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P110钢双相组织的研究

作 者: 唐海亮
导 师: 郑茂盛
学 校: 西北大学
专 业: 油气动力学与检测技术
关键词: 热处理 P110钢 双相组织 力学性能 腐蚀速率
分类号: TG142.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49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文选择了一种碳含量为0.24%的P110套管钢作为实验材料,仔细研究了它在双相组织时的组织特征、力学性能、及耐蚀性能。完全退火工艺可以使P110钢获得珠光体与铁素体的双相组织;此种组织具有较高的塑性,延伸率可以达到39%;根据组织的均匀程度选择一种退火工艺作为淬火前的准备工艺。亚温淬火后P110钢为马氏体与铁素体的双相组织;不论淬火介质是盐水还是机油,得到此种组织的淬火温度区间均为700℃~760℃;淬火温度越高,马氏体的浮凸结构越明显,体积分数也越大;油淬后的硬度低于水淬后的硬度;随着淬火温度的升高,P110钢的硬度和强度呈上升的趋势,但是塑性却先增大后减小,在730℃时获得最大值。亚温淬火后进行高温(或中温)回火,会得到索氏体(或屈氏体)与铁素体的双相组织。在同一回火工艺下,力学性能随淬火温度的变化趋势与回火前非常一致;合理地选择亚温淬火工艺可以使回火后的P110钢获得较常温淬火小的屈强比、高的延伸率、和高的均匀延伸率使用电化学工作站测量P110钢在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中的腐蚀速率,结果表明珠光体与铁素体的双相组织、马氏体与铁素体的双相组织对P110钢的耐蚀性能影响很小而索氏体与铁素体的双相组织会使P110钢的耐蚀性能变差。

全文目录


摘要  3-4
Abstract  4-7
1 绪论  7-14
  1.1 选题的背景  7-10
  1.2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0
  1.3 研究内容  10-11
  1.4 研究方法介绍  11-14
2 实验原理与试验方法  14-26
  2.1 实验原理  14-20
    2.1.1 钢在加热过程中的转变  14-16
    2.1.2 过冷奥氏体的等温冷却转变  16-19
    2.1.3 过冷奥氏体的连续冷却转变  19-20
  2.2 试验方法  20-25
    2.2.1 金相分析  20
    2.2.2 硬度试验  20-21
    2.2.3 拉伸试验  21-25
  2.3 本章小结  25-26
3 退火后双相组织的研究  26-29
  3.1 退火工艺介绍  26-27
  3.2 实验结果及分析  27-28
  3.3 本章小结  28-29
4 亚温淬火后双相组织的研究  29-44
  4.1 淬火工艺介绍  29-33
    4.1.1 淬火的目的  29
    4.1.2 淬火温度的选择  29
    4.1.3 淬火方法和冷却介质  29-31
    4.1.4 常用的淬火介质  31
    4.1.5 常用的淬火方法  31-33
  4.2 实验结果及分析  33-43
    4.2.1 淬火工艺对组织与硬度的影响  33-40
    4.2.2 淬火工艺对强度与塑性的影响  40-43
  4.3 本章小结  43-44
5 回火后双相组织的研究  44-63
  5.1 回火工艺介绍  44-46
    5.1.1 回火的目的  44
    5.1.2 回火的种类  44-45
    5.1.3 回火工艺的确定依据  45-46
  5.2 亚温淬火+回火工艺对组织与硬度的影响  46-52
    5.2.1 650℃回火  46-49
    5.2.2 550℃回火  49-51
    5.2.3 450℃回火  51-52
    5.2.4 小结  52
  5.3 回火工艺对组织与硬度的影响  52-57
    5.3.1 720℃淬火  52-54
    5.3.2 740℃淬火  54-55
    5.3.3 780℃淬火  55-56
    5.3.4 小结  56-57
  5.4 亚温淬火+回火工艺对强度与塑性的影响  57-61
  5.5 本章小结  61-63
6 双相组织耐蚀性能的研究  63-71
  6.1 实验介绍  63-64
  6.2 实验结果  64-67
  6.3 分析与总结  67-71
结论  71-72
参考文献  72-76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76-77
致谢  77

相似论文

  1. (ZrB2-ZrO2)/BN复合材料的反应热压烧结及其力学性能,TB332
  2. 超低碳贝氏体钢CO2激光-GMA复合焊接特性研究,TG456.7
  3. Mg-Zn-Y-Zr镁合金的组织结构和力学性能,TG146.22
  4. 废旧聚酯纺织品的回收再利用研究,X791
  5. 凝胶注模SiC-AlN复相陶瓷的制备工艺与性能研究,TQ174.62
  6. ODPA/异构ODA共聚酰亚胺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TQ323.7
  7. 蝴蝶兰(Phalaenopsis)脱毒快繁关键技术及其生理基础的研究,S682.31
  8. 水蜜桃采后生理及贮藏保鲜技术研究,S662.1
  9. 硅藻土的硅烷化改性及其对铜离子吸附性能的研究,O647.32
  10. 结晶器铬锆铜板表面等离子喷涂镍铬—碳化铬涂层的研究,TG174.442
  11. 履带式推土机的等温球铁材料支重轮硬化层裂纹扩展的研究,TG156.3
  12. 镁合金板状坯材挤压参数的研究,TG379
  13. 芳纶1313织物及其增强硅橡胶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TB332
  14. 钢丝热处理明火炉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TP273
  15. 滑石粉的改性研究及其对回收PP的增强增韧,TQ325.14
  16. 普碳钢中添加ZrO2纳米粒子对其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TB383.1
  17. 表面修饰石墨烯的制备及其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TB332
  18. 台车式热处理炉控制系统的设计与研究,TG155.92
  19. 船用大型锻件余热热处理工艺方法研究及参数优化,TG316
  20. 低摩擦高耐磨高纯氧化铝陶瓷的制备研究,TQ174.1
  21. 半芳香聚酰胺的可纺性能研究,TQ340.1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 金属学与热处理 > 金属材料 > > 钢的组织与性能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