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精氨酸高产菌株钝齿棒杆菌中argJ基因的功能研究

作 者: 蔡冬梅
导 师: 许正宏
学 校: 江南大学
专 业: 微生物学
关键词: L-精氨酸 钝齿棒杆菌 argJ 鸟氨酸乙酰转移酶 α、β亚基
分类号: Q93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37次
引 用: 2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L-精氨酸(L-Arginine,L-Arg)是一种半必需氨基酸,是生物体尿素循环的重要中间代谢产物,对机体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有重要作用,因此L-精氨酸在医药、食品及化妆品等领域有极为广泛的应用。论文以钝齿棒杆菌(Corynebacterium crenatum) JNPH5-8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L-精氨酸合成途径中鸟氨酸乙酰转移酶编码基因argJ的功能分析,考察增强argJ基因的表达量对重组钝齿棒杆菌产物L-精氨酸积累的影响。C. crenatum JNPH5-8是本实验室保藏的一株高产L-精氨酸突变株,本论文对其鸟氨酸乙酰转移酶(ornithine acetyltransferases,OATase)的催化功能类型进行了分析鉴定,检测结果表明,C. crenatum JNPH5-8的OATase是一个双功能酶,兼具线性途径中乙酰谷氨酸合成酶和乙酰鸟氨酸酶的功能。以不产L-精氨酸的C. glutamicum ATCC13032为对照,发现C. crenatum JNPH5-8的OATase粗酶比活力高67.4 %。为探讨其酶活力高的原因,将来源于两株菌的argJ基因分别进行了克隆分析,并在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 BL21(DE3)中诱导表达,结果表明,两株菌中OATase编码基因存在13个碱基的差异,引起了3个氨基酸残基的突变,但纯酶活力分析发现,其粗酶比活力的差异与编码基因本身的差异无关,而与两株菌中OATase的酶量差异有关。OATase是由α、β两个亚基组成的异二聚体,在诱导温度低于16℃时,OATase以可溶性的亚基状态存在。对α、β亚基进行分别表达的实验结果表明,单独的α、β亚基不存在OATase的催化活性,亚基分开表达再混合后也不再显示OATase的活力,说明保守区的自动裂解对于OATase活性中心的形成是必须的。此外,对α、β亚基的分别敲除发现OATase也不再具备催化活性,基因缺失菌株不能合成L-精氨酸,α、β亚基的缺失阻断了L-精氨酸的合成通路。基于以上研究,本论文将argJ基因在C. crenatum JNPH5-8中进行了增强表达,构建了重组穿梭表达质粒pJC1-tac-argJ。与出发菌株相比,重组菌C. crenatum (pJC1-tac-argJ)的OATase粗酶比活力提高90.9%,L-精氨酸积累量提高16.8%,单位菌体产酸量提高24.6%,这表明,提高菌体中OATase的表达量可以增强L-精氨酸合成途径的代谢通量。

