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罗27井区长6油藏精细描述与地质建模

作 者: 赵婷
导 师: 王家华
学 校: 西安石油大学
专 业: 油气田开发工程
关键词: 低渗透油藏 沉积微相 储层特征 储层地质建模
分类号: P618.13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122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罗27井区位于定边王盘山乡及樊学乡境内,属于典型的低渗岩性油藏,一方面它具有低渗油藏开采难度大、自然产能低等特点,另一方面由于该井区勘探开发相对较晚,对其一些基础地质问题还有不同的认识,如砂体展布、沉积微相分布、储层演化及优质储层分布等问题制约了该地区勘探开发工作的部署。面对上述难题,本文以罗27井区长6段为具体实例,以前人研究结果为基础,掌握研究区的构造背景和地层特征,在区域标志层的控制下,以沉积旋回为基础,参考地层厚度,对罗27井区长6及长4+5这两个主力段进行了划分。通过单井相、沉积微相剖面图及平面图,对研究区沉积特征进行从点到线再到面进行全面分析,从储层的岩石学特征入手,通过物性分析和成岩作用控制,了解储层的整体特征。最后以地质特征为基础,建立了包括构造、岩性和储层物性模型等子模型在内的储层地质模型。研究表明:罗27井区长6段为曲流河三角洲沉积,主要发育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微相主要包括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河道侧翼、分流间湾等,从东北向西南水下分流河道呈条带状分布。储层孔隙度主要分布范围为2%-16%,渗透率为(0.2-2)×10-3μm2,是典型的低孔、低渗储层。应用储层地质模型,可以直接预测有效储层的空间分布,为准确评价油田储层性质及井网部署、挖潜剩余油潜力提供了地质依据。本论文的研究对提高罗27井区及其邻区油井产量,保证其开发效益最大化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并对王盘山低渗油藏的有效开发也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全文目录


摘要  3-4
ABSTRACT  4-9
第一章 绪论  9-13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9
  1.2 国内外现状  9-11
    1.2.1 国外研究现状  9-10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0-11
  1.3 研究内容  11-12
  1.4 技术路线  12-13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概况  13-15
第三章 地层划分对比与顶面构造  15-26
  3.1 地层概况  15-19
  3.2 地层划分对比的思路及原则  19
  3.3 地层划分对比的方法  19-20
    3.3.1 标志层控制方法  19
    3.3.2 邻井追踪方法  19-20
    3.3.3 地层厚度对比方法  20
  3.4 地层划分对比的步骤  20-22
    3.4.1 选择测井曲线  20-21
    3.4.2 选择并确定标志层  21-22
    3.4.3 选择标准井  22
    3.4.4 建立基干剖面  22
    3.4.5 邻井对比,全区闭合  22
  3.5 地层划分对比的结果  22-24
    3.5.1 油层组岩性及电性特征  22-24
  3.6 顶面构造  24-26
第四章 沉积微相与砂体展布  26-45
  4.1 物源方向讨论  26-28
  4.2 沉积相划分标志  28-34
    4.2.1 颜色特征  29
    4.2.2 岩性特征  29
    4.2.3 岩石的粒度特征  29-30
    4.2.4 沉积构造  30-33
    4.2.5 测井相标志  33-34
  4.3 沉积微相划分及其特征  34-36
    4.3.1 水下分流河道  35
    4.3.2 河口坝  35-36
    4.3.3 河道侧翼  36
    4.3.4 分流间湾  36
  4.4 单井沉积相  36-38
  4.5 沉积模式  38-39
  4.6 沉积微相展布特征  39-42
    4.6.1 沉积相剖面分析  39-41
    4.6.2 沉积相平面展布  41-42
  4.7 砂体展布特征  42-45
    4.7.1 砂体等厚平面图的编制  42-43
    4.7.2 砂体平面展布  43-45
第五章 储层特征分析  45-58
  5.1 储层岩石学特征  45-47
    5.1.1 碎屑矿物特征  45
    5.1.2 储层填隙组合特征  45-46
    5.1.3 孔隙结构特征  46-47
  5.2 储层物性特征  47-48
  5.3 成岩作用类型及特征  48-53
    5.3.1 成岩作用类型  48-51
    5.4.2 成岩阶段划分  51-53
  5.4 储层砂体、物性及含油性分布特征  53-58
第六章 储层三维地质建模  58-74
  6.1 储层地质建模分类  58-59
    6.1.1 按照储层属性及模型所表述的内容分类  58
    6.1.2 按照不同的油田勘探开发阶段分类  58-59
  6.2 储层地质建模概述  59
  6.3 储层地质建模基本概念  59-63
    6.3.1 区域化变量  60
    6.3.2 变差函数  60-63
  6.4 储层建模方法和步骤分析  63-69
    6.4.1 常用随机建模方法  64-66
    6.4.2 随机建模基本原理  66-67
    6.4.3 随机建模地质约束原则  67-68
    6.4.4 储层随机建模步骤  68-69
  6.5 储层三维地质建模  69-73
    6.5.1 确定模型网格大小的地质原则  69-70
    6.5.2 三维地质模型的建立  70-73
    6.5.3 三维地质模型总体特征分析  73
  6.6 模型粗化  73-74
结论  74-75
致谢  75-76
参考文献  76-79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79-80
详细摘要  80-92

相似论文

  1. 低渗透油藏水力压裂研究,P618.13
  2. 鄂尔多斯盆地樊学油区延安组延8、延9沉积相及储层特征研究,P618.13
  3. 鄂南富县地区中生界油气成藏主控因素与富集规律研究,P618.13
  4. 特低渗透油藏中高含水期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P618.13
  5. 黑帝庙地区青山口组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与沉积相研究,P539.2
  6. 安塞地区延长组长101储层特征及有利目标优选,P618.13
  7. 新疆克拉玛依油田九6区齐古组油藏精细描述,P618.13
  8. 坳陷湖盆斜坡带曲流河砂体分布与勘探目标优选,P618.13
  9. 鄂尔多斯盆地安塞油田M-Y油区长6油层组储层流动单元研究,P618.13
  10. 安塞地区三叠系延长组长10油层组沉积微相研究及有利区预测,P618.13
  11. 冷家堡油田冷41块沙三二油层地质综合研究,P618.13
  12. 杏北扶余油层开发井网优化及试验方案设计,TE324
  13. 鄂尔多斯盆地中山川地区延长组长6沉积微相和层序地层学研究,P618.13
  14. 鄂尔多斯盆地定边地区延10储层特征及有利区带预测,P618.13
  15. 鄂尔多斯盆地延川南地区煤储层特征研究,P618.11
  16. 鄂尔多斯盆地南缘延长组物源与成岩耦合关系研究,P618.13
  17. 双坨子气田下白垩统泉三段储层地质建模研究,P618.13
  18. 鄂尔多斯盆地胡尖山地区长6油层组储层特征研究,P618.13
  19. 安塞梅塌油区长6油层组储层特征及油气富集规律研究,P618.13
  20. 鄂尔多斯盆地胡尖山地区长4+5低渗透储层特征研究,P618.13

中图分类: > 天文学、地球科学 > 地质学 > 矿床学 > 矿床分类 > 燃料矿床 > 石油、天然气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