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柴油机燃烧过程中颗粒物表面官能团变化规律的研究

作 者: 张东明
导 师: 宋崇林
学 校: 天津大学
专 业: 动力机械及工程
关键词: 全气缸取样 颗粒物 表面官能团 傅立叶红外光谱 X射线光电子能谱
分类号: TK427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45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随着法规对现代柴油机排气颗粒物的限制越来越严格,如何从根本上降低其排放,就显得尤为重要。为了进一步弄清微粒物氧化特性的影响因素,本文以全气缸采样系统为平台,对四个不同工况、不同燃烧阶段下的柴油机颗粒物表面官能团进行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对前期搭建的全气缸采样系统的转速控制和电子控制进行优化,稳定了转速,隔离强弱电,屏蔽了干扰。2、采用Nexus470型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针对不同工况条件下、燃烧各个阶段的颗粒物表面碳氢键(C-H键)摩尔浓度的变化情况进行了研究,并用归一化的C-H键峰高值(IC-H/IC=C)表征其浓度。测量结果表明,各个工况下不同燃烧阶段颗粒物表面C-H键的摩尔浓度并不相同。其浓度随燃烧的进行逐渐下降,并且表现出在急燃期快速降低,缓燃期和后燃期变化较小的趋势。前期的变化主要与各个工况的燃烧状况相关,而后期主要与石墨化进程相关。归一化的峰值(IC-H/IC=C)最大达到5.313,最小达到0.199。3、运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 XPS)技术,针对柴油机排气颗粒物在不同工况、不同燃烧阶段的表面含氧官能团(碳氧单键C-O和碳氧双键C=O)进行了研究,以官能团的归一化百分含量为评价指标对官能团的变化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发现,总碳氧键含量表现出双峰状,即在急燃期末和后燃期末出现峰值,在选定的工况内峰值为11.45 % 22.37%。研究还发现,这种双峰状的表现主要受C-O键的影响较大,而C=O键在整个燃烧过程中变化平缓,影响较小。通过进一步计算,得到氧、碳元素的物质量之比的变化趋势,基本与总碳氧键的相似。在整个燃烧过程中,C=O键和C-O键的比值在缓燃期初始阶段达到最大值,随后降低,在图像上表现出单峰状。在全部试验工况条件下,C=O键和C-O键的峰值比的范围从0.596到0.897,因此,C-O键一直占多数,影响颗粒物的化学性质。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3-4
ABSTRACT  4-6
目录  6-8
第一章 绪论  8-22
  1.1 前言  8-10
  1.2 可吸入颗粒物的物理化学特性  10-15
  1.3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15-21
    1.3.1 柴油机颗粒物的物理化学特性  15-17
    1.3.2 红外光谱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应用在颗粒物官能团的研究现状  17-19
    1.3.3 柴油机缸内取样技术介绍  19-21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意义  21-22
第二章 颗粒物取样平台及分析方法  22-35
  2.1 全气缸取样系统  22-28
    2.1.1 发动机参数及实验工况  23-24
    2.1.2 单缸进气系统介绍  24-25
    2.1.3 取样执行机构  25-27
    2.1.4 取样方法及取样时刻  27-28
  2.2 红外光谱  28-31
    2.2.1 红外光谱原理  28-29
    2.2.2 红外光谱仪简介  29-31
  2.3 X射线光电子能谱  31-33
    2.3.1 X射线光电子能谱原理  31-32
    2.3.2 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简介  32-33
  2.4 本章小结  33-35
第三章 颗粒物表面官能团的红外光谱法研究  35-47
  3.1 红外光谱分析方法  35-38
    3.1.1 红外光谱的定性分析  35-36
    3.1.2 红外光谱的定量原理和方法  36
    3.1.3 吸光度的测定方法  36-37
    3.1.4 红外定量分析方法的简介  37-38
  3.2 样品的处理与一致性实验  38-42
    3.2.1 样品处理方法  38-39
    3.2.2 一致性实验  39-42
  3.3 实验结果与分析  42-45
  3.4 本章小结  45-47
第四章 颗粒物表面官能团的X射线光电子能谱法研究  47-60
  4.1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方法  47-51
    4.1.1 X射线光电子能谱的定性分析  48-49
    4.1.2 表面元素的半定量分析  49-50
    4.1.3 表面元素的化学价态分析  50-51
  4.2 实验的准备  51-55
    4.2.1 XPS制样方法  51
    4.2.2 空白滤纸谱图及可重复性实验  51-55
  4.3 实验结果及分析  55-59
    4.3.1 碳氧键随燃烧进程的变化情况  55-58
    4.3.2 碳氧单键与碳氧双键比值随燃烧进行的变化规律  58-59
  4.4 本章小结  59-60
第五章 全文总结与工作展望  60-62
  5.1 全文总结  60-61
  5.2 工作展望  61-62
参考文献  62-67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67-68
致谢  68

相似论文

  1. 燃煤飞灰化学团聚实验研究及机理分析,X513
  2. 燃煤飞灰比电阻预测模型,X701.2
  3. 风场湍流特性对散状颗粒物风蚀污染的影响研究,X513
  4. 淮南市大气可吸入颗粒物中多环芳烃的污染特征研究,X513
  5. 活性炭高选择性净化医用一氧化氮中二氧化氮的特性研究,TQ126.24
  6. 高硅煤燃烧矿物演化和絮凝特性的实验研究,TK16
  7. 矿物特性对燃煤亚微米颗粒物排放特性影响研究,TK16
  8. 不同地区颗粒物毒性的比较实验研究,R114
  9. 翅片管式换热器表面粉尘沉积规律研究,TU831
  10. 微米级大气颗粒物有害重金属元素直接检测技术与仪器的初步研究,X851
  11. 润滑油液在线颗粒传感器试验研究,U464.137
  12. 细颗粒物对H9c2心肌细胞生长及β1受体基因甲基化并表达的影响,R54
  13. 三种无机铅化合物的肺毒作用研究,R114
  14. 保定市大气环境质量评价及砷污染特征分析,X831
  15. 黄河下游颗粒物中磷的赋存形态及输送通量研究,X522
  16. 室内可吸入颗粒物气固两相流动特性的实验与数值模拟研究,X513
  17. 北京城区大气颗粒物污染特性的研究,X513
  18. 大气颗粒物中重金属元素的测定研究,X831
  19. 掺硼金刚石薄膜表面的氨基终端修饰的研究,O484.42
  20. 可吸入颗粒物声波分离的数值模拟,X513
  21. 超细颗粒物微观团聚机理数值模拟研究,X773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内燃机 > 柴油机 > 运行、试验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