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马克思与马尔库塞社会批判理论比较研究

作 者: 魏红娟
导 师: 陈雷
学 校: 浙江理工大学
专 业: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关键词: 社会批判理论 马克思 马尔库塞
分类号: B516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239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相继进入经济恢复、调整和发展时期,特别是经济全球化更是带来了全球经济贸易的迅速发展。但是,物质生活的极大富足并没有相应带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说,发达工业社会通过科学技术实现了社会的操纵和控制,人被压抑、同化,沦为丧失否定性、批判性和超越性的“单向度的人”。如何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和发展趋势,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怎样保持并发扬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成为人们关注和争论的热点,也是本文要研究和回答的主要问题。本文试图通过对马克思与马尔库塞社会批判理论的阐述,总结资本主义社会在发展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健康发展提供必要的借鉴。同时,希望借助该研究启示人们无论社会发展到什么程度都要保持适度的批判精神,对社会的认识要保持两个向度,既要有对社会肯定的向度,也应该有对社会否定、批判和超越的向度,这应该成为我们永远坚持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本文的主要内容:首先,对社会批判理论进行了界定。其次,从社会背景、理论渊源、侧重点和本质特征四个方面论证了马克思与马尔库塞社会批判理论的区别。再次,围绕着人的异化、人的本质、人的解放这条线索,阐明了马克思与马尔库塞社会批判理论的联系,发现了马克思与马尔库塞社会批判理论的共同核心,即坚持用否定、批判、超越的态度去审视所处的社会,始终关注人的生存状态、努力现实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最后,阐明了研究马克思与马尔库塞社会批判理论的意义:从理论角度上看,有利于明确马克思与马尔库塞社会批判理论关系,有利于重新确立人的批判属性,有利于进一步确立哲学的社会批判功能,进而为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文化批判提供理论参考。从实践角度看,可以启示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确立正确的科技观,努力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全文目录


摘要  4-5
Abstract  5-10
前言  10-12
1 绪论  12-17
  1.1 引言  12
  1.2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12-13
    1.2.1 选题背景  12-13
    1.2.2 研究目的  13
    1.2.3 研究意义  13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4
  1.4 本论文的难点、重点和创新点  14-15
    1.4.1 本论文的难点  14-15
    1.4.2 本论文的重点  15
    1.4.3 本论文的创新点  15
  1.5 本论文的基本框架  15-17
2 社会批判理论的界定  17-24
  2.1 霍克海默对社会批判理论的界定  17-19
  2.2 马克思对社会批判理论的界定  19-20
  2.3 马尔库塞对社会批判理论的界定  20-22
  2.4 本文对社会批判理论的界定  22-24
3 马克思和马尔库塞社会批判理论的区别  24-39
  3.1 马克思和马尔库塞社会批判理论产生的社会背景不同  24-26
    3.1.1 自由资本主义——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产生的社会背景  24-25
    3.1.2 垄断资本主义——马尔库塞社会批判理论产生的社会背景  25-26
  3.2 马克思和马尔库塞社会批判理论产生的理论渊源不同  26-30
    3.2.1 “三大文明成果”——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产生的理论渊源  26-27
    3.2.2 “四位伟大人物的思想”——马尔库塞社会批判理论产生的理论渊源  27-30
  3.3 马克思和马尔库塞社会批判理论的侧重点不同  30-35
    3.3.1 “资本主义社会”——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的侧重点  30-32
    3.3.2 “单向度”——马尔库塞社会批判理论的侧重点  32-35
  3.4 马克思和马尔库塞社会批判理论的本质特征  35-39
    3.4.1 实践性基础上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的本质特征  35-37
    3.4.2 抽象人性论基础上超越性和敏锐性的统一——马尔库塞社会批判理论的本质特征  37-39
4 马克思与马尔库塞社会批判理论的联系  39-46
  4.1 从人的异化论角度看马克思与马尔库塞社会批判理论的联系  39-42
    4.1.1 劳动异化——马克思关于人的异化论的中心议题  39-40
    4.1.2 消费异化——马尔库塞关于人的异化论的中心议题  40-41
    4.1.3 从“社会异化”转向到“心理异化”——马克思与马尔库塞关于人的异化论的联系  41-42
  4.2 从人的本质论看马克思与马尔库塞社会批判理论的联系  42-43
    4.2.1 “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观点  42
    4.2.2 “爱欲”——马尔库塞关于人的本质的观点  42-43
    4.2.3 从“社会机制”转向“心理机制”——马克思与马尔库塞关于人的本质理论的联系  43
  4.3 从人的解放论角度看马克思与马尔库塞社会批判理论的联系  43-46
    4.3.1 社会革命——马克思关于人的解放论的特质  43-44
    4.3.2 艺术革命——马尔库塞关于人的解放论的特质  44-45
    4.3.3 从“暴力革命”转向“审美革命”——马克思与马尔库塞关于人的解放论的联系  45-46
5 马克思和马尔库塞社会批判理论比较研究的意义  46-56
  5.1 马克思和马尔库塞社会批判理论比较研究的理论意义  46-52
    5.1.1 有利于明确马克思与马尔库塞社会批判理论的关系  46-48
    5.1.2 有利于重新确立人的批判属性  48-49
    5.1.3 有利于正确树立哲学的社会批判功能  49-51
    5.1.4 有利于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文化批判  51-52
  5.2 马克思和马尔库塞社会批判理论比较研究的现实意义  52-56
    5.2.1 有助于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52-53
    5.2.2 有助于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  53
    5.2.3 有助于树立正确的科技观  53-54
    5.2.4 有助于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54-56
6 结束语  56-57
参考文献  57-59
致谢  59-60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60

相似论文

  1. 马克思和谐社会思想研究,A811
  2. 马克思精神需要理论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G641
  3.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视阈下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研究,A811
  4. 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结构思想分析,K02
  5. 马克思对黑格尔市民社会理论的扬弃及其当代价值,B516.35
  6. 梅茹耶夫文化哲学思想研究,G02
  7. 从共同体视角理解马克思的共产主义,A811
  8. 马克思的统一科学思想及其当代意义初探,G301
  9. 《莱茵报》时期报刊活动对马克思自由思想的影响,A811
  10. 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及其当代意义,A811
  11. 马克思、恩格斯宪政思想及其当代启示,D911
  12.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解读,X2
  13. 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下的民生哲学问题研究,A811.6
  14. 马克思人性理论视角下的腐败问题探源,A811
  15. 论哲学咨询的功能,B0
  16. 费尔巴哈感性思想及其对马克思哲学的影响,B516
  17. 马克思哲学语境下的科学实践哲学,B0-0
  18. 柏拉图与马克思的国家理念探析,B502.232
  19. 论交往与人的发展,B038
  20. 马克思对黑格尔辩证法的批判与超越,B516.35
  21. 革命与法律变迁,D923.9

中图分类: > 哲学、宗教 > 欧洲哲学 > 欧洲各国哲学 > 德国哲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