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微型金融业务中信息不对称问题研究

作 者: 贾艳辉
导 师: 潘席龙
学 校: 西南财经大学
专 业: 金融学
关键词: 微型金融 信息不对称 小组联保贷款 贷款代理人
分类号: F832.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169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小额信贷起源于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目前在世界范围内,已经发展成了庞大的微型金融体系。小额信贷的本质被认为是一种利用金融制度解决信息不对称引起的市场失灵的金融创新。我们国家从上世纪90年代早期引入小额信贷,从最开始的非政府组织(Non-Gorvernment Organization, NGO)捐赠资金开始的小额信贷项目到追求商业化的微型金融,走过了一条从学习个别技术环节、借鉴制度、到试图从中吸取适合中国国情的合理成分的过程。近年来,我国政府努力增加微型金融机构的供给,鼓励微型金融业务的开展:2006年12月22日,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颁布了《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允许产业资本和民间资本到农村地区新设银行,并准备在农村增设村镇银行、社区性信用合作组织等三类银行业金融机构。在刚刚结束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要加大对农村金融的政策支持力度,鼓励发展适合农村特点和需要的各种微型金融服务,主要为适应中西部欠发达农村中低收入人口提供的贷款、储蓄和其他基本的金融服务。然而我国微型金融起步较晚,运行中存在着很多问题,尤其是机构在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上,还没有一种业务模式能够成功的推广地到全国各地。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试图解决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微型金融的概念是如何提出的;第二,什么样的制度安排可以解决我的微型金融金融业务中存在的信息不对称。于是,本文沿着“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展开研究,通过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和比较研究的方法,在信息不对称引发的交易成本高,及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的理论基础上,指出我国微型金融存在的问题,介绍了国际上成功的小组联保的贷款模式,对其作用机制及应用的利弊进行分析,最后进一步论证和完善了贷款代理人制度---即本文最大的创新点,详细论述了其解决信息不对称,交易成本、及监督问题的机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展望,指出其成功推行所需的配套措施。本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是绪论,主要是介绍了微型金融概念和论文的研究思路。分别从历史发展角度,服务对象角度,社会功能与盈利性兼顾的角度,对其进行界定,然后结合我国学者的研究成果,得到以下结论:第一,微型金融与传统的金融业务,在额度上并不存在截然的界线,而且也不是以“额度”作为划分是否属于微型金融的主要标准;第二,微型金融是小额信贷发展到一定程度上的产物,小额信贷强调的是关注贫困人口,通过为他们提供必要的金融服务,达到扶贫的目的,而微型金融强则首先调机构可持续发展和盈利性,其服务对象是那些有着迫切的资金需求的客户,他们因为信息不完备、缺乏担保等无法从正规的大型金融机构金融服务,微型金融致力于采用特定的模式,为这些对象服务,在盈利性和社会功能上达到统一。第三,微型金融的信息不对称与我国学者普遍关注的农村金融与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有着共同的视角。第二章是相关的文献综述。首先提出微型金融研究的基础理论是市场失灵和金融中介理论,接着介绍了信息不对称的定义,及其在金融中最重要的应用――信贷配给理论,学者们应用这些理论对微型金融领域所做的研究。为后文分析我国微型金融中存在的问题奠定了基础。第三章是分析我国的微型金融存在的问题。在介绍我国微型金融发展历程,供给现状,微型金融需求特征之后,把我国微型金融中存在的问题概括为:信息不对称现象严重,交易成本高,利率受限,机构不可持续,监督不足,贷款损失多,影响盈利。能否解决这些问题是微型金融业务模式是否成功的标准。第四章是对小组联保贷款制度的分析。世界上成功的微型金融机构在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上有着丰富的经验,联保贷款是比较经典的模式,本文介绍了孟加拉Grameen Bank模式和印度尼西亚联系银行制度的模式。分析了小组联保贷款如何解决金融机构面临的信息不对称和抵押担保不足的问题,及其动态激励的作用机制。但是,各个国家的国情不同,在这一章的最后分析了小组联保贷款模式在我国的应用时存在的弊端。第五章是本文最重要的一章,完善了我国微型金融业务的贷款代理人模式。从代理人制度的起源与发展开始介绍,分析贷款代理人模式的原理――贷款代理人相当于金融机构的一个个触角,可以直接深入客户之中、了解信息,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微型金融的信息不对称顽症。界定了代理人制度的主要特征,与银行客户经理进行了比较,接着从贷款代理人的选拔,贷款代理人的工作流程,分析了贷款代理人克服信息不对称的作用机制。然后指出了贷款代理人制度在农业银行、农信社、邮政储蓄银行、村镇银行等正规金融机构,以及小额贷款公司都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采用贷款代理人模式,可以提高这些从事微型金融业务的机构的资金运用能力,业务拓展能力,和风险防范能力。最后,指出贷款代理人在微型金融业务中的成功运行,仍需要一些配套措施,比如进一步完善利率市场化,不断完善“微型金融征信体系”,和微型金融机构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应用等等。

