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基于误差扩散的数字半色调技术的研究

作 者: 孟祥敏
导 师: 侯德文
学 校: 山东师范大学
专 业: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关键词: 数字半色调 误差扩散 HVS模型 双向反馈 方向相关
分类号: TP391.4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91次
引 用: 2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数字半色调技术是基于人眼的视觉特性和图像的成色特性,利用数学、计算机等工具,在二值设备或有限灰度级设备上实现图像再现的一门技术。该技术广泛应用于打印技术、数字图像的压缩存储、图像的传输、印刷、医学等各个领域,所以研究数字半色调技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本论文首先对现有的基于误差扩散的数字半色调方法的优点和不足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在已有数字半色调技术基础上,以灰度图像为研究对象,对该技术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论文主要内容包括:分析了图像再现系统的构成;研究了数字半色调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分类;研究了人眼视觉系统(HVS)模型。重点对误差扩散半色调相关算法的思想、原理和影响算法的主要因素(图像扫描像素路径的选取,阈值的选取以及误差滤波器系数的选取)几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两种误差扩散算法:1.基于方向相关性的误差扩散算法。根据图像的梯度值把图像分为背景区域和边缘区域。在背景区域采用标准的误差扩散算法进行半色调处理,在边缘区域采用基于方向相关性的算法进行半色调处理。对待处理像素的八邻域像素,分别计算垂直、水平、两个对角四个方向像素间差值,差值最大的采用最小的权值分配,差值最小的采用最大的权值分配。该算法保持了标准误差扩散算法的优点,并在此基础上减少了伪轮廓现象。2.基于HVS模型双向反馈的误差扩散算法。双向反馈算法在标准误差扩散算法的基础上加入了一反馈系数.改进的算法不仅在高频和低频成分中依据HVS模型加入了中间频带,而且根据像素的灰度特征和视觉特征分配误差扩散系数,尽可能的克服了方向性纹理现象。由此算法得到的半色调图像质量更令人满意。最后,建立了数字半色调算法实验平台,对本论文重点论述的几种误差扩散算法的效果进行了实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我们提出的两种新的误差扩散算法的半色调处理结果具有更好的视觉效果。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6-7
ABSTRACT  7-9
第一章 绪论  9-13
  1.1 数字半色调的概念  9
  1.2 数字半色调技术概况  9-10
    1.2.1 半色调技术的历史  9-10
    1.2.2 数字半色调技术研究的意义  10
    1.2.3 数字半色调技术的研究现状  10
  1.3 主要工作与论文结构  10-13
    1.3.1 论文主要工作  10-11
    1.3.2 论文结构安排  11-13
第二章 数字半色调技术的基本理论  13-26
  2.1 图像的数字化表示  13-14
  2.2 图像再现系统的构成  14-16
    2.2.1 滤波与缩放  14-15
    2.2.2 色彩校准  15
    2.2.3 抖动处理  15
    2.2.4 色彩空间的转换  15-16
  2.3 数字半色调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分类  16-23
    2.3.1 数字半色调技术的基本原理  16-17
    2.3.2 数字半色调技术的分类  17-23
  2.4 人眼视觉系统(HVS)模型  23-26
第三章误差扩散半色调算法的研究  26-43
  3.1 误差扩散算法的原理概述  26-30
    3.1.1 误差扩散算法的基本原理  26-27
    3.1.2 影响算法性能的主要因素  27-30
  3.2 基于方向相关性的误差扩散算法  30-35
    3.2.1 基于标准误差扩散算法的改进  30-31
    3.2.2 基于方向相关性的误差扩散算法流程图  31
    3.2.3 算法的实现  31-35
    3.2.4 结论  35
  3.3 基于双向反馈及HVS 模型的误差扩散算法  35-43
    3.3.1 基于双向反馈的误差扩散算法  35-36
    3.3.2 基于双向反馈的自适应误差扩散半色调算法  36-37
    3.3.3 基于双向反馈及HVS 模型的误差扩散算法  37-42
    3.3.4 仿真结果  42-43
第四章 数字半色调重现图像的质量评价  43-48
  4.1 数字半色调图像的质量评价及其实现方法  43-45
    4.1.1 主观评价及其实现方法  43-44
    4.1.2 客观评价及其实现方法  44-45
    4.1.3 数字半色调算法的时间复杂度  45
  4.2 各种算法的实验结果分析  45-48
    4.2.1 实验内容  45
    4.2.2 实验结果的主观评价  45-46
    4.2.3 实验结果的客观评价  46
    4.2.4 实验结果分析  46-48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48-50
  5.1 论文工作的总结  48
  5.2 研究中仍存在的问题  48-49
  5.3 今后的研究方向  49-50
参考文献  50-53
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  53-54
致谢  54

相似论文

  1. 基于PPML的可变数字印刷文件解析及加网技术,TS805.4
  2. 基于JPEG图像的隐写编码和盲检测技术研究,TN918.2
  3. 基于DICOM标准的医学图像融合方法研究,TP391.41
  4. 电子公文身份认证中的水印技术应用研究,TP309.7
  5. 数字印刷光栅图像处理系统研究,TP391.41
  6. 基于混合加网的半色调水印技术研究,TP309.7
  7. 基于DSP和FPGA的一体化速印机的研究,TP391.41
  8. 灰度图像激光标记算法设计与系统实现,TP391.41
  9. 新型长周期光纤光栅形成机理及理论初步研究,TN253
  10. 基于神经网络的蛋白质二级结构预测的研究,Q51
  11. 数字半色调技术研究,TP391.41
  12. 一种新的数字水印阈值化分割嵌入算法,TP309.7
  13. 基于误差扩散数字半色调方法的研究,TP391.4
  14. 数字半色调技术中的误差扩散算法研究,TP391.41
  15. 双向反馈教学法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G633.8
  16. 可逆数字水印技术的研究及其在远程实验系统中的应用,TP309.7
  17. 抵抗几何攻击的数字图象水印技术的研究,TP309.7
  18. 表面彩色模型快速成形中着色数据的生成,TH16
  19. 洪大容文学研究—兼与中国文化之关联,I312
  20. 稳健数字水印中的通信方法,TP309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 > 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 > 计算机的应用 > 信息处理(信息加工) > 模式识别与装置 > 图像识别及其装置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