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电磁灶电磁辐射测量方法及限值的研究

作 者: 李滟
导 师: 邓中亮;邴旭卫
学 校: 北京邮电大学
专 业: 电子与通信工程
关键词: 电磁辐射 电磁灶 感应加热线圈 测量方法 限值
分类号: TM925.5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96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在享受现代化便利的同时,也面临着大量有意或无意的电磁波所产生的电磁辐射。家用电磁灶产品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因此其产生的电磁辐射对于公众的影响十分关键。本文借鉴了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的相应标准,并依据消费者实际使用电磁灶的环境和使用习惯,分析了测量距离、频率分布特点、试验锅具等与电磁辐射的关系,通过研究确定了家用电磁灶产品的电磁辐射测量方法限值,为进行适合我国家用电磁灶产品的电磁辐射测量提供了有效支撑。本文采用了理论分析和试验测量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电磁辐射研究,建立了电磁灶电磁辐射数学模型,并对影响测量结果的各种因素进行了理论计算和详细分析。通过本文的研究,主要取得了以下成果:1)通过测量距离电磁灶不同位置的场强,研究了其电磁场的分布情况,确定了家用电磁灶电磁辐射测量距离和测量方向,使得测量结果更满足实际我国使用环境和公众的使用习惯。2)通过测量电磁灶所用不同尺寸和材质的锅具所产生的场强,确定了家用电磁灶电磁辐射测量的锅具类型,保证了不同实验室测量结果的一致性和追溯性。3)通过时域和频域分析并测量工作中电磁灶的电磁场频率分布,研究了其频谱中主要频率的场强,确定了家用电磁灶电磁辐射测量的频率范围,使得不同测量设备的量程选择可以具有指导性。4)通过家用电磁灶电磁辐射测量方法的建立,对测量系统模型所得出的测量结果进行了不确定度评定,保证了限值符合性判定的科学性。本文研究所建立的家用电磁灶的电磁辐射测量方法,其测量结果可以应用于家用电磁灶的研发、评估和实际应用阶段,对于提升家用电磁灶产品绿色设计,对于促进我国家用电磁灶行业的整体产业发展有一定建设性帮助。

