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质量的影响

作 者: 魏婉
导 师: 宋丁全
学 校: 南京林业大学
专 业: 生态学
关键词: 石灰岩山地 植被恢复模式 土壤质量 徐州
分类号: S714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104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文分析了徐州石灰岩山地4种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质的影响,并对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土壤综合质量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存在差异。4种植被恢复模式土壤含水率、土壤总孔隙度、土壤持水特性均以混交林Ⅱ最高,其高低排序均为:混交林Ⅱ>混交林Ⅰ>侧柏人工纯林>人工阔叶林,土壤容重呈现相反的变化趋势,以混交林Ⅱ最低,说明侧柏人工纯林经过自然演替成混交林后能有效改善土壤的物理性质。(2)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存在差异。4种植被恢复模式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高低变化趋势一致,即为混交林Ⅱ>混交林Ⅰ>侧柏人工纯林>人工阔叶林;土壤水解氮、有效磷、全钾和速效钾含量高低变化趋势一致,即为混交林Ⅱ>混交林Ⅰ>人工阔叶林>侧柏人工纯林;土壤全磷含量高低排序为:混交林Ⅱ>侧柏人工纯林>混交林Ⅰ>人工阔叶林,但侧柏人工纯林含量与混交林Ⅰ仅相差0.01g/kg,4种植被恢复模式中,土壤有机质和各养分含量均以混交林Ⅱ最高,说明人工林经过自然演替成的混交林能有效提高石灰岩山地土壤养分状况。(3)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生物学性质的影响存在差异,土壤水溶性碳含量高低排序为:人工阔叶林>混交林Ⅱ>混交林Ⅰ>侧柏人工纯林,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高低排序为:混交林Ⅱ>侧柏人工纯林>混交林Ⅰ>人工阔叶林。(4)4种植被恢复模式土壤综合质量指数分别为:混交林Ⅰ为1.476,混交林Ⅱ为11.161,人工侧柏纯林为-2.278,人工阔叶林为-4.312,混交林Ⅱ土壤综合质量指数最高,混交林Ⅰ次之,两者土壤质量高于平均水平,说明混交林Ⅰ和混交林Ⅱ这两种植被恢复模式对于改善该地区土壤质量的效果最佳。

全文目录


致谢  3-4
摘要  4-5
Abstract  5-9
前言  9-11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21
  1 土壤质量的研究进展  11-14
    1.1 土壤质量的概念  11
    1.2 土壤质量的评价指标  11-13
    1.3 土壤质量的评价方法  13-14
  2 植被恢复的研究进展  14-19
    2.1 植被恢复的概念  14-15
    2.2 植被恢复的理论基础  15-16
    2.3 植被恢复的技术措施  16-17
    2.4 植被恢复对土壤质量的影响研究  17-19
  3 研究目的意义  19-20
  4 技术路线  20-21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21-25
  1 研究区概况  21-22
    1.1 基本情况  21
    1.2 气候  21
    1.3 土壤  21-22
    1.4 植被  22
  2 研究方法  22-25
    2.1 样地设置  22-23
    2.2 野外调查  23
    2.3 室内分析  23-24
    2.4 数据处理  24-25
第三章 结果分析  25-48
  1 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25-35
    1.1 土壤含水率、贮水量和容重  25-29
    1.2 土壤孔隙  29-32
    1.3 土壤持水特性  32-35
  2 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35-44
    2.1 土壤有机质和pH 值  35-37
    2.2 土壤氮  37-40
    2.3 土壤磷  40-42
    2.4 土壤钾  42-44
  3 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生物性质的影响  44-48
    3.1 土壤水溶性碳  45-46
    3.2 土壤微生物量碳  46-48
第四章 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土壤综合质量评价与分析  48-57
  1 评价指标的选取  48
  2 主成分分析法  48-49
  3 土壤质量综合评价  49-57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57-61
  1 结论与讨论  57-59
    1.1 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57
    1.2 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57-58
    1.3 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生物学性质的影响  58
    1.4 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综合质量的影响  58-59
  2 建议  59-60
  3 本研究存在的问题  60-61
参考文献  61-67
详细摘要  67-69

相似论文

  1. 黄土高原坡耕地土壤侵蚀对土壤质量的影响;土壤学,S157.1
  2. 徐州市园林绿化树种的应用与规划研究,S725.1
  3. 徐州工程机械博览物流中心可行性研究,F259.2
  4. 徐州城市绿化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TU985
  5. 对徐州地区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教学现状的调查与研究,G807.4
  6. 天津市塘沽区不同利用类型土壤生物学特征及其土壤质量变化研究,S158
  7. 徐州地区汉画像石研究,K879.4
  8. 徐州出土汉代铜镜研究,K876.4
  9. 徐州汉文化装饰艺术特征研究,K878.8
  10. 徐州农村地区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研究,G434
  11. 徐州汉画像石中的表演艺术研究,K879.4
  12. 汉画像石中的凤鸟图像研究,K879.4
  13. 中国建设银行徐州市分行龙卡信用卡营销策略的研究,F832.2
  14. 徐州都市圈空间整合发展研究,F127
  15. 衡阳紫色土坡地植被恢复模式间群落多样性比较研究,S154
  16. 徐州市市场化住宅套型设计演变探索,TU241
  17. 徐州火车站张弦桁架KK型铸钢相贯节点研究,TU391
  18. 徐州特色旅游纪念品的设计定位研究,F592.7
  19. 都市圈视角下的资源型城市协调发展评价研究,F299.2
  20. 江苏省徐州地区奶业发展对策研究,F326.3

中图分类: > 农业科学 > 林业 > 林业基础科学 > 森林土壤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