全文目录


摘要  3-6
Abstract  6-11
1. 绪论  11-20
  1.1 微型金融概念提出  11-18
    1.1.1 历史发展的角度  11-13
    1.1.2 服务对象的角度  13-15
    1.1.3 微型金融与农村金融及中小企业融资的关系  15-16
    1.1.4 微型金融社会功能与盈利性的兼顾  16
    1.1.5 国内对微型金融界定的现状  16-18
  1.2 文章结构  18-19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9-20
2. 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20-27
  2.1 微型金融研究的基础理论  20-21
  2.2 信息不对称与微型金融  21-27
    2.2.1 信息不对称定义  21-22
    2.2.2 微型金融中的相关研究  22-27
3. 我国的微型金融存在的问题  27-40
  3.1 我国微型金融现状  27-33
    3.1.1 发展历程  27-30
    3.1.2 微型金融的需求特征  30-33
  3.2 我国微型金融存在的问题  33-40
4. 小组联保贷款模式利弊分析  40-49
  4.1 经典的小组联保贷款  40-45
  4.2 联保贷款机制分析  45-47
    4.2.1 小组贷款对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的作用机制  46
    4.2.2 动态激励的作用机制  46-47
  4.3 小组联保贷款在我国的适用性  47-49
5. 微型金融业务中贷款代理人制度分析  49-67
  5.1 代理人制度的起源与发展  49-51
  5.2 贷款代理人模式的提出  51-54
    5.2.1 贷款代理人模式的原理  51-52
    5.2.2 代理人制度的基本规定和主要特征  52-53
    5.2.3 贷款代理人与银行客户经理的比较  53-54
  5.3 贷款代理人制度的作用机制  54-62
    5.3.1 贷款代理人的选拔  54-55
    5.3.2 贷款代理人的工作流程  55-59
    5.3.3 贷款代理人克服信息不对称的分析  59-62
  5.4 贷款代理人的应用前景  62-65
  5.5 结论及建议  65-67
参考文献  67-71
后记  71-72
致谢  72-73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73

相似论文

  1. 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视域下的著作权问题研究,D923.41
  2. 消费者知情权研究,D923.8
  3. 论微型金融机构在我国的商业化经营,F832.3
  4. 微型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研究,F832.3
  5. 我国二手车市场流通体系研究,F426.471
  6. 论公众人物的肖像权保护,D923
  7. 黑龙江省普惠型农村金融体系构建研究,F832.7
  8. 我国微型金融运作模式问题研究,F832.3
  9. 小额贷款公司立法的若干思考,D922.291.91
  10. 我国保险诚信体系研究,F203
  11. 微型金融运作模式比较研究及我国运作模式的设计,F830.9
  12. 信息不对称下的我国银企信贷关系研究,F832.4
  13. 保险市场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及其治理研究,F840
  14. 中国A股IPO超额初始收益问题研究,F832.51
  15. 基于信息不对称的中国出口食品安全博弈研究,F203
  16. 河北省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F275
  17. 我国微型企业的现状、问题及发展对策研究,F272
  18. 信息不对称与现金持有,F275
  19. 留学中介市场信息不对称问题及其规制,G648.9
  20. 河北省大学生就业反馈机制研究,G647.38

中图分类: > 经济 > 财政、金融 > 金融、银行 > 中国金融、银行 > 银行制度与业务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