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特殊动产物权变动制度及相关法律问题研究

作 者: 曹克睿
导 师: 陈康华
学 校: 华东政法大学
专 业: 民商法学
关键词: 特殊动产 物权变动
分类号: D923.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8年
下 载: 72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笔者作为基层法院工作者,意在通过本文对特殊动产物权变动进行深入研究,为司法实践中相关疑难问题的解决提供思路。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分析了特殊动产的范畴,区分了广义特殊动产和狭义特殊动产的范围,对特殊动产的特征及概念进行了归纳。阐述了特殊动产的法律性质对其物权变动的重要影响,提出应综合考量自然划分法和社会划分法二者的合理性,并从物理属性、社会经济学及各国立法例角度研究,得出特殊动产的本质仍属于动产,应遵循动产物权变动原则兼登记对抗的变动模式。采用比较分析方法,对国内外特殊动产物权变动的理论体系及主要立法模式进行了比较,分析了现代民法对特殊动产社会价值和法律发展趋势的影响。结合我国特殊动产物权变动原则的历史沿革和现实背景,对我国《物权法》采取“债权形式原则兼形式对抗原则”立法模式的合理性和必然性进行了分析。文章结合审判实践,对我国特殊动产物权变动原则的制度风险和诉讼风险进行了分析,主张通过司法证据审查和举证责任分配来避免风险,此外,对我国特殊动产物权变动制度规定的生效要件及对抗要件作了详细阐述,并在此基础上,对困扰审判实践的一些疑难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一是分析现实交付和观念交付等不同交付方式对特殊动产物权变动效力的影响,认为基于交付而善意占有,并不足以对抗善意第三人。二是着重从法律逻辑、政策安定、交易安全、公平制衡等角度,对特殊动产物权变动中的“善意第三人”的构成要件进行了研究,并结合司法实践,提出了“善意”条件的司法审查标准。三是针对诉讼中突出存在的因诉讼财产保全产生的特殊动产物权归属争议,通过对诉讼财产保全的性质进行分析,并结合物权法定等原理,得出基于一般债权的诉讼财产保全申请人不构成善意第三人,不得对抗善意占有人的结论。四是就瑕疵登记对特殊动产名义登记人、第三人及登记机关的影响进行了分析。五是围绕特殊动产的物权变动特殊性,对特殊动产上设定质押权及担保物权竞合中的优先性问题进行了研究。

全文目录


摘要  3-5
Abstract  5-9
导言  9-10
第一章 特殊动产概述  10-14
  第一节 特殊动产的法律范畴  10-11
  第二节 特殊动产的法律性质  11-14
第二章 特殊动产的物权变动原则  14-21
  第一节 特殊动产物权变动原则的理论构成及发展方向  14-18
    一、特殊动产物权变动原则的主要理论分类  14-15
    二、特殊动产物权变动原则的主要立法模式  15-17
    三、立法模式的社会价值取舍及发展趋势  17-18
  第二节 我国特殊动产物权变动原则的历史沿革  18-19
  第三节 我国特殊动产物权变动原则的立法选择  19-21
    一、意思原则和形式原则的选择  19-20
    二、物权原则和债权原则的选择  20
    三、形式生效和形式对抗的选择  20-21
第三章 我国特殊动产物权变动的生效要件  21-25
  第一节 合意  21-22
    一、合意的性质  21
    二、合意的内容  21
    三、合意的效力  21-22
  第二节 交付  22-25
    一、交付的种类  22-23
    二、交付的效力  23-25
第四章 我国特殊动产物权变动的对抗要件  25-33
  第一节 我国特殊动产"善意第三人"的标准适用  25-26
  第二节 我国特殊动产"善意第三人"的构成要件  26-28
    一、主观善意  26-27
    二、以合理的价格转让  27
    三、转让的公示公信  27-28
  第三节 登记制度对特殊动产物权变动的影响  28-32
    一、登记制度的效力及其意义  28-29
    二、瑕疵登记对特殊动产物权变动的影响  29-32
  第四节 诉讼保全对特殊动产物权变动的影响  32-33
第五章 特殊动产担保物权变动若干问题的研究  33-37
  第一节 特殊动产的质押问题  33-35
  第二节 特殊动产担保物权竞合的问题  35-37
    一、担保物权竞合的可行性  35-36
    二、竞合的担保物权的优先效力  36-37
第六章 特殊动产物权变动的法律风险及其防范  37-42
  第一节 我国特殊动产物权变动原则的制度风险  37-38
    一、登记对抗原则的不足  37
    二、登记请求权制度的缺失  37-38
  第二节 我国特殊动产物权变动原则的现实风险  38
  第三节 特殊动产物权变动法律风险的诉讼救济  38-42
    一、诉讼救济途径  38-40
    二、法院审查思路  40-42
参考文献  42-44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44-45

相似论文

  1. 不动产物权变动中第三人保护问题研究,D913
  2. 交易中不动产事实物权司法保护规则研究,D923.2
  3. 不动产登记请求权问题研究,D923.2
  4. 物权变动中的法定公证制度探析,D926.6
  5. 论动产之无权处分,D923
  6. 不动产预告登记制度研究,D923.2
  7. 无权处分的合同的效力和物权效果分析,D923.6
  8. “一房二卖”的法律适用问题探析,D923.2
  9. 处分行为与物权变动模式研究,D913
  10. 房地产产权变动法定公证制度研究,D926.6
  11. 中国不动产登记理论与实践若干问题研究,D923.2
  12. 论我国不动产物权预告登记的效力,D923.2
  13. 论交付在不动产物权变动中的法律效力,D923.2
  14. 无权处分及相关问题研究,D923.6
  15. 论不动产的善意取得,D913
  16. 我国物权变动立法模式研究,D923.2
  17. 物权行为独立性与无因性之检讨,D913
  18. 论物权变动的抽象原则,D923.2
  19. 我国不动产登记制度研究,D923.2
  20. 无权处分论,D923.6

中图分类: > 政治、法律 > 法律 > 中国法律 > 民法 > 物权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