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美国与朝鲜战争中的联合国军研究

作 者: 齐伟
导 师: 王玮
学 校: 山东师范大学
专 业: 世界史
关键词: 联合国军 朝鲜战争 联合国
分类号: K153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173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对于朝鲜战争的研究,中国史学界多集中在中国政府对战争的政策以及取得的成果,还有从军事方面进行分析总结的;世界史学界多数是研究朝鲜战争中各国的政策以及国家间的相互关系,美国史学界对美国对朝鲜战争的政策关注的多一些。很少发现有专门性的对美国与朝鲜战争中的联合国军的介绍。本文希望能够尽可能广泛的搜集资料,填补这一薄弱点。本文分五个章节来讨论朝鲜战争中的联合国军。第一章简单论述了朝鲜战争爆发前的国际局势和东北亚局势,二战后“冷战”形成,朝鲜半岛成为美苏双方对峙的产物,朝鲜半岛的命运被“冷战”这一国际大背景所左右。处于中日两国之间的朝鲜半岛,开始受到各方的重视,朝鲜半岛的的命运,也随之变得扑朔迷离,美苏两国进入朝鲜半岛,这直接导致了朝鲜半岛局势的紧张以及朝鲜战争的最后爆发。朝鲜半岛上军事分界“三八线”的划定,为朝鲜战争的爆发埋下祸根,成为影响朝鲜半岛局势的决定性因素,其深远影响直至今日。第二章论述了美国对朝鲜战争的反应。资本主义与共产主义意识形态与社会制度的对立,美国谋求世界霸权的现实需要以及美国国内政治环境的影响等诸多因素,使得韩国成为美国在东亚地区建设的一个“民主样板”,美国也认识到需要将对韩国的支持进行下去。因此,当朝鲜半岛上的枪声响起后,美国迅速做出了出兵朝鲜、援助南韩的决定。第三章重点论述了联合国军的出炉。所谓的“联合国军”是美国操纵联合国安理会授权其组织的一支侵略部队,因打着“联合国”的旗子,故称为“联合国军”,实际上该联合国军主要是美国军队。这支“联合国军”由美国、英国、澳大利亚、荷兰、新西兰、加拿大、法国、菲律宾、土耳其、泰国、南非、希腊、比利时、卢森堡、哥伦比亚、埃塞俄比亚共16个国家的作战部队及瑞典、印度、丹麦、挪威、意大利5个国家的医疗队组成。英国政府对朝鲜战争的基本政策是努力运用其对美国的影响,防止冲突的扩大和升级,谋求并推动朝鲜问题的政治解决。苏联没有及时返回安理会使得美国可以随意利用联合国这一工具为其决策服务,而苏联的举措则在客观上使美国可以得心应手实施其出兵朝鲜的计划。正是由于以上诸原因,美国很快卷入了朝鲜战争。中国则派出志愿军抗美援朝,并起到核心作用。第四章详细论述了朝鲜战场上的联合国军。在美国的控制下采用了一系列的战略战术,却改变不了惨败的结局。历时三年多的朝鲜战争,使“联合国军”付出了惨重的代价。“联合国军”共死亡57606人,伤病115183人,失踪及被俘6973人,总计179762人。第五章简单介绍了停战后的联合国军。围绕联合国军的战俘,美国与朝鲜进行了长达两年的谈判。最终也可以说明美国在谈判桌上得不到的东西,必然要在战场上来得到。若没有相当的军事实力来与之较量并取得战场上的胜利,要想在谈判桌上讨价还价是不可能的,军事斗争永远服从于政治斗争。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6-8
ABSTRACT  8-11
导论  11-13
  (一) 选题缘由与意义  11
  (二) 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11-12
  (三) 研究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12-13
第一章 东北亚的战火——朝鲜战争的爆发  13-20
  一、朝鲜战争前的国际局势  13-15
    (一) 二战后“冷战”的形成  13-14
    (二) 复杂的东北亚局势  14-15
  二、半岛分裂与朝鲜战争爆发  15-20
    (一) 朝鲜半岛上的“三八线”  15-16
    (二) 苏联进驻、美国变策及朝韩分裂  16-17
    (三) 美苏撤军及朝韩冲突  17-20
第二章 美国对朝鲜战争的反应  20-26
  一、美韩关系  20-21
  二、美国出兵朝鲜的经过  21-23
  三、美国缘何出兵朝鲜  23-26
    (一) 资本主义与共产主义意识形态与社会制度的对立  23
    (二) 争夺世界霸权的现实需要  23-24
    (三) 美国国内政治环境的影响  24-26
第三章 联合国军的出炉  26-40
  一、联合国时况  26-27
  二、苏联缺席与联合国军的形成  27-32
    (一) 美国选择使用联合国军  27-30
    (二) 苏联为何缺席联合国安理会  30-32
  三、联合国军的组织构成  32-35
    (一) 联合国军的战斗部队组成  32-33
    (二) “联合国军”的非战斗部队组成  33-34
    (三) 联合国军的装备保障  34-35
  四、世界各国的反应  35-40
    (一) 英国的态度  35-36
    (二) 苏联的态度  36
    (三) 中国的反应  36-40
第四章 朝鲜战场上的联合国军  40-43
  一、美国控制下联合国军的战略战术  40-41
  二、联合国军的战况  41-43
第五章 停战后的联合国军  43-45
总结  45-47
参考文献  47-50
后记  50

相似论文

  1. 联合国维和行动的历史与发展及新时代背景下其面临的问题与对策,D813.2
  2. 国际海洋法面临的新挑战,D993.5
  3. 战争孤儿及其眼中的异国形象,I312.6
  4. 同传中EVS的合理运用,H059
  5. 论联合国文件翻译中的辅助性文本分析,H059
  6. 中国反商业贿赂法律机制建设,D924.3;D922.1
  7. 大国卷入朝鲜战争的原因,K27
  8. 行贿罪刑法规制问题及完善,D924.392
  9. 我国反贪刑事法制的两个当务之急,D924.3
  10. 朝鲜战争爆发前(1945-1950)中共对美国遏制政策的应对及其历史启示,E312.5
  11. 论朝鲜战争中苏联空军的出动,K153
  12. 韩国的联合国外交,D831.26
  13. 朝鲜战争期间苏联对华援助研究,K153
  14. 中国在朝鲜战争和朝核危机中外交战略比较研究,D815.2
  15. 战后初期驻韩美军的历史考察(1945—1953),K153
  16. 当代民族自决权的正当行使,D99
  17. 相对获益视角下的联合国安理会扩大问题研究,D813.2
  18. 美国反恐:关于难民保护和难民体制:“物质支持壁垒”的事宜之挑战,D771.2
  19. 中国在非洲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的经验:以刚果民主共和国、苏丹和利比里亚为例,D822.3
  20. 多边体制下气候技术转让法律问题研究,D99

中图分类: > 历史、地理 > 世界史 > 现代史(1917年~) >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1945年~)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