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山东建大教授花园居住环境研究

作 者: 王丽明
导 师: 肖勇全
学 校: 山东建筑大学
专 业: 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
关键词: 室外热环境 PHOENICS模拟 大气污染物 
分类号: TU24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56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住宅空间的舒适程度是衡量人们生活质量最重要的标志之一,创造良好的居住环境是提升住宅小区整体质量、提高人们生活舒适性的一个方面。因此,如何营造环境条件更好的住宅小区,就成为小区的开发者、设计者和居住者普遍关心的问题。而居民建筑小区的空气质量状况直接受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的影响。当工业废气排放源距离居住区较近时,这种污染对周围环境空气质量的影响,将直接影响到人们的身体健康。因此对小区进行环境综合评价具有重要意义。针对以上问题,本文开展了以下工作:首先,为了研究不同因素对室外热环境的影响,总结环境变化规律,现场逐时实测了阳光区、草坪区、树荫区不同下垫面的温湿度,建筑物四面墙体的温度,并对草坪和树木对室外热环境的影响进行了CFD模拟分析研究。其次,详述了适合风环境的湍流数学模型的选择、建立及相应的边界条件。在冬季北风最不利工况下、冬季风频率最高的北偏东60度、夏季风频率最高的西偏南60度工况下,对某实际复杂建筑小区的风速场进行了模拟,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结果证明采用计算流体力学的方法并借助于商业软件PHOENICS可实现对建筑小区风环境的模拟,其对建筑小区风环境的优化设计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第三,对居住区空气污染状况进行了理论计算和数值试验研究。运用PHOENICS数值模拟计算软件,计算了西北风下烟囱排出的SO2在小区内浓度的分布。第四,本文利用济南气象观测站1951~2005年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对济南地区天气的气候特征、气象要素特征及其成因进行了分析。对小区霾个数浓度、粒径分布特征进行了测量及分析。本文为以后综合评价小区室外环境奠定了基础,为指导居住小区规划设计、改善室外微环境指明了一条可行之路。

全文目录


摘要  4-5
Abstract  5-10
第一章 绪论  10-15
  1.1 课题背景  10
  1.2 课题意义  10-11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1-14
    1.3.1 建筑小区风环境、热环境研究  11-12
    1.3.2 区域建筑污染物扩散、分布研究  12-13
    1.3.3 总结与评述  13-14
  1.4 研究内容  14-15
第二章 山东建大教授花园居住热环境研究  15-40
  2.1 引言  15-16
  2.2 室外微气候的实验研究  16-21
    2.2.1 实验情况介绍  16-17
      2.2.1.1 实验环境介绍  16
      2.2.1.2 测试仪器及测点分布  16-17
    2.2.2 实测结果及分析  17-21
      2.2.2.1 对不同下垫面温度的测试  17
      2.2.2.2 对建筑外壁面温度的测试  17-18
      2.2.2.3 小区内各测点的空气温度、湿度及风速  18-20
      2.2.2.4 对不同下垫面CO_2浓度的测试  20-21
  2.3 小区内风环境模拟  21-36
    2.3.1 适用于风环境的标准k-ε湍流模型的建立  22
    2.3.2 适用于风环境的标准k-ε湍流模型的边界条件  22-23
    2.3.3 计算区域的确定及网格划分的原则  23-24
    2.3.4 济南市主导风速和风向的选择  24-25
    2.3.5 模拟结果及分析  25-36
  2.4 不同植物绿化对室外热环境的影响  36-38
    2.4.1 物理模型  36-37
    2.4.2 数学模型建立  37
    2.4.3 边界条件  37
    2.4.4 模拟结果分析  37-38
  2.5 本章小结  38-40
第三章 小区内污染物(SO_2)浓度分布分析  40-56
  3.1 引言  40-44
    3.1.1 大气污染物扩散与气象因子的关系  40-43
    3.1.2 影响大气环境污染的其他因素  43-44
  3.2 居住小区空气污染状况的评价方法  44-45
  3.3 理论预测  45-50
    3.3.1 高斯扩撒模型简介  45-49
      3.3.1.1 有风时(10m高平均风速U_(10)≥1.5m/s)点源扩撒模式  46-48
      3.3.1.2 小风和静风时的点源扩散模式  48-49
    3.3.2 计算结果及分析  49-50
  3.4 小区内SO_2浓度的数值模拟及分析  50-55
    3.4.1 控制方程的建立  50-52
    3.4.2 模型的建立  52-53
    3.4.3 边界条件的设置  53-54
      3.4.3.1 入口边界条件  53
      3.4.3.2 源边界条件  53-54
      3.4.3.3 其他边界条件  54
    3.4.4 模拟结果及分布分析  54-55
  3.5 理论计算与数值模拟结果对比分析  55
  3.6 本章小结  55-56
第四章 居住小区内霾粒子的分布研究  56-76
  4.1 引言  56
  4.2 近年我国霾日气候特征及变化分析  56-59
  4.3 济南市近年霾天气的气候特征分析  59-61
    4.3.1 霾天气变化规律及日霾数分析  59-60
    4.3.2 霾发生时天气类型  60-61
  4.4 影响霾形成的因素  61
  4.5 小区内霾粒径的测试与分析  61-72
    4.5.1 实验时间、仪器及测点介绍  61-62
    4.5.2 空气洁净度等级判别依据  62-63
    4.5.3 测试结果及分析  63-72
      4.5.3.1 不同日期测试结果逐一分析  63-69
      4.5.3.2 不同测试时间霾粒径分布对比分析  69-70
      4.5.3.3 霾粒子在小区内的分布规律  70-72
  4.6 霾的危害及防御  72-74
    4.6.1 霾的危害  72
    4.6.2 疾病死亡率与TSP的相关及广义估计方程  72-73
    4.6.3 霾的预防手段  73-74
  4.7 本章小结  74-76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76-78
  5.1 本文的研究总结  76
  5.2 展望  76-78
参考文献  78-82
后记  82-83
攻读硕士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83

相似论文

  1. 温室气体与大气污染物协同控制机制研究,X51
  2. 不同地区颗粒物毒性的比较实验研究,R114
  3. 雾霾环境下图像增强算法研究及其应用,TP391.41
  4. 安徽省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十二五”规划及可达性分析,X321
  5. 水泥行业大气污染物排放特征研究,X513
  6. 利用微脉冲激光雷达研究上海灰霾气溶胶光学特性,X513
  7. 公路交通系统大气污染物扩散数值模拟研究,X511
  8. 牡丹江市大气污染总量控制研究,X51
  9. 北京及太行山东麓河北三城市大气污染联合观测与比对分析研究,X831
  10. 上海市霾期间主要污染因子的筛选及风险评估,X820.4
  11. 夏季室外热环境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及其评估技术研究,P49
  12. 丘陵地形大气污染物输移扩散风洞实验,X169
  13. 宁波市镇海区城市生态公益林生态服务价值研究,S718.5
  14. 喷泉周围热环境实验和理论研究,TU111
  15. 城市森林净化大气功能分析及评价,X173
  16. 大气环境中气体污染物空间浓度分布的重构,X51
  17. 空气环境质量检测方法研究与监控软件设计,TP311.52
  18. 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及其评价方法研究,X823
  19. 城市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规划方案及方法研究,X321
  20. GIS在山地城镇室外热环境评价中的应用,X823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建筑科学 > 建筑设计 > 民用建筑 > 居住建筑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