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上海男子散打队“09”全运赛前机能水平和专项强度的监测与评定

作 者: 宋呈祥
导 师: 郭玉成
学 校: 上海体育学院
专 业: 民族传统体育学
关键词: 散打 生理生化指标 训练监控 强度评定
分类号: G852.4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94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研究以上海散打男队参加第十一届全运会备战训练的重点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通过定期测试预赛前期和决赛前期运动员血尿素氮、肌酸激酶、睾酮、皮质醇、血红蛋白、红细胞、红细胞分布宽度变异系数、红细胞压积、免疫球蛋白(IgA、IgG、IgM)等指标,观察其在散打赛前训练期间的变化特点及规律,并应用乳酸和心率评定运动员训练和比赛强度,指导专项强度的训练安排,并为散打运动的科学化训练提供参考依据。本论文的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在预赛赛前和决赛赛前阶段,采用红细胞系指标、BUN、CK、T、C、T/C、WBC、IgG、IgA、IgM等指标评定上海优秀男子散打运动员赛前机能状态是可行的,可以准确评定运动员的身体机能状态和疲劳堆积程度。2.男子散打运动员赛前强度训练导致溶血增多,Hb下降,出现运动性贫血的风险增大;优秀散打运动员红细胞压积低于正常人,血液粘滞性下降,是运动适应的表现。3.BUN、CK可以敏感地反映男子散打运动员的负荷量和负荷强度,赛前小负荷量大强度的训练特点不会引起BUN显著升高,但运动员CK水平显著高于正常人。4.小负荷量大强度训练对于促进运动员身体机能恢复效果较好,T/C比单独使用T或C能更敏感地反映优秀男子散打运动员的机能状况;赛前阶段上海优秀散打运动员免疫机能正常,没有出现运动性免疫抑制。5.“一对五转圈打”和“一对一强度打靶”的方式运动强度没有显著差异,但“一对一强度打靶”在强度训练时强度逐局升高的层次变化显著,训练效果相对较好。6.重点课两种训练手段前三组和交流赛第一局的运动强度较低,不能达到全运会的运动强度要求;重点课两种训练手段的第四、第五组和交流赛在第二、第三局的运动强度与全运会运动强度接近。建议:1.为了进一步把握运动员赛前训练阶段机能状态的变化,建议增高生化监测的密度,最好每周测试一次。2.赛前训练强度较大,为防止运动性贫血,建议在运动员营养补充方面增加铁质补剂,并在饮食中增加蛋白质摄入的比重。3.根据不同队员对两种专项训练手段的适应情况,如果陪练队员人数较多,建议选用“一对五转圈打”的方式,因为运动员面对的是陪练队员,而不是脚靶手靶,因此更接近实战对抗;在陪练人数较少时,可以采用“一对一强度打靶”的方式进行强度训练,但教练员要严密督促运动员尽全力拼打,防止运动员只做动作不尽全力而影响强度训练效果。4.为了达到较好的专项强度训练效果,使运动员适应全运会比赛的运动强度,建议适当增加交流比赛和实战对抗,在比赛和训练中适当增加运动局数,这有助于促进运动员适应全运会激烈的比赛强度。

全文目录


摘要  4-6
Abstract  6-10
1 前言  10
2 文献综述  10-17
  2.1 散打项目赛前训练研究现状  10-11
  2.2 生化指标在散打赛前训练中的应用进展  11-17
3 相关名称说明  17-18
  3.1 重点课  17
  3.2 交流赛  17-18
  3.3 全运会  18
4 研究对象与方法  18-19
  4.1 研究对象  18
  4.2 研究方法  18-19
    4.2.1 训练安排  18
    4.2.2 指标采集  18
    4.2.3 测试仪器与方法  18-19
    4.2.4 数据处理  19
5 结果与分析  19-30
  5.1 男子散打运动员红细胞系指标在预赛前期和决赛前期的变化与分析  19-21
  5.2 男子散打运动员BUN、CK在预赛前期和决赛前期的变化与分析  21-23
  5.3 内分泌指标在预赛前期和决赛前期的变化与分析  23-25
  5.4 上海优秀散打运动员免疫指标在预赛和决赛前期的变化与分析  25-26
  5.5 参赛队员与非参赛队员交流赛运动强度评定与分析  26-28
  5.6 三节重点课、交流赛及全运会之间运动强度的对比与分析  28-30
    5.6.1 三节重点课运动强度的对比与分析  28-29
    5.6.2 重点课、交流赛、全运会运动强度的对比与分析  29-30
6 结论  30
7 建议  30-31
参考文献  31-34
致谢  34

相似论文

  1. 低温胁迫对荷那龙罗非鱼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S917.4
  2. 运输应激及抗应激处理对肉牛生理机能影响的研究,S858.23
  3. CO2激光辐射对大豆诱变的初步研究,S565.1
  4. 我国武术国际化发展障碍研究,G852
  5. 江西省高校武术散打开展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G852.4
  6. 中药金匮肾气丸对散打运动员冬季体能与免疫的影响,R285
  7. 女子散打运动员核心力量训练的实验研究,G852.4
  8. “四维度”注意力训练对提高散打与跆拳道注意能力的有效性研究,G886.9
  9. 模拟梯度海拔交替低氧训练对大鼠肝脏相关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G804.2
  10. 九种绢蒿属植物抗性的比较研究,Q945
  11. 鱼浆蛋白营养价值评定研究,S816
  12. 盐胁迫下5个树种根系活力及Na~+,K~+含量影响的研究,S718.4
  13. 河西地区五种荒漠灌木苗期对干旱胁迫的生理响应和抗旱性综合评价,S793
  14. 三个扇子花品种对光照与土壤的适应性及对高温与干旱胁迫生理响应,S682.19
  15. 9个葡萄砧木和品种的抗寒性及耐盐性鉴定,S663.1
  16. 番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与相关生理生化指标关系研究,S641.2
  17. 硼钼配施对苜蓿部分生理生化指标及产量效应的研究,S541.9
  18. 干姜、大黄对正常大鼠生理生化指标影响的实验研究,R285.5
  19. 基于四性的四种中药对正常大鼠生理生化指标影响的研究,R285
  20. 中外优秀散打运动员主动进攻技术运用特征对比研究,G852.4
  21. “高住高训低练”对散手运动员体重及体成分的影响,G852.4

中图分类: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体育 > 武术及民族形式体育 > 中国武术 > 武术攻防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