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权力的合理架构”:论中国封建社会的君臣关系

作 者: 徐彦峰
导 师: 竺洪波
学 校: 华东师范大学
专 业: 文艺学
关键词: 君臣关系 理想范型 权力架构 《三国演义》
分类号: I207.413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166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三国演义》在中国文化史上是一个特殊的存在,其特殊性不仅在于它是中国文学史第一部典范的长篇历史小说,更在于其漫长的集体累积的成书过程及由此带来的广泛传播与深刻影响。罗贯中以其独特的历史认知和政治智慧,在总结前人思想成果的基础上,建构起封建社会君臣关系的理想范型更是有着深厚的文化蕴涵。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政治发展过程中,君臣关系始终是一个十分敏感而又难以处理的问题,它是中国社会重要的政治文化内容,也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史上最重要的社会关系之一。历代学者都在不断思索君臣关系的准则,各种文学样式也都多姿多彩地反映了君臣遇合的复杂形态。《三国演义》在反映三国历史风云变幻的过程中集中体现了多种形态的君臣关系,成为记载与揭示这一政治文化的宝贵典籍,因此,透视其君臣关系也顺理成章地成为我们研究《三国演义》的独特视角。罗贯中所建构的封建社会君臣关系的理想范型,内涵十分丰富。除却政治范畴内的一般考察,我们还可以从刘备与诸葛亮的明君贤相、肝胆相照的“鱼水之谊”,与关羽、张飞之间亲密无间、生死与共的“兄弟之谊”一类特殊关系中看出作者——封建知识分子——对圣君礼贤下士的亟待,对贤臣兴国安邦的期盼,对良将图报君恩的渴求。本文在前辈与时贤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三国演义》为中心,将封建社会的君臣关系、罗贯中建构的封建社会君臣关系的理想范型及其历史渊源三者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综合研究,由此理清这种凝聚着封建社会各阶层文化心理的理想范型的缘由,进而尝试性地对其进行重新解读。

全文目录


论文摘要  6-7
ABSTRACT  7-9
引言  9-11
第一章 君臣关系的概念界定与范型  11-22
  第一节 释名:君臣关系  12-14
  第二节 《三国演义》中多种不同的君臣关系范型  14-22
    一、良师益友型  14-15
    二、以诚相待型  15-18
    三、以权相驭型  18-22
第二章 以刘蜀集团为中心看君臣关系的理想范型  22-42
  第一节 刘蜀集团君臣关系的整体特征  23-27
  第二节 圣君——以刘备为代表的君王  27-32
    一、圣明之仁  27-30
    二、圣明之德  30-32
  第三节 贤臣——以诸葛亮为代表的文臣  32-37
    一、贤相之智  33-35
    二、贤相之才  35-37
  第四节 良将——以关羽为代表的武将  37-42
    一、良将之忠  37-39
    二、良将之义  39-42
第三章 君臣关系理想范型的历史渊源与局限  42-47
  第一节 君臣关系理想范型的历史渊源  43-45
  第二节 君臣关系理想范型的历史局限  45-47
结语  47-48
参考文献  48-52
后记  52

相似论文

  1. 电视剧《三国演义》与《三国》的比较研究,J905
  2. 对《三国演义》中武术器械之探析,I207.413
  3. 从互文性角度看《三国演义》英译本中文化内容的翻译策略,H315.9
  4.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言语交际的语用分析,H13
  5. 《三国演义》文白相间的语言特点,H134
  6. 近二十年《三国演义》影视传播及价值实现研究,J905
  7. 文化资本视角下《三国演义》罗译本翻译策略研究,I046
  8. 孙吴君臣关系研究,K236.3
  9. 《三国演义》战争描写对古代兵法的继承与发展,I207.413
  10. 《三国演义》与《荷马史诗》比较研究,I106
  11. 从功能对等看罗慕士《三国演义》英译本中成语的翻译,H315.9
  12. 《三国演义》在明清时期的传播研究,I207.413
  13. 元明之际小说创作中的市民文学精神,I207.41
  14. 从罗慕士《三国演义》英译本看文化的可译性,H315.9
  15. 《三国演义》志怪成分研究,I207.413
  16. 《三国演义》中士人形象研究,I207.413
  17. 论《三国演义》的当代传播,I207.413
  18. 《三国演义》嘉靖本与毛评本比较研究:以人物形象为中心,I207.413
  19. 《三国演义》降将群像研究,I207.413
  20. 从《三国演义》称谓考察汉英翻译的难点,H315.9
  21. 近现代三国学研究,I207.413

中图分类: > 文学 > 中国文学 > 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 > 小说 > 古代小说 > 《三国演义》研究与评论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