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早期自然流产患者蜕膜组织中螺旋动脉改变及其超微结构的研究

作 者: 孙晓燕
导 师: 伍招娣
学 校: 中南大学
专 业: 妇产科
关键词: 螺旋动脉 绒毛外滋养细胞 早期自然流产 人胎盘催乳素
分类号: R714.2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66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目的:通过研究早期自然流产患者蜕膜段螺旋动脉生理性改变情况及螺旋动脉和绒毛外滋养细胞(EVT)的超微结构,探讨螺旋动脉形态改变及螺旋动脉、绒毛外滋养细胞超微结构改变与早期自然流产发生的关系。方法:1、研究对象:选择早期自然流产患者30例作为实验组,分为A组(胚胎存活组)15例和B组(胚胎死亡组)15例。正常早孕妇女25例作为对照组。2、采用免疫组化SABC方法,用人胎盘催乳素(hPL)标记蜕膜组织EVT,观察蜕膜组织中EVT浸润密度和螺旋动脉生理性改变的发生率,并测量螺旋动脉的管腔直径及管壁厚度。3、采用透射电镜观察蜕膜组织螺旋动脉内皮细胞、血管周细胞及EVT的超微结构。结果:1、子宫蜕膜组织中EVT浸润密度:自然流产A组(11.55±4.40个/HP)和自然流产B组(10.11±5.31个/HP)都明显低于正常早孕组(15.71±4.33个/H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然流产A组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子宫蜕膜组织中螺旋动脉生理性改变的发生率:自然流产A组(30.22%)和自然流产B组(22.41%)都明显低于正常早孕组(49.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然流产A组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子宫蜕膜螺旋动脉平均管腔直径:自然流产A组(136.67±33.14μm)和自然流产B组(99.67±24.79μm)都明显小于正常早孕组(160.25±21.36μ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然流产A组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蜕膜螺旋动脉平均管壁厚度:自然流产A组(93.08±17.07μm)和自然流产B组(100.77±16.17μm)都明显大于正常早孕组(81.16±11.51μm)。自然流产B组大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自然流产组蜕膜EVT呈现超微结构的异常改变:线粒体肿胀甚至呈空泡状,嵴断裂或消失;内质网明显扩张,部分融合呈囊状;胞浆内脂质颗粒沉积增多等。螺旋动脉超微结构的异常改变:血管内皮细胞水肿变性,胞浆溶解,内容物消失;血管周细胞固缩;一例患者螺旋动脉管腔内可见血栓形成。结论:1、胎盘床蜕膜段螺旋动脉生理性改变不足可能与早期自然流产的发生有关。2、胎盘床蜕膜段螺旋动脉及EVT超微结构的异常改变,与EVT的浸润能力、螺旋动脉生理性改变等密切相关,可能是早期自然流产发生的原因之一。

全文目录


摘要  4-6
ABSTRACT  6-10
专业名词缩写中英文对照表  10-11
前言  11-14
第一章 材料与方法  14-19
  1.1 研究对象  14
  1.2 试剂和设备  14-15
  1.3 标本采集  15-16
  1.4 实验方法步骤及结果判定  16-18
  1.5 统计学处理  18-19
第二章 结果  19-24
  2.1 HE染色下蜕膜组织形态  19
  2.2 蜕膜组织中EVT浸润情况  19-20
  2.3 蜕膜组织中螺旋动脉改变的比较  20-22
  2.4 蜕膜组织螺旋动脉和EVT超微结构比较  22-24
第三章 讨论  24-29
  3.1 蜕膜段螺旋动脉生理性改变不足与早期自然流产  24-26
  3.2 蜕膜段螺旋动脉超微结构改变与早期自然流产  26
  3.3 蜕膜组织绒毛外滋养细胞超微结构改变与螺旋动脉生理转变障碍  26-28
  3.4 展望  28-29
第四章 结论  29-30
参考文献  30-33
附图  33-36
综述  36-51
致谢  51

相似论文

  1. 早期自然流产与精子DNA完整率的相关性研究,R714.21
  2. 针灸理疗对PCOS不孕症患者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影响,R711.6
  3. 早期自然流产患者绒毛中MMP-9和TIMP-3mRNA的表达及其意义,R714.21
  4. 蜗轴螺旋动脉平滑肌的培养及其鉴定,R329
  5. 早期自然流产患者蜕膜组织中PR、PIBF、CSF-1和IL-15的表达及意义,R714.21
  6. 早期自然流产患者绒毛组织血管生成状况与超微结构的研究,R714.21
  7. 卵巢及子宫内膜血流参数在辅助生殖技术中的应用价值,R714.8
  8. 一种新型仿生游动机器人研究,TP242.2
  9. 疏经防痛胶囊活血化瘀镇痛作用及其机制的实验研究,R285.5
  10. 经阴道超声检查结合β-HCG检测对早期自然流产结局的预测,R714.21
  11. 胎盘组织形态学联合CDFI对胎儿窘迫的相关性分析,R714.5
  12. 早期自然流产患者母胎界面上皮钙黏素与β-连环素的表达,R714.21
  13. HLA-E在正常与病理性妊娠中的表达及孕酮对其调控的机制研究,R714.2
  14. 铅、汞等重金属元素和微量元素对胎儿先天畸形及早期自然流产影响的流行病学研究,R714.5
  15. 柴胡止血液对人子宫内膜螺旋动脉内皮细胞及置节育器人子宫内膜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1β、白介素6的影响,R285.5
  16. 柴胡止血液及其含药血清对人子宫内膜螺旋动脉内皮细胞一氧化氮、内皮素及结构型一氧化氮合酶的影响,R285
  17. 经直肠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药物流产中的应用价值研究,R169.42
  18. 胎盘部位滋养细胞肿瘤一例,R737.33
  19. 山羊胎盘催乳素的不同检测方法及其在胎盘组织的定位研究,S827
  20. GnRH激动剂对人早孕蜕膜基质细胞和绒毛外滋养细胞多种基质金属蛋白酶表达的影响,R714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妇产科学 > 产科学 > 病理妊娠(异常妊娠) > 流产、早产及过期妊娠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