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开孔泡沫镍蠕变性质研究

作 者: 伍林
导 师: 张俊彦
学 校: 湘潭大学
专 业: 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
关键词: 泡沫镍 微观结构 拉伸蠕变试验 有限元模型
分类号: O344.6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39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文采用实验研究和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泡沫镍蠕变性能。首先简要介绍了泡沫镍的生产发展和制备工艺以及其规格性能。分析了泡沫镍的微观结构形态,讨论了几个泡沫镍结构参数对于蠕变率的影响:泡沫材料的蠕变率显示出强烈的对相对密度的依赖性;泡沫镍实心支柱情况下,不同支柱截面几何形态对蠕变率的影响相对还是较小的,而在空心支柱情况下,空心部分与实心部分截面尺寸之比对蠕变率有较大影响。在室温下,对泡沫镍试件在保持相对密度不变的条件下做了一系列不同应力水平下的准静态拉伸蠕变试验。并得出以下结论:在常温拉伸加载情况下,开孔泡沫镍相对密度一定,应力越大,蠕变越大,而且应力越大,过渡蠕变期(首阶段蠕变)越短,该阶段蠕变率也越大。Gibson和Ashby所提出的多孔材料结构模型能够很好的描述常温拉伸蠕变实验结果。本文还结合了四种常见的描述泡沫材料的有限元模型:B模型:这种模型中,垂直于加载力方向的支柱弯曲占据蠕变变形主导地位;C模型:这种模型中,平行于加载力方向的支柱的拉伸或者压缩变形占据蠕变变形的主导地位;BC模型:这种模型综合了B和C两种模型的支柱的变形方式,蠕变变形由两方面决定,即垂直于加载力方向的支柱的弯曲变形(如B模型)和平行于加载力方向支柱的拉伸或压缩变形(如C模型);S模型:这种模型由十四面体构成,其支柱与加载力方向成45°,由于承受复杂的弯矩作用发生S形状的变形。通过分析有限元模拟结果,分析方程结果和实际的试验结果,比较并总结出了四种模型所描述蠕变现象的特点。结合所做的泡沫镍拉伸蠕变试验所得出的试验曲线,明显分为首级蠕变率衰减阶段和次级蠕变率接近常数的阶段,跟B模型所展现的现象接近,所以运用B模型的分析方程定性描述和有限元B模型来模拟泡沫镍的拉伸蠕变现象是合理的。即采用Gibson与Ashby所提出的方程来定性描述泡沫镍拉伸蠕变现象是合理的。

全文目录


相似论文

  1. 钛酸锶钡铁电薄膜的制备及电热效应,TB383.2
  2. 禁食对鸡肉宰后僵直及其品质影响研究,TS251.1
  3. 肌原纤维蛋白热诱导凝胶形成机制研究,TS251.1
  4. 踝关节及周围韧带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与分析,R687.3
  5. 咪唑离子液体在溶液中的簇集和微观结构研究,O645.1
  6. 基于非对称信息的定期公告前后股价行为研究,F832.51
  7. 光叶楮纤维结构与性能研究及微波辅助脱胶工艺参数优化,TS123
  8. 六方氮化硼微观结构与吸附性能的研究,TB383.3
  9. 先进反应堆候选材料的微结构分析,TL341
  10. 核电相关材料力学性能及微观结构分析,TL341
  11. 受剪切载荷复合材料机械连接钉载分配研究,V229.7
  12. 超高性能水泥基复合材料的静态力学性能及抗侵彻性能研究,TU528
  13. 片状吸收剂的制备与改性研究,TB34
  14. 软性磨粒流精密加工磨粒冲击行为及固—液两相流动特性,TG664
  15. 人车分行式钢箱拱桥空间静、动力计算分析与实验,U441
  16. 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桥模型试验研究,U448.23
  17. 高墩大跨桥梁车桥耦合振动模型试验研究,U441.3
  18. 人中耳及外耳道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及验证,R764
  19. 中美时尚杂志中化妆品广告语篇的礼貌策略对比研究,H152
  20. 攀钢高炉渣的地基土性质及热物理特性试验研究,TU411
  21. Mn掺杂Ga_2O_3薄膜的制备、结构和光学性能研究,O484.1

中图分类: > 数理科学和化学 > 力学 > 固体力学 > 塑性力学 > 蠕变理论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