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基于SSR、ISSR和RAPD对大豆疫霉菌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作 者: 刘敏
导 师: 黄俊斌
学 校: 华中农业大学
专 业: 植物病理学
关键词: 大豆疫霉 毒力测定 SSR分析 ISSR分析 RAPD分析
分类号: S435.65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148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大豆疫霉根腐病是由大豆疫霉引起的一种重要的大豆病害,在大豆主产区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由于大豆疫霉菌毒力变异快,给抗病品种的选育和布局带来困难。本研究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对来源于6个不同地区的30株大豆疫霉菌进行毒力分析,将结果与目前已经报道的生理小种的反应型进行比较,30个菌株产生30个新的毒力型。供试菌株的地理来源与毒力类型的相关性不明显,不同地区间、同一地区内不同的大豆疫霉毒力分化显著,不同地区的优势毒力类型存在差异。大豆疫霉菌的毒力结构非常复杂。2.用18对SSR引物对30个大豆疫霉菌株进行遗传分析。18对引物在30个大豆疫霉菌菌株中一共扩增得到85个等位变异,平均为4.27个。各不同地区Shannon’s多样性指数各组大小顺序为:黑龙江>安徽>新疆>河南>福建>美国。安徽和黑龙江的菌株遗传距离最近,美国与福建的菌株遗传距离最远。引物PSG113、PSG133、PSG125多态性较好,可以将30个菌株完全区分开,对这3个引物的扩增条带进行统计分析,其聚类结果与毒力聚类结果具有较大的一致性。3.采用13个ISSR引物对30株大豆疫霉菌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13个ISSR引物在30份菌株中总共扩增出79个等位变异,平均为6.08个。Shannon’s多样性指数各组大小顺序为:河南>黑龙江>新疆>福建>安徽>美国。新疆和黑龙江的菌株遗传距离最近,美国与福建的菌株遗传距离最远。美国的菌株与其他地区的菌株遗传距离较远。4.21个RAPD引物在30份菌株中总共扩增出78个等位变异,平均为3.71个。6个不同地理来源供试群体遗传多样性比较丰富,Shannon’s多样性指数各组大小顺序为:黑龙江>河南>新疆>安徽>福建>美国。河南和新疆遗传距离最近,美国与新疆、美国与福建的菌株遗传距离较远。美国的菌株与其他地区的菌株遗传距离较远。5.对这3种分子标记技术所得的遗传相似系数矩阵的相关性进行分析,2种显性标记ISSR与RAPD的相关性系数为0.543,呈相关;SSR与ISSR的相关性系数为0.243,不相关;SSR与RAPD的相关性系数为0.393,呈弱相关。3种分子标记揭示的遗传多样性水平存在差异,两两之间的相关性不同,可能与不同的分子标记揭示不同的遗传位点、选用的引物有关。

