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马克思主义人学视阈中思想政治教育逆反心理研究

作 者: 张威
导 师: 石海兵
学 校: 徐州师范大学
专 业: 思想政治教育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人学 思想政治教育 逆反心理
分类号: D64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84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马克思主义人学是关于人的哲学,包含人的存在、本质、发展、实践、需要、价值、主体性和个性等基本理论,是思想政治教育重要的理论基础,可以为研究思想政治教育逆反心理提供理论支撑。思想政治教育逆反心理是指思想政治教育的契合性、人文关怀和价值取向等不符合受教育者的“接受期待”,从而使受教育者产生的与常态教育要求相背离的包含逆反行为意向的心理状态。思想政治教育逆反心理的产生不仅有教育契合性缺乏的表层原因,还有人文关怀缺失的中层原因,更有人与社会不和谐的深层原因。人与社会的不和谐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表现为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取向偏颇,重社会价值轻个人价值。价值取向偏颇的程度决定人文关怀缺失的程度,人文关怀的缺失往往又通过教育契合性的缺乏表现出来,这三个方面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调适思想政治教育逆反心理首先需要提升教育者的综合素质,完善教育内容,更新教育方法,优化教育环境以增强教育的契合性;其次,需要重视人的物质需要,强化情感渗透,尊重人的个性,发展人的主体性,加强教育的实践性以彰显教育的人文关怀;再次,需要协调人与社会的不和谐性,坚持思想政治教育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相结合,促进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全文目录


摘要  3-4
Abstract  4-8
第一章 绪论  8-16
  1.1 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8-9
    1.1.1 丰富思想政治教育人学基础的需要  8-9
    1.1.2 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需要  9
    1.1.3 促进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需要  9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  9-14
    1.2.1 国内思想政治教育逆反心理研究状况综述  9-11
    1.2.2 国内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人学取向研究状况综述  11-12
    1.2.3 西方教育思潮中的人文关怀研究状况综述  12-14
  1.3 论文的创新之处与难点  14
  1.4 研究方法  14-16
    1.4.1 访谈法  14
    1.4.2 文献研究  14-15
    1.4.3 综合研究法  15-16
第二章 思想政治教育逆反心理概述  16-29
  2.1 思想政治教育逆反心理的内涵、形成过程及特征  16-20
    2.1.1 逆反心理的内涵  16-17
    2.1.2 思想政治教育逆反心理的内涵  17-18
    2.1.3 思想政治教育逆反心理的形成过程  18-19
    2.1.4 思想政治教育逆反心理的特征  19-20
  2.2 思想政治教育逆反心理的表现  20-23
    2.2.1 理智型逆反行为  21
    2.2.2 情绪型逆反行为  21-22
    2.2.3 消极型逆反行为  22
    2.2.4 攻击型逆反行为  22-23
  2.3 思想政治教育逆反心理的影响  23-26
    2.3.1 消极影响  23-24
    2.3.2 积极影响  24-26
  2.4 马克思主义人学的发展及其与思想政治教育逆反心理的内在关联  26-29
    2.4.1 马克思主义人学的发展  26-27
    2.4.2 马克思主义人学与思想政治教育逆反心理的内在关联  27-29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人学视阈中思想政治教育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  29-46
  3.1 思想政治教育逆反心理产生的表层原因——契合性的缺乏  29-34
    3.1.1 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缺乏契合性  29-30
    3.1.2 教育内容与受教育者之间缺乏契合性  30-31
    3.1.3 教育方法与受教育者之间缺乏契合性  31-33
    3.1.4 教育环境与受教育者之间缺乏契合性  33-34
  3.2 思想政治教育逆反心理产生的中层原因——人文关怀的缺失  34-40
    3.2.1 思想政治教育重视人的精神需要而忽视人的物质需要  34-35
    3.2.2 思想政治教育重视人的理性而忽视人的情感性  35-37
    3.2.3 思想政治教育重视人的共性而忽视人的个性  37-38
    3.2.4 思想政治教育重视人的可塑性而忽视人的主体性  38-39
    3.2.5 思想政治教育重视知识传授而忽视实践锻炼  39-40
  3.3 思想政治教育逆反心理产生的深层原因——人与社会的不和谐  40-46
    3.3.1 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人本位观  41-43
    3.3.2 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本位观  43-46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人学视阈中思想政治教育逆反心理调适的可能性与价值目标  46-55
  4.1 思想政治教育逆反心理调适何以可能  46-50
    4.1.1 思想政治教育逆反心理调适的理论可能性  46-48
    4.1.2 思想政治教育逆反心理调适的现实可能性  48-50
  4.2 思想政治教育逆反心理调适的价值目标  50-55
    4.2.1 初级目标——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契合性  51-52
    4.2.2 中级目标——彰显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  52-53
    4.2.3 高级目标——促进人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53-55
第五章 马克思主义人学视阈中思想政治教育逆反心理调适的应对之策  55-76
  5.1 坚持综合协调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契合性  55-62
    5.1.1 提升教育者素质增强教育的亲和力  55-57
    5.1.2 完善教育内容增强教育的吸引力  57-59
    5.1.3 更新教育方法增强教育的感染力  59-61
    5.1.4 优化教育环境增强教育的浸染力  61-62
  5.2 坚持以人为本以彰显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  62-71
    5.2.1 思想政治教育要重视人的物质需要  63-64
    5.2.2 思想政治教育要强化情感沟通  64-66
    5.2.3 思想政治教育要促进人的个性发展  66-68
    5.2.4 思想政治教育要尊重人的主体性  68-69
    5.2.5 思想政治教育要注重实践锻炼  69-71
  5.3 坚持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相统一以促进人与社会和谐发展  71-76
    5.3.1 正确认识人的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辩证关系  71-72
    5.3.2 坚持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价值为本位充分发挥其个人价值  72-74
    5.3.3 受教育者应树立正确人生价值观反对错误人生价值观  74-76
结束语  76-77
参考文献  77-80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80-81
致谢  81

相似论文

  1. 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与儒学传统思想的继承,G633.2
  2. 儒家教育思想中的主体间性思想研究,G40-09
  3. 扩招后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研究,G643.1
  4. 视觉文化环境下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探析,D432.62
  5. “网络红人”现象及其对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冲击,G41
  6.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大学生主观能动性研究,G641
  7. 云南少数民族地区企业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64
  8. 道德榜样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实效性研究,G641
  9. 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创业教育中的作用研究,G647.38
  10. 新时期大学生党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析,D267.6
  11. 税务系统反腐倡廉思想政治教育研究,F812.42
  12. 交往视野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G641
  13. 建立虚拟班级对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G641
  14. 我国和谐社会构建中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G643.1
  15. 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与对策,G641
  16. 高校经济困难生资助研究,G647
  17. 以人为本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G641
  18. 主体间性视阈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角色构建的探索,G641
  19. 外国留学生社会认同与自我认同的研究,G648.9
  20. 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优化研究,G641
  21. 论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融合,G641

中图分类: > 政治、法律 > 中国政治 > 思想政治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