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基于退耕的环京津贫困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生态效应分析

作 者: 崔海宁
导 师: 张蓬涛;朱永明;张贵军
学 校: 河北农业大学
专 业: 土地资源管理
关键词: 环京津贫困地区 退耕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 生态服务价值 生态补偿
分类号: F205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89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环京津地区环绕北京、天津,地理位置重要,同时也是京津地区的生态屏障。然而长久以来,北京、天津作为环京津地区的中心、京津冀城市群的核心城市,并没有像上海和广州一样对周边地区起到辐射和带动作用,反而形成了一个贫困人口相对集中的贫困带。贫困带的存在一方面影响了北京和天津的城市形象,更重要的是不利于京津地区的生态维护。2002年,退耕工程在河北全面推开,环京津地区成为退耕的重点区域。退耕直接带来的是耕地面积的减少和林地(草地)面积的增加,而这种土地覆被类型的变化必然会引起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论文以环京津贫困地区为研究区域,试图通过定量分析环京津贫困地区退耕还林背景下的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及其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相互之间的关系,探讨区域间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这对于巩固退耕成果、改善环京津地区贫困状况、建立双赢的区域关系,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在介绍选题背景、研究意义的基础上,首先明确了研究区域,即环绕京津的4个地级市的31个贫困县,并确定了研究时段,即2011~2007年;之后介绍了研究区的退耕状况及其生态效果。论文的主体部分涉及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对退耕前后的土地利用/覆被变化进行了幅度上的和速度上的分析,进而对研究区域退耕与土地利用/覆被变化进行典型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二者具有显著相关性。二是进行了退耕背景下的研究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变化研究。研究表明,研究期末较期初研究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增加近54亿元,而这种价值增加与研究区域林地的增加和未利用地的减少呈正相关关系,而与耕地、草地的减少呈负相关关系。三是对研究区域生态价值补偿进行了研究,明确了补偿主体关系、确定了补偿模式、并从生态退耕工程、土地资源合理利用以及环境权利与义务的公正分配角度对生态价值补偿标准进行了探讨。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论文从退耕成果维护、区域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区域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全文目录


摘要  4-6
Abstract  6-10
1 引言  10-16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0-11
    1.1.1 选题背景  10
    1.1.2 研究意义  10-11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1-14
    1.2.1 国外研究概况  11-13
    1.2.2 国内研究进展  13-14
  1.3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和研究方法  14-16
    1.3.1 研究内容  14
    1.3.2 技术路线  14-15
    1.3.3 研究方法  15-16
2 研究区域概述  16-24
  2.1 研究区域范围  16-17
  2.2 研究区域概况  17-20
    2.2.1 自然状况  17
    2.2.2 生态环境状况  17-18
    2.2.3 社会经济状况  18-20
  2.3 研究区域退耕实施状况  20-24
    2.3.1 退耕数量及其分布  20-21
    2.3.2 研究区退耕实施的生态效果  21-22
    2.3.3 退耕政策执行中存在的问题  22-24
3 基于退耕的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分析  24-29
  3.1 数据资料收集及分类处理  24-25
  3.2 研究区域退耕前后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分析  25-29
    3.2.1 退耕前后研究区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幅度分析  25-26
    3.2.2 退耕前后研究区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速度分析  26-27
    3.2.3 研究区域退耕与土地利用/覆被变化之间的相关性检验  27-29
4 研究区域基于退耕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研究  29-34
  4.1 研究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测算方法  29-30
  4.2 研究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测算结果  30-32
  4.3 退耕机制驱动下的土地利用  32
  4.4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相关关系分析  32-34
5 研究区域生态价值补偿机制研究  34-42
  5.1 研究区域生态价值补偿主体关系的确定  35-36
  5.2 研究区域生态价值补偿模式的选择  36
  5.3 研究区域生态价值补偿标准的确定  36-42
    5.3.1 基于生态退耕工程的生态价值补偿标准分析  37-39
    5.3.2 基于土地资源合理利用的生态价值补偿标准分析  39-40
    5.3.3 基于环境权利与义务的公正分配的生态价值补偿标准分析  40-42
6 结论与建议  42-44
  6.1 结论  42
  6.2 建议  42-43
  6.3 讨论  43-44
参考文献  44-48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48-49
作者简介  49
发表论文  49-50
致谢  50-51

相似论文

  1. 人为季节性河流水量恢复的生态补偿研究,X143
  2. 我国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制度研究,X36
  3. 论差别生态责任,D922.68
  4. 青岛市工业大气污染防治制度研究,X51
  5. 内蒙古草原生态保护的法律规制,D922.64
  6. 我国矿产资源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研究,D922.62
  7. 矿产开发生态补偿费用计算方法及实例研究,F426.1
  8. 我国湿地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研究,D922.6
  9. 海岸带生态补偿机制研究,X196
  10. 辽河流域生态补偿标准及其逐级协商机制研究,X196
  11. 辽河流域生态补偿标准的测算与分配模式研究,X321
  12. 基于农户调查的退耕还林(草)意愿分析,F224
  13. 退耕还林跟踪研究,F326.2
  14. 基于实测土壤属性数据库的石壁水库流域SWAT模型径流模拟,P334.92
  15. 基于RS&GIS的县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及其动态变化研究,P208;P237
  16. 福建武夷山区生物多样性生态补偿研究,X176
  17. 流域生态补偿模式及其创新研究,X321
  18. 流域内产业间生态补偿机制研究,X-01
  19. 我国生态补偿横向转移支付动力研究和制度建构,X321
  20. 纳版河流域国家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框架研究,X36
  21. 我国流域生态补偿市场化法律问题研究,D922.68

中图分类: > 经济 > 经济计划与管理 > 国民经济管理 > 资源、环境和生态管理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