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北一辉的亚细亚主义及其流变

作 者: 刘峰
导 师: 熊沛彪
学 校: 湖南大学
专 业: 日语语言文学
关键词: 亚细亚主义 东洋霸权主义 日本盟主论 辛亥革命 北一辉
分类号: K313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104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随着中日两国政治、经济、文化交往的日益加深与扩展,借鉴历史的经验教训,树立正确的亚细亚主义观以进一步促进两国间的友好合作成为了一项不可或缺的课题。特别是以北一辉为首的近代日本知识分子,其思想包含了自由民权主义、亚细亚主义、国家改造主义、东洋霸权主义等因素,他们所倡导的“亚细亚主义”及其变化尤其引人关注。通过对其思想的深入研究与分析,必将有助于我们今后正确地看待、处理现代中日关系,从而找到一条符合两国共同利益的合作发展之路。本文基于以往中日学界的宝贵研究成果,从北一辉青年时代的思想起源出发,回避了“肯定论与否定论必择其一”的传统误区,结合近年较新的研究理论和方法,尝试以动态、客观的角度对其思想的产生与发展进行考察,并通过对北一辉代表性的文章著作及历史文献的分析,探寻其“亚细亚主义”的基本性质与流变趋势。北一辉的“亚细亚主义”从一开始就是一个“进步性与保守性相互交织”的复杂矛盾体,在反对封建、宣扬民权、促进近代化、阻止西方侵略等方面它确实展现出了一定的积极性,但同时也富含着重大的国家主义、帝国主义、“日本盟主论”的因子。这些消极因子在日俄战争、辛亥革命时期的一系列剧变中迅速增强,并对其思想变迁产生了根本性的影响,直接导致其向东洋霸权主义方向转变。特别是北一辉思想中“日本盟主论”的发展,使得日本被放到了“东亚联盟”指导者的位置,这在垄断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与国家主义、帝国主义因子相结合,衍生出了东洋霸权主义思想。在这一演变过程中,北一辉的“亚细亚主义”逐渐从“联合中国,对抗西方”的思想转化为“同化中国,驱逐英俄”的称霸企图。

全文目录


摘要  5-6
要旨  6-9
第1章 研究背景と研究目的  9-16
  1.1 研究背景  9-10
  1.2 先行研究  10-15
  1.3 研究目的  15-16
第2章 北一辉におけるァジァ主義の芽生  16-21
  2.1 早期思想の状况  16-17
  2.2 ァジァ主義の芽生と特徵  17-18
  2.3 思想の混乱と帝国主義の要素  18-21
第3章 日露战争前後にぉける思想の变遷  21-29
  3.1 战争を支持する原因  21-22
  3.2 国家主義と帝国主義との要素の强化  22-24
  3.3 『国体论及び纯正社会主義』におけるァジァ主義  24-29
    3.3.1 「强きをくじき弱きを助ける」思想  25-26
    3.3.2 「力」の論理  26-27
    3.3.3 矛盾に(?)つたァジァ主義  27-29
第4章 北一辉のァジァ主義と辛亥革命  29-36
  4.1 辛亥革命(?)前の活动  29-32
    4.1.1 革命に关与する思想的な原因  29-30
    4.1.2 客观的を要素の影響  30-31
    4.1.3 革命党内部の分裂とァジァ主羲の偏向  31-32
  4.2 辛亥革命期にぉけるァジァ主義の变遷  32-36
    4.2.1 黑龍会との紧密な关係  32-33
    4.2.2 「日本盟主论」の增强と革命の失败  33-36
第5章 東洋霸権主義への初步的な転换  36-44
  5.1 「ァジァ連盟」の内部关係にぉける覇権主義化の表现  37-40
    5.1.1 当時の世論と「满州(?)有論」の思想的な基礎  37-38
    5.1.2 「满州(?)有論」の論理的な基礎  38-40
  5.2 「ァジァ連盟」の外部关係にぉける覇権主义化の表现  40-44
    5.2.1 脆弱な物質的基礎  41-42
    5.2.2 東亚霸権を争ぉぅとする野心  42
    5.2.3 「中国支配」の步调を速めょぅとする意図  42-44
结论  44-47
参考文献  47-49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49-50
附录B 详细中文摘要  50-54
谢辞  54

相似论文

  1. 三维虚拟现实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TP391.9
  2. 从《申报》广告看辛亥革命前夕中国的经济社会生态,K257
  3. 新加坡华侨革命报纸与辛亥革命研究,K257
  4. 20世纪初女性报刊——《女子世界》研究,G219.29
  5. 张鸣岐研究,K827
  6. 辛亥革命时期知识女性的妇女解放思想研究,K257
  7. 北一辉的进化论思想探析,D093.13
  8. 辛亥革命时期妇女报刊《女子世界》中女性体育研究,G812.9
  9. 辛亥革命前后宪政观念研究,D921
  10. 晚清立宪派研究,K257
  11. 辛亥革命与民初政治参与的扩大,K257
  12. 论马来亚华人对辛亥革命的重要贡献,K257
  13. “驱逐鞑虏”后的京旗满族形象建构,I207.42
  14. 浅析革命派思想的“局限性”,K257
  15. 纪念辛亥革命活动研究,K27
  16. 宣传时效的递增与递减,K257
  17. 基于Nutch技术的辛亥革命本体搜索引擎的设计与实现,TP391.3
  18. 辛亥革命时期的暹罗华侨及其对暹罗社会的影响,K257
  19. 试述辛亥革命后浙江新闻事业的进展,K258
  20. 辛亥革命后满族的平民化问题研究,K249

中图分类: > 历史、地理 > 亚洲史 > 东亚 > 日本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