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科技视野下国防安全的路径选择

作 者: 刘中路
导 师: 李侠;刘共希
学 校: 中南大学
专 业: 科学技术哲学
关键词: 科学技术 国防安全 路径选择
分类号: E25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7年
下 载: 30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国防安全问题,一直是国防和军队建设领域关注的一个重点课题。以往对国防安全问题的研究,多从政治学、军事学、战略学和国际关系学的视角着手,而鲜有从科学技术的视角进行考察的。现代科技的发展与进步,使科学技术与国防安全的关联更为紧密,迫切需要人们以科技的视角对国防安全问题进行新的审视。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改变了国家间的博弈方式。论文剖析了国防安全的概念内涵、基本特征、构成要素及“安全边界”的演化过程,分析了科学技术影响国防安全的历史和逻辑路径,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战斗力”,是国防安全“边界”拓展的动力源泉,是国防安全的根本保障。科学技术作用于国防安全的路径模式有“物化”、“融合”、“优化”、“改变”、“异化”等。建设强大的国防安全保障体系,需要牢固树立“科技兴国”、“科技兴防”和“科技强军”的思想,需要研发大量高、新、尖的科学技术做支撑。为此,从科学技术的视角看,建设强大的国防安全的路径选择的构架是:转变思想观念,树立科技主导下的新的国防安全观念;着力发展军事高科技,提升国防安全实力;维护国家政治安全,打牢国防安全基础;重视非传统安全因素对国防安全的影响,增强国防安全筹码;正确发展和理性运用科学技术,确保国防科技自身安全。

全文目录


摘要  3-4
ABSTRACT  4-5
目录  5-7
第一章 绪论:科学技术为研究国防安全提供了新视角  7-14
  1.1 问题的缘起  8-10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0-12
  1.3 研究的目的意义  12-13
  1.4 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13-14
第二章 国防安全的基本理论辨析  14-27
  2.1 国防安全的概念和主要特点  14-18
  2.2 国防安全的构成要素及评估标准  18-21
  2.3 全球化背景下国防安全的新特征  21-24
  2.4 国防安全“边界”的演化与擅变  24-27
第三章 科学技术影响国防安全的路径分析  27-43
  3.1 科学技术影响国防安全的历史路径  27-32
    3.1.1 第一次科技革命:形成国防安全“二维”平面边界  27-29
    3.1.2 第二次科技革命:形成国防安全“三维”立体边界  29-31
    3.1.3 第三次科技革命:形成国防安全“多维”综合边界  31-32
  3.2 科学技术影响国防安全的逻辑路径  32-38
    3.2.1 科学技术是维护国防安全的支柱力量  33-34
    3.2.2 科学技术是决定综合国力的关键因素  34-35
    3.2.3 科学技术是“第一战斗力”  35-38
  3.3 科学技术影响国防安全的具体路径模式  38-43
    3.3.1 “物化”的路径  38-39
    3.3.2 “融合”的路径  39-40
    3.3.3 “优化”的路径  40
    3.3.4 “改变”的路径  40-41
    3.3.5 “异化”的路径  41-43
第四章 基于科技视角的国防安全战略的选择与构建  43-70
  4.1 转变思想观念,树立以科技为主导的新国防安全观  44-45
    4.1.1 传统民族-国家的国防安全观  44-45
    4.1.2 全球化时代新的国防安全观  45
  4.2 发展和运用军事高科技,提升国防安全实力  45-51
    4.2.1 把军事高科技及时物化为先进的武器装备  46-49
    4.2.2 军队要在军事训练中自觉加大科技含量  49-51
  4.3 保障和维护国家政治安全,打牢国防安全基础  51-53
    4.3.1 充分认识科学技术的政治影响  51-52
    4.3.2 发展科学技术保障国家政治安全  52-53
  4.4 重视非传统安全因素对国防安全的冲击,增强国防安全筹码  53-64
    4.4.1 非传统安全因素的历史背景  54-55
    4.4.2 加强国家经济安全,为国防安全提供经济保障  55-58
    4.4.3 加强国家信息安全,为国防安全把好“虚拟国门”  58-60
    4.4.4 加强国家人才安全,为国防安全提供智力支持  60-64
  4.5 理性运用科学技术,确保国防科技自身安全  64-70
    4.5.1 科学技术对国防安全的“负效应”分析  64-68
    4.5.2 理性运用科学技术为国防安全服务  68-70
结束语  70-71
致谢  71-72
参考文献  72-78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成果  78

相似论文

  1. 社会学视角下完善基层党组织选举制度的路径思考,D267
  2. 基于程序切片的电子海图系统软件测试技术研究,TP311.53
  3. 我国学前教育师资队伍建设问题研究,G615
  4. 城市道路指路标志的微观仿真研究与实现,U491.52
  5. 社会转型时期我国信访制度的困境及发展研究,D632.8
  6. 中外公司控制权配置比较研究,D912.29
  7. 基于蚁群算法的移动商务个性化推荐体系研究,TP391.3
  8. 城市交通拥挤收费及最优路径选择研究,F570.5
  9. 贵州省与部分省份科技水平的比较研究,F224
  10. 以教化功能为核心的乡镇信访模式构建研究,D632.8
  11. 政府中期滚动预算研究,F812.3
  12. 科学技术和旅游的哲学阐释,F592.7
  13. 甘肃省武威市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F323.6
  14. 论欧洲的科学技术传统,N095
  15. 面向自然灾害的应急物流管理研究,X43
  16. 警用车辆智能指挥调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U495
  17. 河南汝州东营村创建“特色文化村”研究,G127
  18. 公司环境刑事责任的实现,D924.3
  19. 我国建立违宪审查的路径选择研究,D921
  20. 基于信息不确定性的军事运输隐蔽性路径的选择问题研究,E233
  21. 城市政策制定中的农民工参与问题研究,D412.6

中图分类: > 军事 > 中国军事 > 国防建设与战备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