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边限检验理论下需求要素对我国经济增长影响研究

作 者: 李金垒
导 师: 王玉玲
学 校: 中央民族大学
专 业: 政治经济学
关键词: 经济增长 需求因素 无约束误差修正模型 边限检验
分类号: F124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39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在宏观经济中,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和净出口需求构成了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经济总量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三大需求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功不可没。尤其是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我国经济受到严重影响,如何更好地启动内需、刺激消费成为当前经济理论界的难点和热点问题。准确度量需求各构成要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是有效实施宏观调控的关键。因此,研究需求各构成要素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力图运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来研究需求要素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情况,并首次尝试着将Perasan etal(2001)提出的边限检验理论应用于我国经济增长的研究,首次试图把CUSUM检验和CUSUMSQ检验纳入协整分析来考察我国经济增长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稳定性,首次将最终消费支出分解开来,在一个模型中,同时分析农村居民最终消费支出、城镇居民最终消费支出、政府最终消费支出、资本形成总额、出口总额、进口总额等六个需求要素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本文首先合理地阐述了需求要素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内在机理,并从理论和逻辑上针对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和净出口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进行了比较。为了定量地揭示在实践中需求要素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情况,本文逐步详细分析并比较了1978—2007年需求各要素在GDP中的比重变化情况,需求各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和拉动情况。为了详实地反映消费需求对我国经济增长的拉动贡献情况,我们进一步分析了消费需求弹性。接着,为了更好地预测需求各构成要素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在建立了无约束误差修正模型的基础上,本文运用边限检验方法进一步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经济增长与需求因素之间存在长期稳定关系,需求的不同组成部分对中国经济增长有不同的影响。在长期,只有资本形成总额的影响显著,在短期内,需求各要素对中国经济增长都有显著影响。最后,本文进一步分析了2008年和2009年中国的经济形势以及需求要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情况,并就如何破除内需不足对经济增长的约束和促进我国经济增长方式及外贸增长方式转变,促进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增长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

全文目录


摘要  2-4
ABSTRACT  4-9
导论  9-18
  一、选题意义  9
  二、研究相关动态  9-14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14-15
  四、创新点与不足  15-18
第一章 需求要素影响经济增长的理论分析及边限检验理论介绍  18-36
  第一节 需求要素影响经济增长的理论分析  18-26
    一、凯恩斯的"有效需求原理"简述  19-20
    二、简单凯恩斯模型下需求要素对经济增长影响分析  20-22
    三、消费需求、投资需求与净出口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比较  22-26
  第二节 边限检验理论及应用思路  26-36
    一、基本的VAR模型和假设  27-30
    二、边限检验的Wald统计量、T统计量  30-32
    三、边限检验临界值的来源  32-33
    四、关于边限检验理论的几点讨论  33-35
    五、应用思路  35-36
第二章 需求各要素对中国经济增长影响程度的初步分析  36-48
  第一节 需求各要素在GDP的比重分析  36-42
    一、最终消费占GDP的比重分析  37-39
    二、最终消费构成要素在GDP中的比重分析  39-40
    三、投资在GDP中的比重分析  40
    四、投资率和(居民)消费率比较分析  40-41
    五、净出口在GDP中的比重分析  41-42
  第二节 需求各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和拉动分析  42-46
    一、最终消费、投资、净出口对GDP贡献和拉动的比较分析  43-45
    二、居民消费和政府消费对GDP贡献和拉动的比较分析  45
    三、城镇居民消费和农村居民消费对GDP贡献和拉动的比较分析  45-46
  第三节 消费需求弹性分析  46-48
第三章 基于边限检验理论的需求各要素对中国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  48-54
  第一节 数据来源、处理及需求各要素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函数模型的建立  48-49
  第二节 需求各要素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过程及结论  49-54
    一、实证分析过程  49-52
    二、实证分析结论  52-54
第四章 金融危机下中国经济增长的现状与展望  54-66
  第一节 2008年和2009年需求要素对我国经济增长影响分析  54-60
    一、2008年我国的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54-55
    二、2008年需求要素对我国经济增长影响分析  55-57
    三、2009年我国的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57-60
  第二节 需求约束下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60-66
    一、继续积极的扩大消费政策,提高最终消费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水平  60-61
    二、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提高农村居民生产、生活和消费水平  61-62
    三、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着力提高中低收入者特别是农民的收入水平  62
    四、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高社会消费预期和信心,促进消费增长  62-63
    五、加快国有企业产权改革,深化我国的投资体制及经济体制改革  63-64
    六、化危机为机遇,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  64-66
参考文献  66-70
附录  70-73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73-75
后记  75

相似论文

  1. 研究生教育规模与经济增长关系之研究,G643
  2. 东北三省区域经济增长的趋同性研究,F127
  3. 中部地区城乡收入极化程度变化研究,F127
  4. 基于制造业集聚视角的吉林省经济增长研究,F427
  5. 山东省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分析,F127;F224
  6. 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F124
  7. 人力资本对青岛市经济增长影响研究,F127;F224
  8. 中部地区自然资源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F205;F127
  9. 外商直接投资对于吉林省经济增长影响研究,F832.6;F127
  10. 创业风险投资对我国经济增长的作用分析,F124;F224
  11. 对外贸易促进越南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F133.3;F224
  12. 贵州省高等教育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计量研究,G527;F127
  13. 基于低碳经济的广西产业结构优化研究,F205
  14. 广西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F832.7;F127
  15. 河北省经济增长质量评价及对策研究,F224
  16. 进口贸易对上海经济影响的实证分析,F127;F752.6
  17. 我国教育服务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F752.68;F124
  18. 上海市加工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F127;F224
  19. 转型经济背景下土地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研究,F127;F224
  20. 进口贸易对经济增长影响的作用机制,F124;F224
  21. 中国出口贸易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区域差异性研究,F124;F224

中图分类: > 经济 > 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 > 中国经济 > 经济建设和发展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