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耳穴贴压配合头针治疗中风后运动性失语的临床观察

作 者: 肖艺秀
导 师: 林俊山
学 校: 福建中医药大学
专 业: 针灸推拿学
关键词: 中风 运动性失语 头针 耳穴贴压疗法
分类号: R246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104次
引 用: 2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目的:观察耳穴贴压疗法配合头针治疗中风运动性失语的临床疗效,探讨耳穴贴压疗法参与治疗中风后运动性失语的意义。方法:临床研究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共观察确诊为中风后运动性失语的病例60例,耳穴贴压配合头针组(治疗组)、头针组(对照组)各30例。患者每周连续治疗5天,休息2天,4周为一个疗程。治疗前后,均按照北京医科大学《汉语失语成套测验》确立的评分标准,对两组患者的自发谈话、口语理解、复述、命名能力各做一次语言检测评价。结果:1.治疗一个疗程后,两组治疗前与治疗后在自发谈话、口语理解、复述、命名能力各亚项(流畅性、信息量、是否题、听辨认、口头指令、复述、词命名、颜色命名、反应命名)的分值方面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2.治疗后,耳穴贴压配合头针组的自发谈话、口语理解、复述、命名能力各亚项(流畅性、信息量、是否题、听辨认、口头指令、复述、词命名、颜色命名、反应命名)的分值高于头针组,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1.耳穴贴压配合头针和单独的头针治疗方法,均能改善中风后运动性失语患者的临床症状,且耳穴贴压配合头针组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的头针组,说明耳穴贴压疗法参与治疗中风后运动性失语有积极意义。2.耳穴贴压配合头针治疗中风后运动性失语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组合,安全、效著、经济实用、无毒副作用,可改善患者的失语程度,值得临床推广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4-5
英文摘要  5-6
前言  6-7
正文  7-20
  临床资料与治疗方法  7-10
  结果  10-11
  分析讨论  11-19
    1 中医学对中风失语的认识  11-13
    2 现代医学对中风后运动性失语的认识  13-14
    3 治疗方案的选择  14-16
    4 结果分析  16-17
    5 耳穴贴压配合头针治疗中风后运动性失语的机理初探及临床价值  17-18
    6 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研究思路  18-19
  结论  19-20
参考文献  20-22
致谢  22-23
附录  23-34
文献综述  34-38
作者简历  38

相似论文

  1. 针刺夹脊穴治疗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的临床研究,R246
  2. 分期针刺法治疗中风偏瘫的临床观察,R246
  3. 针刺治疗对中风恢复期伴发抑郁及肢体障碍的影响,R246.6
  4. 缺血性中风急性期中西医结合治疗临床研究,R743.3
  5. 中医药为主的卒中单元模式对缺血中风恢复期临床疗效观察,R277.7
  6. 癫狂梦醒汤治疗中风后抑郁症的临床观察,R255.2
  7. 缺血性中风病辨证分型规律研究,R255.2
  8. 王健教授治疗中风后便秘的经验总结,R255.2
  9. 项丛刺对脑卒中吞咽困难患者的TCD影响,R246
  10. 久留头针配合体针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临床疗效观察,R246
  11. 王健教授眼针与自拟扶偏汤并用治疗中风偏瘫拾萃,R246
  12. 针灸治疗中风病的现代临床文献研究,R246
  13. 活血利水通腑汤治疗缺血性中风急性期痰热腑实型的临床研究,R255.2
  14. 温肾健脾法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的临床研究,R255.2
  15. 自拟清瘀化痰颗粒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痰瘀互阻型)的临床研究,R255.2
  16. 自拟通络逐瘀颗粒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瘀血阻络型)的临床研究,R259
  17. 丹参注射液联合吉粒芬诱导中风后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的临床研究,R743.3
  18. 头针配合西药与单纯西药治疗无先兆偏头痛的远期疗效的对照研究,R246.6
  19. 出血性中风中西医结合临床路径研究,R743
  20. 温和灸对中风先兆干预效应的临床研究,R246
  21. 礞石镇风丸治疗出血性中风(痰热腑实证)的临床疗效研究,R255.2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中国医学 > 中医临床学 > 针灸学、针灸疗法 > 针灸疗法临床应用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