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四清”运动起源探析

作 者: 杨红远
导 师: 林志友
学 校: 河南大学
专 业: 中共党史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四清运动” 起源
分类号: K27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65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四清运动上承大跃进运动,下启文化大革命,是联接这两大重要历史事件的中间环节。应该说,四清运动是在当时中共高层的共识下发动的,中共中央希望通过这次运动解决当时中国社会中出现的投机倒把、贪污盗窃和腐化堕落等问题,并借此改善业已较为紧张的干群关系,防止出现修正主义和“和平演变”。但是,在“以阶级斗争为纲”这一指导思想的支配下,党对当时的形势作出了过于严重的估计,致使在四清运动造成打击面过大,并在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为“文化大革命”的最终发动打下了基础。本文旨在通过探讨和分析该运动的起源,从而较为客观地认识这次运动。除了导论和结尾的反思与展望之外,本文的主要内容由两大部分组成:一是中共中央为何要发动四清运动,二是四清运动何以能够发动起来。我们对此分别进行简单的介绍。中共中央始终认为对农民进行社会主义教育、引导他们走社会主义道路是党的一项重大的历史使命;同时,面对当时国际和国内的复杂局势,中共中央将反修防修确定为党的工作中心;再者,根据当时农村工作的现实情况,中共中央将整顿干部队伍、密切干群关系视为搞好农村工作的必由之路。以上几点就是中共中央确定发动四清运动的主要原因。四清运动之所以能够发动起来,主要是因为:政社合一的政治体制为四清运动的发动提供了制度保障;高度一体化的国家与社会格局为四清运动的发动提供了组织便利;愈演愈烈的“左”倾思潮为四清运动的发动奠定了心理基础;政治运动为主的社会控制机制为四清运动的发动提供了有效途径。通过对四清运动起源的研究,我们可以得出一些有益的反思:其一是反腐败不能依靠群众运动;其二是必须提高干部素质,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对于当前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新农村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希望能够通过对四清运动起源的研究带给人们一些有益的思索。

全文目录


摘要  4-5
ABSTRACT  5-9
导论  9-13
  (一) 选题动机  9-10
  (二) 研究现状  10-11
  (三) 研究路径  11-12
  (四) 创新之处  12-13
一、中共中央为何要发动四清运动  13-35
  (一) 教育农民,巩固农村社会主义阵地  13-16
  (二) 反修防修,防止和平演变  16-28
    (1) 苏联变“修”和美国的和平演变政策引起毛泽东的高度重视  16-21
    (2) 国内出现的“右倾”引发了毛泽东对出修正主义的担忧  21-28
  (三) 整顿干部队伍,密切干群关系  28-35
    (1) 整风整社运动成为四清运动的预演  28-31
    (2) 权力异化导致的基层干部腐败  31-35
二、四清运动何以能够发动起来  35-59
  (一) 政社合一的政治体制为四清运动的发动提供了制度保障  35-42
    (1) 权力的高度集中  35-37
    (2) 所有制的高度统一  37-39
    (3) 分配上的“平均主义”  39-42
  (二) 高度一体化的国家与社会格局为四清运动的发动提供了组织便利  42-50
    (1) 国家对经济资源全面垄断的确立  42-45
    (2) 国家对社会生活全面控制的实现  45-47
    (3) 社会成员对国家权威依附关系的形成  47-50
  (三) 愈演愈烈的“左”倾思潮为四清运动的发动奠定了心理基础  50-54
    (1) 党内“左”倾思潮的不断发展  50-52
    (2)“左”倾指导思想与人民群众的因应  52-54
  (四) 政治运动为主的社会控制机制为四清运动的发动提供了有效途径  54-59
三、反思与展望  59-65
  (一) 反腐败不能依靠群众运动  59-62
  (二) 必须提高干部素质,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62-65
参考文献  65-69
后记  69-70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70-71

相似论文

  1. 福建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研究(1949-1976),D665
  2. 哲学视域下的中国共产党执政文化建设研究,D25
  3. 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探索,D61
  4. 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改革与完善的路径选择,D25
  5. 论中国共产党党内民主的制度化建设,D262.11
  6. 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野生大豆自然居群的遗传特征、群体分化及其与栽培大豆遗传关系研究,S565.1
  7. 传播学与数学的历史渊源研究,O11
  8. 肾透明细胞癌多中心病灶克隆起源的3号染色体短臂缺失类型研究,R737.11
  9. 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政策的历史发展和现实启示,F301
  10. 郭沫若与中国共产党(1919-1958),D239
  11. 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研究,D25
  12. 胡锦涛党建思想研究,D26
  13. 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对理论学习的认识和实践,D261
  14. 佩兹利纹样的流变与应用研究,J53
  15. 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管弦乐队发展史略,J609.2
  16. 宋庆龄与中国共产党政治合作研究,K827
  17. 中国共产党党内民主制度基本框架建设研究,D262.11
  18. 传感数据起源隐私保护技术的研究与应用,TP393.08
  19. 高校基层党组织党员教育创新研究,D267.6
  20. 青铜带钩形制及相关问题研究,K878.8
  21. 中国共产党“五四”纪念评述之嬗变研究,K261.1

中图分类: > 历史、地理 > 中国史 >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1949年~)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