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K、Cs与H_2的碰撞能量转移及反应机制

作 者: 王大贵
导 师: 沈异凡
学 校: 新疆大学
专 业: 光学
关键词: 泵浦-探测技术 振动能量转移 速率系数 布居数分布 碱金属原子 H2
分类号: TN24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15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1)利用积分时间分辨荧光方法,研究了KH( X 1 +Σ,v=0-5)与H2之间的振动碰撞能量转移。在K-H2混合样品池中,脉冲激光(泵浦激光)双光子激发K原子至6S态,K(6S)与H2反应生成KH( X 1 +Σ)分子,利用另一脉冲激光(检测激光)激发X 1 +Σ至A1 +Σ态,探测激光延迟泵浦激光20ns,通过测量激光感生荧光光谱(LIF),确定了X 1 +Σ(v,J)原生态转动布居分布。增加检测激光与泵浦光的延迟时间,各振动能级之间发生碰撞能量转移。测量了0-100μs延迟时间内各振动态时间分辨LIF强度,实验表明:向v=2的碰撞转移是最有效的;对v=3,4,5能级,主要发生v=5→v=4及v=4→v=3的碰撞转移过程。通过速率方程分析,并利用振动能级上布居数变化与积分时间分辨LIF的比例系数,得到k5=9.6×10-13cm3s-1,k4=2.31×10-13cm3s-1.同时得到扩散系数kdiff=1.5×105s-1。(2)利用激光泵浦-探测技术,在样品池条件下,研究了Cs(62D,72D)与H2反应生成CsH分子的转动和振动的量子态分布,发现生成的CsH(X 1Σ+)只布居在最低的振动带(v =0,1).通过比较CsH反应谱的光谱强度和Cs原子不同激发态原子荧光的远翼吸收谱,得到其相对反应活动性顺序为:62D3/2>62D5/2>72D3/2>72D5/2.得到CsH的Boltzmann转动温度稍低于池温,而振动温度很高。62D3/2,62D5/2,72D3/2和72D5/2态对应的平均能量分配因子(<fR>:<fV>:<fT>)分别为:(0.2,0.12,0.68),(0.2,0.12,0.68),(0.07,0.04,0.89)和0.07,0.04, 0.89),大部分的可用能量转移到平动能。由以上结果可以得到如下结论:Cs(62D,72D)-H2反应机制是直线式反应碰撞机制而不是插入式反应碰撞机制。

全文目录


摘要  3-4
Abstract  4-7
引言  7-10
第一章 原子分子光谱  10-22
  1.1 原子光谱  10-11
  1.2 分子能级与光谱  11-22
    1.2.1 分子结构与能谱  12-14
    1.2.2 双原子分子光谱学  14-19
    1.2.3 分子荧光的发生过程  19-22
第二章 原子分子碰撞理论  22-30
  2.1 原子分子碰撞的分类  22-23
  2.2 非弹性碰撞  23-26
    2.2.1 分子碰撞传能的特点  23-25
    2.2.2 平衡和偏离平衡的粒子数分布  25-26
  2.3 反应性的碰撞  26-30
    2.3.1 产物态的测量  26-27
    2.3.2 反应机制  27-30
第三章 实验仪器与测量方法  30-37
  3.1 实验仪器  30-32
  3.2 实验方法  32-37
    3.2.1 激光感生荧光光谱法  32-35
    3.2.2 双光子吸收法  35-37
第四章 实验研究与结果分析  37-51
  4.1 KH(X  37-43
    4.1.1 引言  37-38
    4.1.2 实验装置与测量方法  38-39
    4.1.3 时间分辨LIF 光谱强度  39-41
    4.1.4 KH(v=3,4,5)与H_2 碰撞振动能量转移  41-43
  4.2 Cs(6~2D,7~2D)与H_2 反应生成CsH 分子的转动和振动分布及相对反应活动性  43-51
    4.2.1 引言  43-44
    4.2.2 实验装置与测量方法  44-45
    4.2.3 结果与讨论  45-51
结论  51-52
参考文献  52-56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56-57
致谢  57

相似论文

  1. 抗体的非对应性激发及其与H2-Eb等位基因多态性的关联,R392
  2. 第VB(V,Nb,Ta)氧化物与H2及N2反应的基质隔离红外光谱及密度泛函理论计算研究,O657.33
  3. 鄂尔多斯盆地海流兔河流域优势植被(沙柳)与地下水关系研究,Q948
  4. FePt/CoFe复合膜磁动力学特性的激光泵浦探测研究,O484.43
  5. 高离化态钨离子双电子复合过程的相对论理论研究,O562.4
  6. 里德堡态碱金属原子的强外场效应,O562.3
  7. 内构件抑制流化床气固返混研究,TQ051.13
  8. 飞翼无人机的操纵性和稳定性分析及自动着陆控制律设计,V249.1
  9. 电沉积制备Ag/SnO_2薄膜及其对H_2和H_2S的响应,O611.3
  10. 基于结构Lyapunov矩阵的静态输出反馈鲁棒优化控制,TP13
  11. H_2在MgO团簇吸附的从头计算研究,O647.3
  12. Delta算子不确定系统的混合H_2/H_∞容错控制研究,TP13
  13. 一种多目标遗传算法的改进及其在主动悬架H2与H∞控制的应用研究,U463.33
  14.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消化道损伤的不同预防策略及血清前列腺素E2水平分析,R541.4
  15. 基于遗传算法的主动悬架多目标H_2/H_∞鲁棒控制,U463.33
  16. 汽车主动悬架减振控制技术,U463.33
  17. Sr_xCe_(0.45)Zr_(0.45)Y_(0.1)O_(3-δ)的制备及其在H_2传感器中的应用,TP212.2
  18. MAPT基因H1/H2单倍型、rs242562及rs2435207多态性与帕金森病相关性研究,R742.5
  19. TCSC特性及其控制策略的研究,TM761
  20. 关于离散时间随机系统能稳性、能观性和能检测性的研究,TP13
  21. 激光激活氧分子助燃CH_4/O_2预混燃烧理论与实验研究,TN249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 > 光电子技术、激光技术 > 激光技术、微波激射技术 > 激光物理和基本理论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