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论刘长卿的七言律诗

作 者: 林珍华
导 师: 许总
学 校: 华侨大学
专 业: 中国古代文学
关键词: 中唐 大历 刘长卿 七律 诗体演变
分类号: I207.2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29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处于盛唐、中唐两座文学高峰之间,大历诗坛像低谷中的涓涓细流,轻吟浅唱,悄然生变而不易为人所觉察。时代的不幸导致个人的不幸,此期的诗人大多亲身经历安史之乱,残败的山河、荒凉的家园、生离死别等就进入他们的诗作中。战乱后的经济危机、政治昏乱使诗人的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产生冲突,所以抒写诗人个体身世飘零、仕途坎坷的悲观意绪,仕与隐之间的矛盾以及山水隐逸情怀的近体诗,成了这一时期的主旋律。与此同时诗歌作为社会交际媒介的功能大大加强,迎来送往之间,大量的应酬诗作产生。刘长卿是最能代表大历诗歌风气的诗人,向以“五言长城”出名,但其实他的七律同样出色,呈现出盛唐到中唐的过渡性。长卿发挥七律诗体长于写情的优点,以贬谪和赠别为主题,抒发人生易逝的伤感、怀才不遇的落寞、漂泊离别的孤寂。诗人通过丰富的审美意象,抒发隐逸、思乡、惜别、悲秋、迟暮之复杂情怀。大量象征性诗歌意象的出现,不仅是对“比”、“兴”传统的继承和拓展,也创造了一种清空流畅、含蓄蕴藉的个人风格。长卿具备纯熟的律诗技巧,表现在工整稳妥的对仗,善于使用虚字虚词、双声叠韵叠字,创造和谐流畅的韵律等方面,形成自己独有的句法、章法,为后学所模仿。中唐诗歌的内敛、抒写心灵、格律化的倾向在长卿七律中已清晰可见。在唐诗体式从古体到近体、五言到七言的演变中,七律这个在大历时还比较新的诗体有可大力开拓的空间,长卿等大历诗人对王维为数不多的七律的模仿学习,形成清新淡远的风格。在揭示社会现实、关心民生、诗体的探索和实践方面,长卿则比较接近杜甫。长卿七律风格、章法、意象等对中晚唐的刘禹锡、李商隐、许浑、赵嘏等都有一定的启发和影响。

全文目录


摘要  3-4
Abstract  4-7
引言  7-9
第一章 大历诗坛上的刘长卿  9-23
  第—节 大历时期的士人生存状态  9-13
  第二节 诗风渐变的大历诗坛  13-18
  第三节 被列于中唐第一人的刘长卿  18-23
第二章 刘长卿七律创作的主要特点  23-56
  第一节 刘长卿七律的题材类型  23-26
  第二节 刘长卿七律的人生感悟  26-31
  第三节 刘长卿七律丰富独特的审美意象  31-39
  第四节 工秀的语言与纯熟的技巧  39-50
  第五节 清空流畅、含蓄蕴藉的诗风  50-56
第三章 刘长卿七律与唐诗体式之演变  56-71
  第一节 唐诗体式之演变  56-60
  第二节 刘长卿七律对初盛唐的承接与发展  60-65
  第三节 刘长卿七律对中晚唐的启发与影响  65-71
结语  71-72
参考文献  72-74
后记  74

相似论文

  1. 中唐贬谪荆楚诗人诗歌主题探略,I207.22
  2. 李端诗歌研究,I207.22
  3. 中唐诗歌的身体叙事,I207.22
  4. 中唐古文作家辞赋研究,I206.2
  5. 韦应物、许浑山水田园诗比较,I207.22
  6. 中唐叙事诗的文化成因和艺术成就,I207.22
  7. 刘长卿诗歌创作特征浅探,I207.22
  8. 大历时期江南两大诗会研究,I207.22
  9. 文章合为时而著 歌诗合为事而作,I207.22
  10. 论大历诗人对谢灵运的接受,I207.22
  11. 杜甫七律的诗体学研究,I207.22
  12. 论川合康三的中唐文学研究,I206.2
  13. 中唐音乐诗的繁荣及其成因,I207.22
  14. 中唐试赋研究,I207.22
  15. 刘长卿诗歌意象研究,I207.22
  16. 李商隐七律研究,I207.22
  17. 中唐科举与传奇创作,K242.3
  18. 中晚唐五代江西地区流寓文人对地域文化的影响,I207.22
  19. 吾亦适所愿 求闲而得闲,I207.22
  20. 论宇文所安中唐文学研究的方法,I206.2

中图分类: > 文学 > 中国文学 > 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 > 诗歌、韵文 > 诗歌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