全文目录


摘要  4-5
Abstract  5-10
第1章 前言  10-13
  1.1 引言  10
  1.2 研究课题的背景及意义  10-12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12-13
第2章 电磁灶原理及数学模型  13-21
  2.1 家用电磁灶的种类  13-14
  2.2 家用电磁灶的加热原理  14-15
  2.3 家用电磁灶的工作原理  15
  2.4 家用电磁灶电磁辐射的研究  15-21
    2.4.1 单线圈的电磁辐射场的数学模型  17-19
    2.4.2 感应感应加热线圈的电磁辐射场的数学模型  19-21
第3章 涉及家用电磁灶电磁辐射测量的相关规定  21-40
  3.1 国际相关标准的测量规定  21-31
    3.1.1 IEC 62233标准涉及的重要术语和定义  22-23
    3.1.2 IEC 62233规定的测量设备  23
    3.1.3 IEC 62233规定对测量的一般要求  23
    3.1.4 IEC 62233规定磁场的测量过程  23-26
    3.1.5 IEC 62233规定的试验条件  26
    3.1.6 IEC 62233规定家用电磁灶的测量方法  26-27
    3.1.7 IEC 62233的限值规定及结果判定  27-31
  3.2 国内相关标准的测量规定  31-33
    3.2.1 QB/T 1236标准规定术语和定义  31-32
    3.2.2 QB/T 1236规定的试验条件  32
    3.2.3 QB/T 1236规定家用电磁灶的测量方法  32-33
    3.2.4 QB/T 1236电磁辐射项目的限值规定及结果判定  33
  3.3 针对目前家用电磁灶电磁辐射测量的分析  33-40
    3.3.1 IEC 62233与QB/T 1236有关家用电磁灶电磁辐射项目的测量差异  33-36
    3.3.2 有关家用电磁灶电磁辐射试验的差异分析  36-38
    3.3.3 目前家用电磁灶电磁辐射试验的局限性及研究方向  38-40
第4章 家用电磁灶电磁辐射测量方法的研究  40-57
  4.1 测量研究的准备  40-43
    4.1.1 测量研究用电磁灶的选取  40
    4.1.2 测量设备  40-42
    4.1.3 测量距离  42
    4.1.4 测量锅具  42-43
    4.1.5 测量说明  43
  4.2 测量数据  43-52
    4.2.1 使用搪瓷钢容器测量的数据  44-46
    4.2.2 使用标准锅测量的数据  46-49
    4.2.3 磁场分布曲线  49-52
  4.3 测量距离的研究  52-53
    4.3.1 测量距离与测量结果的关系  52
    4.3.2 测量距离的选择  52-53
  4.4 测量锅具的研究  53-55
    4.4.1 测量锅具材质与测量结果的关系  53-54
    4.4.2 测量锅具尺寸与测量结果的关系  54
    4.4.3 测量锅具的选择  54-55
  4.5 测量器具放置的研究  55-57
第5章 家用电磁灶电磁辐射测量频率和限值的研究  57-72
  5.1 测量频率的研究  57-64
    5.1.1 时域分析  57-60
    5.1.2 频域分析  60-63
    5.1.3 测量频率的选择  63-64
  5.2 测量限值的研究  64-65
  5.3 测量系统模型  65-67
    5.3.1 单灶头电磁灶的测量系统  65-66
    5.3.2 多灶头电磁灶的测量系统  66-67
  5.4 测量要求  67-68
    5.4.1 试验条件  67
    5.4.2 运行条件  67-68
  5.5 测量限值与测量结果的关系  68-69
    5.5.1 单灶头电磁灶测量结果  68
    5.5.2 多灶头电磁灶测量结果  68-69
  5.6 电磁辐射测量的不确定度评定  69-71
    5.6.1 测量引入的不确定度  69
    5.6.2 测量传感器引入的不确定度  69-70
    5.6.3 环境引入的不确定度  70
    5.6.4 合成不确定度的计算  70
    5.6.5 测量结果考虑不确定度的例子  70-71
  5.7 电磁辐射测量的结果评定  71-72
第6章 结论  72-73
参考文献  73-74
致谢  74-75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75

相似论文

  1. 基于无衍射光的同轴度误差测量系统软件开发,TP391.41
  2. 通信网端到端单向时延测量技术的研究,TN915.06
  3. 固定设备结构传播室内噪声排放限值研究,TB533
  4. 防电磁辐射精纺毛织面料的开发与性能测试,TS136
  5. 面料热阻湿阻测量方法的研究,TS941.15
  6. PICC置入长度的体外测量方法研究,R472
  7. 环境电磁场健康风险评估与卫生标准研究,R14
  8. 基于单目视频图像处理的铅球成绩测量技术的研究与实现,TP391.41
  9. 反激变换器远场电磁辐射的FDTD研究,TN011
  10. 梅菜笋丝罐头生产的危害分析及HACCP体系建立的研究,TS295.7
  11. 深部开采高应力区冲击地压预测及防治研究,TD324
  12. 龙家堡煤矿冲击地压测控技术研究,TD324
  13. 宽带电力线通信对无线电通信的影响及其频带的管理,TM73
  14. Bubble Behavior Studies for Natural & Forced Circulation Conditions,TL334
  15. 武汉公共建筑集中空调采暖工程能效评价体系的研究,TU832
  16.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强柱弱梁”屈服机制影响因素的研究,TU375.4
  17. 开式地表水源热泵系统动态性能研究,TU831.3
  18. 关于钒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的研究,X-65
  19. 基于电磁辐射法的煤与瓦斯突出预测研究,TD713
  20. 防辐射孕妇装的屏蔽性能与结构设计研究,TS941.2
  21. 低EMI键鼠控制芯片设计,TP334.2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电工技术 > 电气化、电能应用 > 家用电器及其他电器设备 > 厨房用电器、电炊具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