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对法制现代化的影响

作 者: 李保峰
导 师: 任明
学 校: 郑州大学
专 业: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关键词: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 法制现代化 社会价值
分类号: D920.0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280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21世纪以来,现代化的概念已经深入人心。在经济领域,现代化的目标就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政治领域,现代化的目标就是更广泛地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在法律领域,就是要建立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法律制度,这一建立的过程也是我国逐步实现法制现代化的过程。本文的第一部分首先解释法律文化的科学内涵。不同的学者因为理解角度的不同,对法律文化解释也不一样。在充分分析资料的基础上,得出自己的定义。“法律文化就是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上,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共同生活中所形成的、相对稳定的、与法律有关的理论体系。”接着,对传统法律文化进行了挖掘,从中得知,它主要有以下特点:“权力至上”思想突出;“礼法结合”完备;“专制主义”强盛等等。在传统的中国社会,形成以上的法律文化是有一定的社会原因: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保守顺从的思维方式;家长专制的社会结构等。本文的第二部分介绍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主要内容。其消极方面主要表现在“道德教化”的人治思想;“法自君出”的专制体制;“义务本位”的法律观念等。传统法律文化中的“重义轻利”的价值取向,“以和为贵”的社会秩序以及“民贵君轻”的法律理念等内容,为我们实现法制现代化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资源。一旦离开传统的法律资源,法制现代化就没有发展的基础。本文的第三部分说明了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与法制现代化的关系。传统法律文化与法制现代化即有冲突的一面,也有二定的相容性。本文的第四部分说明了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现代影响。其消极影响主要表现在:1、“礼治秩序”阻碍“法治秩序”的确立;2、“等级特权”阻碍“民主平等”的发展;3、“国家本位”阻碍“个体权利”的获取;4、“权力至上”阻碍“法律主导”的确立。今天,我们要实现法制现代化,还要立足于传统法律文化。文章最后从“以德为主”与“德法并举”的治国方略;“无讼息争”与现代社会的调解机制;“重义轻利”与现代社会的义利观;从传统的“公道司法”与现代社会的公正司法这几个方面列举了传统法律文化的现代性转化。任何一个社会的发展都不能完全地抛开历史。因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研究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对于法制现代化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全文目录


摘要  4-5
Abstract  5-9
引言  9-13
1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科学内涵  13-22
  1.1 法律文化  13-15
  1.2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  15-16
  1.3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主要特征及其社会成因  16-22
    1.3.1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主要特征  16-19
    1.3.2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社会成因  19-22
2.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主要内容  22-31
  2.1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消极因素  22-25
    2.1.1 "德主刑辅"的人治模式  22-23
    2.1.2 "法自君出"的专制体制  23
    2.1.3 "义务本位"的法律观念  23-24
    2.1.4 "三权合一"的运行机制  24-25
  2.2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社会价值  25-31
    2.2.1 "以德为主"的治国思想  25-26
    2.2.2 "讼轻和重"的调解思想  26-27
    2.2.3 "重义轻利"的价值取向  27-28
    2.2.4 "民贵君轻"的法律理念  28-29
    2.2.5 "仁义之道"的法律意识  29-31
3.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与法制现代化的关系  31-35
  3.1 法制现代化的含义  31-32
  3.2 传统法律文化与法制现代化的冲突  32-33
  3.3 传统法律文化是法制现代化的基础  33-35
    3.3.1 传统法律文化与法制现代化的关联  33
    3.3.2 传统法律文化是法制现代化的根基  33-35
4.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对法制现代化的影响  35-48
  4.1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对法制现代化的消极影响  35-39
    4.1.1 "礼治秩序"阻碍"法治秩序"的确立  35-36
    4.1.2 "等级特权"阻碍"民主平等"的发展  36-37
    4.1.3 "国家本位"阻碍"个体权利"的获取  37-38
    4.1.4 "权力至上"阻碍"法律主导"的确立  38-39
  4.2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对法制现代化的积极影响  39-48
    4.2.1 "以德为主"与"德法并举"的治国方略  40-41
    4.2.2 "无讼息争"与现代社会的调解机制  41-43
    4.2.3 "重义轻利"与现代社会的义利取向  43
    4.2.4 "民本思想"与现代社会的以人为本  43-45
    4.2.5 "公道法统"与现代社会的公正司法  45-48
结束语  48-49
参考文献  49-51
个人简历  51-52
致谢  52

相似论文

  1. 短棍在中学开展的社会价值研究,G852
  2. 民营企业社会价值分析及案例研究,F276.5
  3. 以人为本视阈下和谐社会的价值共识,D61
  4. 论新媒体环境下青少年亚文化及其价值意义,C913.5
  5. 中国法制现代化中的法律移植:历史、问题与路径,D920.0
  6. 北京市城区街头篮球活动社会价值的研究兼论北京市城区街头篮球活动现状,G841
  7. 河南清代晋商会馆的建筑精神及社会价值研究,F729
  8. 略论唯识宗了义与不了义的哲学思想及其文化的社会意义,B948
  9. 人格尊严权保护的现状与展望,D923
  10. 法制现代化进程中法律文化观念的冲突与融合,D920.0
  11. 新时期爱国主义教育价值研究,D647
  12. 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研究,D64
  13. 中国大学人文精神及其社会价值研究,G641
  14. 论写实油画的当代价值,J213
  15. 兵团影视作品与兵团文化研究,E223
  16. 阳光体育背景下江苏高校三人制篮球运动健身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研究,G841
  17. 宜春市武术协会对争创“中国武术之乡”的社会价值研究,G852
  18. 中国朝鲜族传统体育的社会价值研究,G80
  19. 设计社会价值的创造与评判,J50-02
  20. 消费性服务业全面价值管理研究,F719
  21. 基于条件价值评估法的档案馆社会价值研究,G270

中图分类: > 政治、法律 > 法律 > 中国法律 > 理论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