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淡豆豉炮制工艺及质量标准研究

作 者: 石素琴
导 师: 牛丽颖
学 校: 河北医科大学
专 业: 中药学
关键词: 淡豆豉 炮制工艺 质量标准 UV法 HPLC法 异黄酮 大豆苷元 染料木素
分类号: R283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241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目的:淡豆豉是由豆科植物大豆的成熟种子和青蒿、桑叶经发酵加工而成的制品。具有解表、除烦、宣发郁热等功效,用于感冒、寒热头痛,烦躁胸闷,虚烦不眠等症的治疗。目前临床上使用的淡豆豉是按《中国药典》2005版一部中制法加工炮制而成,炮制过程控制主要凭经验,缺乏可量化的控制系统,工艺参数均未明确规定,使淡豆豉质量缺乏稳定性,进而直接影响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为了保证淡豆豉质量稳定可控,本研究对淡豆豉的炮制工艺进行工艺参数的量化,建立科学规范的炮制工艺。同时对淡豆豉中原料大豆,及辅料桑叶和青蒿进行薄层鉴别,并建立淡豆豉多指标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从而制定和完善科学合理的质量标准,为客观地控制和评价淡豆豉的质量提供科学依据和方法。方法:1炮制工艺的研究采用单因素试验,以淡豆豉异黄酮大豆苷元染料木素的含量为指标,分别对炮制工艺中桑叶和青蒿用量比例、药汁拌入大豆时的相对密度、蒸煮时间、发酵温度、发酵时间、再闷时间和略蒸时间等工艺参数进行了考察;采用L9(34)正交试验,以桑叶和青蒿中总黄酮的含量为控制指标,选取影响总黄酮含量的桑叶和青蒿的煎煮时间、煎煮次数、加水量为考察因素,进行试验,优选出桑叶和青蒿的水煎工艺,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水煎工艺的验证试验,通过验证试验,确定桑叶和青蒿的水煎工艺。最终优选出淡豆豉的炮制工艺,明确和量化工艺参数。为了考查炮制工艺的可行性,将上述研究结果进行了3批中试,检测各项指标是否符合要求,为淡豆豉的规范化生产和质量控制提供依据。2质量标准的研究以规范的炮制工艺加工制成的淡豆豉为研究对象,从薄层鉴别和含量测定方面进行研究,建立和完善淡豆豉的质量标准。2.1薄层鉴别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分别对供试品溶液的制备方法、展开剂系统、检视方法等条件进行优化,建立淡豆豉中原料大豆,及辅料桑叶和青蒿的定性鉴别方法。2.2含量测定方法建立HPLC法UV法同时测定淡豆豉中异黄酮、大豆苷元和染料木素含量的方法,并进行了方法学研究;通过对样品的含量测定并制定相应的含量限度,最终制定淡豆豉质量标准草案,可以作为评价淡豆豉质量的重要依据。结果:1炮制工艺的研究结果通过对炮制工艺参数的考察,优化的炮制工艺为:取桑叶90 g,青蒿100 g,加入约生药量18倍水煎煮3次,每次1小时,滤过,药液浓缩到相对密度为1.10~1.12 g/cm3,拌入净大豆1000 g中,俟吸尽后,隔水蒸1.5小时,取出,稍晾,用煎过的桑叶、青蒿渣覆盖,放入温度为(30±2)℃的培养箱内,闷使发酵6~8天至黄衣上遍时,取出,除去药渣,洗净,干燥,即得。通过测定3批中试样品中各项指标,结果表明成品质量均符合要求,说明制定的炮制工艺合理可行。2质量标准的研究结果2.1薄层鉴别结果2.1.1淡豆豉中原料大豆的鉴别通过试验,分别以大豆苷元和染料木素对照品作为对照,在供试品色谱中,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主斑点,可以证明淡豆豉中原料大豆的存在。2.1.2淡豆豉中辅料桑叶、青蒿的鉴别经试验,分别以桑叶和青蒿对照药材作为对照,利用同一块薄层板同一展开剂系统同一检视方法进行鉴别,在供试品色谱中,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主斑点,可以证明淡豆豉中辅料桑叶、青蒿的存在。2.2含量测定结果2.2.1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豆苷元和染料木素的含量结果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甲醇-0.1%冰醋酸水溶液(50:5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61 nm,流速为1 mL/min。理论塔板数以染料木素峰计算应不低于3000。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分别精密称取大豆苷元和染料木素对照品适量,用甲醇溶解并稀释成每1 mL分别含大豆苷元和染料木素10.3μg和9.92μ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本品粉末约0.5 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稀乙醇20 mL,称定重量,超声处理50 min,取出,放冷,再称定重量,用稀乙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测定法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大豆苷元(C15H10O4)和染料木素(C15H10O5)分别不得少于0.063%和0.040%。2.2.2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异黄酮的含量结果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分别精密称取染料木素对照品适量,用乙醇溶解并稀释成每1 mL含有72.0μ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标准曲线的制备精密吸取染料木素对照品溶液1.0 mL,2.0 mL,3.0mL,4.0 mL,5.0 mL置50 mL的量瓶中,用乙醇稀释到刻度,摇匀,按照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附录V A)。在261 nm处测定吸收度,以浓度为横坐标,吸收度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测定法取本品粉末约0.5 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稀乙醇20 mL,称定重量,超声处理50 min,取出,放冷,再称定重量,用稀乙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精密吸取续滤液5 mL置蒸发皿中,水浴蒸干,用15 mL水定量转移置分液漏斗中,用乙酸乙酯25 mL萃取6次,合并萃取液水浴蒸干,用乙醇溶解并稀释至25 mL的量瓶中,摇匀,精密吸取3 mL置10 mL量瓶中,用乙醇稀释至刻度,摇匀,依法测定吸收度,计算,即得。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淡豆豉异黄酮以染料木素(C15H10O5)计,不得少于0.223%。结论:1通过对淡豆豉炮制工艺的各个环节进行量化研究,制定具体可行的工艺技术参数,建立了工艺生产量化指标,实现了淡豆豉炮制工艺的规范化,该工艺稳定可行,适合淡豆豉的生产加工。2本试验首次建立了利用同一块薄层板同一展开剂系统同一检视方法对淡豆豉药材中辅料桑叶和青蒿的薄层鉴别法,并且对其主要原料大豆进行了定性鉴别,该方法简便、重复性好、专属性强,为淡豆豉药材的真伪鉴别提供了一种准确、有效的新方法。3建立了HPLC法和UV法同时对淡豆豉多指标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该方法操作简便、稳定、可靠,可用于淡豆豉多指标成分的含量测定,进而对淡豆豉进行全面、科学的质量控制。本课题规范了淡豆豉炮制工艺,制订和完善了现行的质量标准水平,为淡豆豉的药典标准提供依据,从而有效地控制了淡豆豉质量的稳定性,为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提供科学依据。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4-8
英文摘要  8-13
英文缩写  13-14
研究论文 淡豆豉炮制工艺质量标准研究  14-66
  引言  14-16
  第一部分 淡豆豉炮制工艺研究  16-36
    前言  16
    材料与方法  16-20
    结果  20-23
    附图  23-28
    附表  28-31
    讨论  31-33
    小结  33
    参考文献  33-36
  第二部分 淡豆豉质量标准研究  36-65
    前言  36
    材料与方法  36-44
    结果  44-48
    附图  48-53
    附表  53-61
    讨论  61-62
    小结  62-63
    参考文献  63-65
  结论  65-66
综述 发酵中药的研究进展  66-76
致谢  76-77
个人简历  77

