征  34-36
    2.4.1 化合物5的合成  34
    2.4.2 化合物6的合成  34-35
    2.4.3 化合物7的合成  35-36
    2.4.4 化合物Y3的合成  36
  2.5 化合物Y4的合成与表征  36-37
    2.5.1 化合物8的合成  36-37
    2.4.2 化合物Y4的合成  37
  2.6 化合物Y5的合成与表征  37-38
    2.6.1 化合物9的合成  37-38
    2.6.2 化合物Y5的合成  38
  2.7 化合物Y6的合成与表征  38-40
    2.7.1 化合物10的合成  38
    2.7.2 化合物Y6的合成  38-40
  2.8 化合物Y7的合成与表征  40
    2.8.1 化合物11的合成  40
    2.8.2 化合物Y7的合成  40
  2.9 化合物Y8的合成与表征  40-41
    2.9.1 化合物12的合成  40-41
    2.9.2 化合物Y8的合成  41
  2.10 本章小结  41-42
3 D-π-A-A型染料在DSSC上的应用研究  42-51
  3.1 染料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42-43
    3.1.1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测定方法  42
    3.1.2 染料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42-43
  3.2 染料的氧化还原电位  43-45
    3.2.1 电化学性能测试  44
    3.2.3 基态和激发态氧化还原电位的计算  44-45
  3.3 光电性能  45-50
    3.3.1 J-V曲线的测定方法  45
    3.3.2 对J-V曲线光电性能的优化  45-47
    3.3.3 染料的J-V曲线  47-48
    3.3.4 光电流工作谱测定  48
    3.3.5 密度泛函理论计算  48-50
  3.4 本章小结  50-51
4 染料Y3的测试  51-54
  4.1 染料Y3在溶液及TiO_2膜上的紫外可见光谱  51
  4.2 染料Y3的电化学测试  51-52
  4.3 染料Y3的密度泛函的理论计算  52-53
  4.4 染料Y3的光电性质的讨论  53
  4.5 本章小结  53-54
5 苊并吡嗪类染料在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方面的研究  54-59
  5.1 染料Y5与K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54-55
  5.2 染料Y5与K的氧化还原电位  55-56
  5.3 染料Y5与K的光电性能  56-58
    5.3.1 对J-V曲线光电性能的优化  56-57
    5.3.2 染料的J-V曲线  57-58
    5.3.3 染料Y5与K的密度泛函理论计算  58
  5.4 本章小结  58-59
6 以溴为链接基团的染料在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方面的探讨  59-61
结论  61-62
参考文献  62-67
附录 论文中重要化合物的核磁谱图(~1HNMR)  67-75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75-76
致谢  76-77

相似论文

  1. 吡啶类金属配合物电子光谱和氧化还原性质的理论研究,O627
  2. 基于TiO2的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研究,TM914.4
  3. 三苯胺类染料分子的设计合成及其光伏性能研究,TM914.4
  4. TiO_2基光阳极的改性及光电性能研究,TM914.4
  5. 卟啉类敏化太阳能电池染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TM914.4
  6. TiO2纳米结构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三区模型仿真,TM914.4
  7. 染料及量子点敏化太阳能电池用带状ZnO光阳极的研究,TM914.4
  8. 聚4-乙烯基吡啶准固态电解质的制备及应用研究,TM914.4
  9. 双供电基团的有机染料分子的设计与合成,TQ610.1
  10. 多孔二氧化钛薄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O614.411
  11. 中孔纳米二氧化钛的制备及其在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TM914.4
  12. 基于体系结构的软件自适应方法研究,TP311.52
  13. 利用密度泛函理论研究两种染料分子内的电荷转移,O561
  14. 三苯胺氰基乙酸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及光电性质,O621.13
  15.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电极制备工艺研究,TM914.4
  16. 纳米ZnO基染料/量子点敏化太阳能电池研究,TM914.42
  17. 含苯并噻二唑、噻吩和卟啉的窄带隙聚合物及卟啉类有机染料的合成及光伏性能研究,TM914.4
  18. 稀土掺杂转换发光材料的制备及其在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O482.31
  19. 具有分级结构TiO_2纳米球的可控合成及性能研究,TB383.1
  20. 含三苯胺、苯并噻二唑聚苯乙烯撑衍生物和三苯胺有机染料的合成及光伏性能研究,O633.5
  21. 含芴和8-羟基喹啉的聚合金属配合物的合成及光伏性能,O631.3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电工技术 > 独立电源技术(直接发电) > 光电池 > 太阳能电池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