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李廷龟庚申使明研究

作 者: 王克科
导 师: 梁志胜
学 校: 陕西师范大学
专 业: 中国古代史
关键词: 李廷龟 中朝关系 辩诬
分类号: K31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71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篇论文主要论述朝鲜大臣李廷龟庚申(1620年)使明事件,属于中朝关系史和前清史的范畴。核心人物是朝鲜重臣李廷龟。李廷龟在朝鲜历仕宣祖、光海君、仁祖三朝,由进士累迁至右议政,在朝鲜历史上是一个重要人物。其实在中朝关系史上,李廷龟也是一位重要人物,因为他一生四次出使明朝,首次辩丁应泰之诬,末次辩朝鲜私通后金事件,这都是对于中朝关系有重大影响的重要事件。论文围绕的核心事件是李廷龟庚申年出使明朝事件,详论出使的前因后果,以及此事件背后折射出的中朝关系的相关问题。本篇论文共分七章。第一章是绪论,介绍了中朝关系史的相关研究情况。前辈学者对中朝关系史论述甚多,研究已相当深入,但是主要是围绕在后金壮大前后以及萨尔浒之战前后朝鲜与后金、明关系的变化上。对李廷龟庚申使明事件少有人关注,因此围绕具体人物的具体外交事件就有了研究的必要。第二章论述李廷龟的生平和他的前三次使明事件。简要介绍了李廷龟的相关情况以及他的仕宦经历,重点论述了他的前三次使明经历:戊戌(1598年)辩诬之行;甲辰(1604年)奏请册封世子之行;丙辰(1616年)奏请冠服之行。第三章交代了明、朝鲜、后金三方关系,以作为李廷龟庚申出使的背景。介绍了女真隶属明朝的情况,对女真隶属朝鲜的情况做了考辩。论述了明朝与朝鲜相互的不信任以及明朝官员索贿对中朝关系造成的负面影响。在朝鲜与后金关系变化方面,特别是研究了萨尔浒之战中朝鲜军队的表现以及投降的原因,笔者不完全同意以往学者认为朝鲜军队在光海君授意之下投降的观点,认为投降的主要原因是朝鲜军队没有斗志,又极端缺乏军粮,对女真铁骑地极端恐惧之下而投降。第四章分析了李廷龟庚申出使的直接原因。一方面是明朝对朝鲜是否背叛的强烈怀疑,探讨了辽东流言的真实性。另一方面是明朝部分官员如徐光启、张至发、熊廷弼的主张对朝鲜造成了极大的压力。这些直接原因促使了李廷龟的辩诬之行。第五章陈述了李廷龟庚申使明的详细过程。首先谈了李廷龟出任辩诬使的过程,以及他在出使前的策略规划。然后论述了他出使的详细过程,包括拜见熊廷弼,给礼部、兵部呈文,以及数次拜见方从哲,最终获得昭雪皇敕的情况。最后论述了李廷龟参加神宗葬礼和光宗登基仪典的情况。第六章论述李廷龟出使事件的结果和影响。结果方面,李廷龟取得两道明帝敕书,明朝虽有一点诘责的意味,但是仍然承认了朝鲜的忠诚,预示了李廷龟辩诬任务的成功。影响方面,明朝的赏谕客观上对于光海君而言是一种默许和纵容,它导致了朝鲜私通后金地继续、光海君以后的事实上中立以及间接导致光海君被废。第七章是结论章。首先分析了李廷龟辩诬顺利成功的原因,第一是朝鲜对中朝关系的恶化程度估计过于严重,第二是明朝内部从皇帝到朝臣的欠缺责任心,对有益的辽东策略置之不理,第三是明朝的相关官员都收受了朝鲜的巨额贿赂。最后论述了光海君两端外交的客观效果,笔者认为皇太极的入侵与朝鲜两端外交的终止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而和皇太极对于朝鲜一贯的强硬态度直接相关,因此皇太极当政后数月内即进攻朝鲜。

全文目录


摘要  3-5
Abstract  5-8
第一章 绪论  8-14
第二章 李廷龟和他的前三次使明经历  14-21
  一.李廷龟的生平  14-15
  二.李廷龟的前三次使明经历  15-21
    (一).戊戌辩诬之行  15-17
    (二).甲辰奏请册封世子之行  17-19
    (三).丙辰奏请冠服之行  19-21
第三章 李廷龟庚申出使的背景—以朝鲜为中心  21-33
  一.明与后金的关系  21-22
  二.明与朝鲜之关系  22-26
  三.朝鲜与后金的关系  26-33
第四章 李廷龟庚申使明的直接原因分析  33-41
  一.明朝对朝鲜忠诚的强烈质疑  33-36
  二.对朝鲜造成巨大压力的几种言论  36-41
第五章 李廷龟庚申使明的过程  41-48
  一.出任辩诬使及出使前的策略规划  41-42
  二.出使的详细过程  42-47
  三.参与神宗葬礼和光宗登基仪式  47-48
第六章 李廷龟庚申使明的结果及影响  48-52
  一.李廷龟庚申使明的结果  48-49
  二.李廷龟庚申使明的影响  49-52
第七章 结语  52-55
参考文献  55-59
附录:明、朝鲜、后金纪年对照表  59-60
后记  60-61
读研期间发表的研究成果  61

相似论文

  1. 论近代“中朝”关系的演变(1840-1881),K312.4
  2. 朝鲜对明宗系辩诬研究,K248
  3. 六方会谈中的中美合作,D822.3
  4. 抗倭援朝战争与朝中关系,K248
  5. 《中国》与晚年丁玲,I206.7
  6. 论甲午战后中朝关系演变(1895—1900),K256.9
  7. 清前期对朝鲜人越境案件的审理制度,K249
  8. 从《高丽律》对《唐律》的吸收看中朝关系,K312
  9. 中朝政治外交关系研究(1949-2009),D829.312.5
  10. 《备边司誉录》史料价值初探,K312
  11. 韩国青年战地工作队研究,K312
  12. 论近代“中朝”关系的演变(1840-1881),K312.4
  13. 李朝后期北学派思想中的西学影响探析,K312.34
  14. 试论新罗译语及其历史作用,K312
  15. 试析吴禄贞在“间岛问题”交涉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原因,K312
  16. 中国新农村建设与韩国新村运动的若干社会政策比较研究,K312
  17. 朝鲜李氏王朝儒臣权近研究,K312
  18. 高丽末年儒学家李穑及其《牧隐稿》研究,K312
  19. 朝鲜开国功臣——郑道传研究,K312
  20. 朝鲜一代名臣——南公辙研究,K312

中图分类: > 历史、地理 > 亚洲史 > 东亚 > 朝鲜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