相似论文

  1. 大豆异黄酮浸种对栽培大豆和滩涂野大豆亲本及其杂交后代幼苗盐害的缓解效应及其机理,S565.1
  2. 麦冬高异黄酮和杜英生物碱的研究,R284.1
  3. 清热头痛软胶囊生产工艺及质量标准的研究,TQ461
  4. 当归滴丸的制备工艺及质量标准研究,TQ461
  5. 葛根异黄酮的发酵提取工艺及其抗氧化性研究,TQ920.6
  6. 大豆胚芽异黄酮的乳酸菌转化及其咀嚼片的研制,TS214.2
  7. 植物异黄酮对去卵巢大鼠骨代谢影响的相关研究,R580
  8. 通脉滴丸的制备工艺和质量标准研究,TQ461
  9. 天舒胶囊效应部位组的探索性研究,R283
  10. 芜菁药材质量标准的初步研究,R284.1
  11. 大豆异黄酮对去势大鼠骨质疏松症预防效果的实验研究,R580
  12. 大豆异黄酮摄入与乳腺癌及前列腺癌发生风险的Meta分析,R737.25
  13. 复方防风颗粒制备工艺及制剂质量标准研究,TQ461
  14. 连翘炮制和连翘酯苷A的分离纯化工艺研究,TQ461
  15. 两种中药的化学物质与质量标准研究,R284.1
  16. 福安特纳米口服颗粒剂的研究,R286.0
  17. 盐酸阿米替林微孔渗透泵控释片的设计及质量标准的研究,R94
  18. 肾复舒颗粒定量、指纹图谱及体外溶出研究,R286.0
  19. 阿魏胶囊质量标准研究及有效期的研究,R286
  20. 通关藤、虎杖与消瘤胶囊的质量标准研究,R286
  21. 巴戟天化学成分及炮制工艺研究,R283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中国医学 > 中药学 > 中药炮制、制剂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