全文目录


摘要  3-4
Abstract  4-7
第一章 绪论  7-13
  1.1 L-精氨酸的性质及应用  7-8
    1.1.1 L-精氨酸的生物学意义  7
    1.1.2 L-精氨酸的应用  7-8
  1.2 L-精氨酸的生产现状  8
  1.3 L-精氨酸在生物体内的合成途径  8-10
  1.4 L-精氨酸生产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10-11
    1.4.1 L-精氨酸在传统诱变育种方面的研究进展  10
    1.4.2 L-精氨酸在基因工程育种方面的研究进展  10-11
  1.5 鸟氨酸乙酰转移酶的研究进展  11-12
    1.5.1 鸟氨酸乙酰转移酶的功能  11
    1.5.2 鸟氨酸乙酰转移酶的研究进展  11-12
  1.6 立题意义与研究内容  12-13
    1.6.1 立题意义  12
    1.6.2 研究内容  12-13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13-24
  2.1 菌株与质粒  13
  2.2 培养基与培养方法  13-14
    2.2.1 培养基  13-14
    2.2.2 培养方法  14
  2.3 主要试剂与工具酶  14-16
    2.3.1 生化试剂  14
    2.3.2 蛋白质相关试剂  14-15
    2.3.3 工具酶及其他试剂  15
    2.3.4 抗生素的配制  15
    2.3.5 溶菌酶的配制  15
    2.3.6 IPGT 溶液的配制  15
    2.3.7 SDS-PAGE 电泳试剂的配制  15-16
    2.3.8 SDS-PAGE 电泳凝胶的配制  16
    2.3.9 镍琼脂糖凝胶FF 亲和色谱缓冲液的配制  16
  2.4 主要仪器  16-17
  2.5 实验方法  17-24
    2.5.1 发酵参数分析  17-18
    2.5.2 棒杆菌基因组DNA 的提取  18
    2.5.3 谷氨酸棒杆菌与钝齿棒杆菌argJ 基因的扩增  18
    2.5.4 钝齿棒杆菌OATase 中α、β亚基的分别扩增  18-19
    2.5.5 PCR 产物与T 载体的连接  19
    2.5.6 大肠杆菌感受态的制备及转化  19
    2.5.7 大肠杆菌重组质粒的抽提  19-20
    2.5.8 重组质粒中插入片段的序列测定及分析比对  20
    2.5.9 基因片段与载体pET-28a、pJC1-tac 的连接  20
    2.5.10 钝齿棒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与电击转化  20-21
    2.5.11 重组目的蛋白的表达与纯化  21-22
    2.5.12 SDS-PAGE 电泳方法  22
    2.5.13 酶活测定  22
    2.5.14 基因敲除  22-23
    2.5.15 钝齿棒杆菌重组菌与出发菌的发酵特性比较  23-24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24-39
  3.1 钝齿棒杆菌中OATase 的功能鉴定  24-29
    3.1.1 钝齿棒杆菌与谷氨酸棒杆菌中argJ 的PCR 扩增及序列分析  24-25
    3.1.2 钝齿棒杆菌与谷氨酸棒杆菌中OATase 粗酶比活力的测定  25
    3.1.3 重组质粒pET-28a-argJ(Cg)、pET-28a-argJ(Cc)的构建  25-26
    3.1.4 argJ 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与纯化  26-27
    3.1.5 重组OATase 纯酶比活力的测定  27
    3.1.6 重组OATase 的功能研究  27-29
  3.2 OATase 催化作用机理的初步研究  29-35
    3.2.1 α、β亚基的分别表达及活性分析  29-31
    3.2.2 α、β亚基的分别敲除及活性分析  31-35
  3.3 argJ 基因在C. crenatum 中的增强表达  35-39
    3.3.1 重组穿梭表达载体pJC1-tac-argJ 的构建  35
    3.3.2 钝齿棒杆菌重组菌与出发菌OATase 粗酶比活力的差异  35-36
    3.3.3 钝齿棒杆菌重组菌与出发菌发酵产L-精氨酸的差异  36-37
    3.3.4 钝齿棒杆菌重组菌与出发菌发酵液中氨基酸含量分析  37-39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39-41
致谢  41-42
参考文献  42-46
附录1: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46-47
附录2:核苷酸序列  47-48

相似论文

  1. N-氨甲酰谷氨酸合成及其生理功能研究,R914
  2. 梨火疫病菌致病相关基因crp与tatC的克隆及功能分析,S436.612
  3. 烟夜蛾气味受体基因和精氨酸激酶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S433.4
  4. NO对CS2致大鼠下丘脑-垂体-睾丸轴生殖内分泌功能影响的干预作用,R363
  5. 拟穴青蟹过敏原的性质研究,S917.4
  6. 口服精氨酸促进长骨线性生长的作用及机制的研究,R96
  7. L-精氨酸对兔下颌骨牵张成骨的影响,R782.2
  8. 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围术期血浆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的作用,R541.4
  9. 精氨酸通过PPAR_γ/NF-κB途径发挥对仔猪肠道屏障功能损伤的调节作用,S828.5
  10. 慢性肾脏病患者血浆不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与心血管并发症危险因素相关性研究,R692
  11. 雌二醇对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的研究,R543
  12. 精氨酸脱亚胺酶的分泌型表达研究,Q78
  13. 无助催化剂下精氨酸Schiff碱新配合物催化甲基丙烯酸甲酯聚合,O631.5
  14. 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幼鱼对饲料中蛋氨酸、精氨酸、维生素A及维生素E需求量的研究,S963
  15. 精氨酸在早期断奶仔猪营养中的应用研究,S828.5
  16. 皮墨垦区枣园昆虫多样性和土耳其斯坦叶螨精氨酸激酶基因的初步研究,S476
  17. PC12细胞氧糖剥夺法模拟脑缺血预处理保护模型建立及其信号转导通路研究,R741
  18. 人血清PGF,sFlt1,ADMA及子宫动脉搏动指数联合预测子痫前期的研究,R714.2
  19. 体外循环中L-精氨酸对胰岛素抵抗和炎性因子的作用及相关性研究,R654.1
  20. 左旋精氨酸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肺动脉高压的治疗研究,R543.2
  21. 中国汉族人群PADI4基因多态性与类风湿关节炎易感性及中医证候的相关性研究,R259

中图分类: > 生物科学 > 微生物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