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马拉默德小说的犹太—美国身份建构

作 者: 纪国君
导 师: 傅勇
学 校: 北京语言大学
专 业: 英语语言文学
关键词: 马拉默德 大屠杀 种族身份建构 上帝
分类号: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93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伯纳德·马拉默德(1914-1986)是战后美国小说界引人注目的文学巨匠之一。他是一位兼具美国性与世界性的作家。在其多产的文学生涯中,共出版了8部小说和4部短篇小说集。这些小说以其独特的方式为1945年以来美国小说的辉煌增色。本文通过探究马拉默德作品中鲜被研究的方面来挖掘其在战后美国作家中的独特性:马拉默德对大屠杀的理解与处理;他对美国20世纪60,70年代混乱的文化环境,对非裔美国人与美国犹太人之间的种族冲突的阐释;以及他对上帝和人性的理解和对人类文明的看法。第一章旨在研究马拉默德对大屠杀的微妙态度,联系他对美国犹太人集体性的大屠杀心理创伤所作的文学处理,来理解他解决后大屠杀创伤意识与记忆所致问题的方法,和他对后大屠杀时期美国犹太人兴起的身份追寻的观察。第二章的要旨是剖析马拉默德关于身份建构的思想。本章研究马拉默德种族冲突的文本建构。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非裔美国人与犹太美国人都希望通过一种有效方式解决美国文化同化和民族文化自治问题,以寻求合理的民族身份构建方式。笔者希望得出如下结论:以马丁·布伯的存在哲学为指导,借助建立一个进步的多种族的联盟,来实现美国的种族和谐与相互繁荣,马拉默德对此则持乐观态度。第三章讨论马拉默德对人性和人类文明的探索,旨在揭示他对上帝本质,上帝与大屠杀关系的理解,分析他对基督教和犹太教的看法,以及他对种族矛盾,人类本性,以及人与人关系的立场。最后,在我有效地阐述论点的前提下,这一研究意在揭示马拉默德处理上述问题的独特性,希望能帮助读者更好地解读马拉默德如何建构与大屠杀息息相关的犹太-美国身份,及其对民族身份政治的参悟,对人性的信仰都是如此。同时,本论文希望能展示他为达到人类相互理解,普遍兄弟友爱所做的努力。

全文目录


ACKNOWLEDGEMENTS  5-6
摘要  6-7
ABSTRACT  7-11
INTRODUCTION  11-21
Chapter Ⅰ THE ASSISTANT-MALAMUD'S JEWISH—AMERICAN PASTORAL  21-49
  1.1.The Remnant of Anti-Semitism in America  23-27
  1.2.The Collective Amnesia of the Shoah in Jewish American Writings  27-33
  1.3.Malamud's "Silence" on the Holocaust  33-39
  1.4.The Ambivalent Identification of Jewish-American Identity after the Shoah  39-44
  1.5.Frank Alpine---the Guilt-Ridden Gentile  44-49
Chapter Ⅱ MALAMUD'S VISION FOR RACIAL ISSUES OF THE 1960s' AMERICA  49-71
  2.1.The 1960s' Afro-and Jewish American Relations  50-55
  2.2.The Malamudian World of Racial and Cultural Dialogue  55-59
  2.3.The Tenants-Mimicry of the Afro-and Jewish Confrontation  59-63
  2.4.The Promised End---Black and Jewish Mutual Construction of Identity  63-71
Chapter Ⅲ GOD'S GRACE  71-96
  3.1.God and Religion  73-78
  3.2.The Cause for Calvin Cohn's Final Demise  78-87
  3.3.The Failure of Genuine Dialogue in God's Grace  87-89
  3.4.Buz-The Colonized and the Colonizer  89-93
  3.5.Malamud's Hope for Humanity:George the Gorilla  93-96
CONCLUSION  96-100
WORKS CITED  100-104

相似论文

  1. 基督教生态伦理思想探析,B978
  2. 论西方哲学中的上帝观,B978
  3. 历史叙事与影像观念:南京大屠杀电影的话语建构,J905
  4. 论《小城畸人》对圣经故事的戏仿,I712
  5. 从迷失到觉醒—《修配工》中雅科夫之变形记,I712
  6. 南京大屠杀题材电影研究,J905
  7. 伯纳德·马拉默德短篇小说中的普世关怀和救赎思想,I712
  8. 宗教视野下的太平天国公文,K254
  9. 精神荒漠的希望之光,I712.074
  10. 马拉默德小说中体现出的犹太民族身份意识以及对历史的反思,I712
  11. 善与恶:《白色旅馆》对于大屠杀的后现代主义反思,I561.074
  12. 后现代世界中的上帝与恶,B978
  13. 基督教神学与生态关怀,B978
  14. 勒维纳斯他者伦理学的再思考,B82-06
  15. 艾克哈特与庄子的自由观比较,B1
  16. 论笛卡尔上帝存在的证明,B561
  17. 郝薇香小姐和爱米丽:弃妇的比较研究,I106.4
  18. 威廉·詹姆士的实用主义宗教观,B712
  19. 宗教“祛魅”的信仰基础,K254
  20. 拿什么拯救我的灵魂,I565.074

中图分类: >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