全文目录


摘要  8-10
Abstract  10-12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2-31
  1.1 大豆疫霉根腐病的概况  12-14
    1.1.1 大豆疫霉根腐病的发生  12-13
    1.1.2 病害症状  13
    1.1.3 发病规律  13-14
  1.2 大豆疫霉根腐病的病原  14-29
    1.2.1 大豆疫霉的分类地位  14-15
    1.2.2 大豆疫霉的形态  15-16
    1.2.3 大豆疫霉的生物学特性  16
    1.2.4 大豆疫霉菌的检测与分离方法  16-19
      1.2.4.1 大豆疫霉的检测  16-17
      1.2.4.2 大豆疫霉菌的分离  17-19
    1.2.5 大豆疫霉基因组学研究概况  19-20
    1.2.6 大豆疫霉的生理分化  20-21
    1.2.7 大豆疫霉生理小种的鉴定方法  21
    1.2.8 病原菌群体遗传多样性  21-23
      1.2.8.1 遗传多样性的概念  21-22
      1.2.8.2 遗传多样性产生的原因  22-23
    1.2.9 植物病原菌群体遗传多样性的研究方法及应用  23-29
      1.2.9.1 形态学标记  23-24
      1.2.9.2 细胞学标记  24
      1.2.9.3 同工酶标记  24
      1.2.9.4 蛋白质标记  24-25
      1.2.9.5 基于DNA多态性的分子标记  25-29
  1.3 大豆疫霉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29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29-31
第二章 大豆疫霉的毒力鉴定  31-43
  2.1 材料和方法  31-34
    2.1.1 试验材料  31-33
      2.1.1.1 鉴别寄主  31
      2.1.1.2 供试菌株  31-33
    2.1.2 方法  33
      2.1.2.1 培养基制备  33
      2.1.2.2 接种体制备  33
      2.1.2.3 大豆植株培养  33
      2.1.2.4 接种  33
    2.1.3 病情调查及抗性评价  33
    2.1.4 毒力遗传多样性聚类分析  33-34
  2.2 结果与分析  34-41
    2.2.1 毒力鉴定  34-35
    2.2.2 分离物的地理来源与毒力特征的关系  35-38
    2.2.3 同一地区不同菌株的差异比较  38-41
    2.2.4 大豆疫霉菌在不同地区的毒力分布  41
  3.3 讨论  41-43
第三章 基于SSR标记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43-56
  3.1 材料与方法  43-49
    3.1.1 试验材料  43-45
      3.1.1.1 主要的仪器设备  43
      3.1.1.2 主要试剂  43
      3.1.1.3 供试菌株  43
      3.1.1.4 培养基  43-44
      3.1.1.5 SSR引物  44-45
    3.1.2 实验方法  45-49
      3.1.2.1 大豆疫霉培养及菌丝体收集  45
      3.1.2.2 DNA的提取  45-46
      3.1.2.3 PCR扩增  46-47
      3.1.2.4 SSR扩增产物的琼脂糖检测  47
      3.1.2.5 ISSR扩增产物的银染检测  47-48
      3.1.2.6 数据统计与分析  48-49
  3.2 结果与分析  49-55
    3.2.1 基因组DNA的提取  49
    3.2.2 不同地理来源大豆疫霉的遗传多样性  49-50
    3.2.3 不同地理来源大豆疫霉的遗传相似性  50-51
    3.2.4 基于SSR的大豆疫霉遗传多样性分析  51-52
    3.2.5 供试菌株地理来源与SSR标记的关系  52-53
    3.2.6 基于SSR技术的遗传分组与毒力类型的关系  53-55
  3.3 讨论  55-56
第四章 基于ISSR标记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56-64
  4.1 试验材料  56-58
    4.1.1 主要的仪器设备  56
    4.1.2 主要试剂  56
    4.1.3 供试DNA  56
    4.1.4 ISSR引物  56-57
    4.1.5 PCR扩增  57-58
    4.1.6 ISSR扩增产物的琼脂糖检测  58
    4.1.7 扩增产物数据处理  58
  4.2 结果与分析  58-63
    4.2.1 不同地理来源大豆疫霉的遗传多样性  58-60
    4.2.2 不同地理来源大豆疫霉的遗传相似性  60-61
    4.2.3 基于ISSR的大豆疫霉遗传多样性分析  61-63
      4.2.3.1 供试菌株地理分布与ISSR标记的关系  62-63
  4.3 讨论  63-64
第五章 基于RAPD标记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64-74
  5.1 试验材料  64-67
    5.1.1 主要的仪器设备  64
    5.1.2 主要试剂  64
    5.1.3 供试DNA及RAPD引物  64-65
    5.1.4 PCR扩增  65-66
    5.1.5 RAPD扩增产物的琼脂糖检测  66
    5.1.6 扩增产物数据处理  66-67
  5.2 结果与分析  67-72
    5.2.1 不同地理来源大豆疫霉的遗传多样性  67-68
    5.2.2 不同地理来源大豆疫霉的遗传相似性  68-70
    5.2.3 基于RAPD的大豆疫霉遗传多样性分析  70-72
      5.2.3.1 供试菌株地理分布与RAPD标记的关系  70-71
      5.2.3.2 3种分子标记的比较分析  71
      5.2.3.3 遗传相似性分析  71-72
  5.3 讨论  72-74
第六章 全文总结  74-76
参考文献  76-80
致谢  80

相似论文

  1. 大豆疫霉RXLR效应分子靶标的筛选,S435.651
  2. 河南省小麦根腐线虫病原鉴定和RAPD分析,S435.121
  3. 油菜田日本看麦娘的抗药性研究,S451.2
  4. 大豆疫霉无毒基因PsAvr3b的克隆,S435.651
  5. 句容不同品种草莓病害调查及草莓主要病害药剂防治试验,S436.68
  6. 大豆种子老化的生理生化特征和RAPD分析,S565.1
  7. 白僵菌产品开发及防治2种主要害虫的研究,S476.1
  8. 纳米银材料对植物病原菌物的抑制活性研究,TB383.1
  9. 纳米银材料对植物病原细菌抑制作用的研究,TB383.1
  10. 新椒10号辣椒品种选育和配套技术的建立,S641.3
  11. 柑橘溃疡病防治的药剂筛选试验,S436.66
  12. 黑龙江省瓜类白粉病菌生理小种鉴定及其多样性分析,S436.42
  13. 秦岭野生兰属植物组织培养及分子遗传多样性研究,S682.31
  14. 苹果蠹蛾的疫情监测和防治技术研究,S436.611.2
  15. 赶黄草褐斑病的病原鉴定、病原菌生物学特性及侵染研究,S435.672
  16. 感大豆疫霉菌拟南芥突变体的遗传分析,S432.1
  17. 海南槟榔种质遗传多样性与槟榔黄化病发生关系研究,S763.7
  18. 大豆疫霉转录组研究及GPR功能分析,S435.651
  19. 大豆抗疫霉根腐病基因分析及大豆品种皖豆15抗疫霉根腐病基因作图,S435.651
  20. 大豆疫霉RXLR效应分子的筛选及Avh238的功能研究,S435.651

中图分类: > 农业科学 > 植物保护 > 病虫害及其防治 > 农作物病虫害及其防治 > 经济作物病虫害 > 油料作物病虫害 > 大豆病虫害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