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基于现代汉语语料库统计的表抽象意义的“在X上/下”的习得研究

作 者: 刘梅
导 师: 邢红兵
学 校: 北京语言大学
专 业: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关键词: 抽象意义 “在X上/下” 语义类型 X中心词 认知语言学
分类号: H195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192次
引 用: 2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文针对留学生对汉语表示抽象意义的介词结构“在X上/下”的习得过程,在现代汉语语料库句法和语义类型统计研究的基础上,对两种介词结构进行对比分析,同时以实验设计的方式探讨留学生这两种介词结构的习得情况,考察虚化方位词“上/下”和介引成分X中心词的习得情况,考察“上/下”不同的语义类型因素、X中心词的频率因素、留学生水平的因素对习得的影响,并进一步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分析习得的成因和制约因素,以期对对外汉语教学提供一些参考和启示。通过分析和讨论,我们得到了如下结论:1)表示抽象意义的“在X上”与“在X下”在现代汉语语料库中的分布具有不平衡性,“在X下”表现出比“在X上”更鲜明的表示抽象意义的倾向。现代汉语的这个不平衡性特征决定了留学生表示抽象意义的“在X下”的习得比“在X上”的习得更难。2)留学生的习得过程是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不论虚化方位词“上/下”的习得、还是X中心词的习得,都是随着留学生汉语水平的提高,习得的效果越来越好。3)“上/下”的语义类型影响虚化方位词“上/下”的习得和X中心词的习得,各种语义类型存在难度差异。4)X中心词频率因素影响X中心词的习得,高频中心词的习得好于低频中心词的习得。5)两种介词结构的习得经历了由不具备完整的方位词意识到具备完整的方位词意识的过程;方位词的习得经过了由不会使用方位词到方位词的误用、混用最后到正确使用方位词的过程;留学生X中心词的习得过程经历了由语义范畴模糊到语义范畴清晰的过程。6)“在X上”要求前面的X的语义特点具有[+空间性][+二维性][+强状态性][+具体可转化性],谓词性成分具有[+受控性],而“在X下”要求前面的X的语义特点具有[+弥漫性][+覆盖性][+发散性][+三维性][+环境性],谓词性成分具有[+施控性]特点。

全文目录


摘要  3-4
Abstract  4-7
一 引言  7-8
二 文献综述  8-17
  2.1 介词结构的理论研究  8-9
  2.2 介词结构“在 X上/下”的研究  9-12
  2.3 方位词“上”“下”的研究  12-14
  2.4 表示抽象意义的名词研究  14-15
  2.5 汉语习得的相关研究  15-16
  2.6 小结  16-17
三 本论文内容  17-19
  3.1 表示抽象意义的“在X上/下”的界定  17-18
  3.2 研究内容  18-19
  3.3 研究方法及意义  19
四 基于现代汉语语料库的“在X上/下”(表抽象意义)的统计研究及认知分析  19-33
  4.1 “在X上”与“在X下”使用的不平衡性统计分析  20-21
  4.2 “上/下”的不同语义对 X结构和语义的限制性  21-30
    4.2.1 “上”的不同语义对 X的限制性情况分布统计  22-26
      4.2.1.1 X的结构类型统计  22-25
      4.2.1.2 X的语义类型统计  25-26
    4.2.2 “下”的不同语义对 X的限制性情况分布统计  26-30
      4.2.2.1 X的结构类型统计  26-28
      4.2.2.2 X的语义类型统计  28-30
  4.3 “上”与“下”的语义特点决定进入两种介词结构的 X的比较分析  30-32
    4.3.1 X的结构类型比较  30
    4.3.2 X的语义类型比较  30-32
  4.4 介词“在”的隐现机制  32-33
    4.4.1 “在X上”中“在”的隐现  32-33
    4.4.2 “在 X下”中“在”的隐现  33
五 留学生习得表示抽象意义的介词结构“在 X上/下”情况问卷调查  33-43
  5.1 实验一“上/下”及其不同语义类型的习得情况考察  34-38
    5.1.1 研究目的和实验假设  34
    5.1.2 实验材料  34-35
    5.1.3 被试和测试方法  35
    5.1.4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35-38
      5.1.4.1 不同水平学生测试结果  35-36
      5.1.4.2 从类型来分析测试结果  36-38
  5.2 实验二 X中心词的习得情况考察  38-43
    5.2.1 研究目的和实验假设  38-39
    5.2.2 实验材料  39
    5.2.3 被试和测试方法  39
    5.2.4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39-43
      5.2.4.1 不同水平学生测试结果  40
      5.2.4.2 不同类型测试结果  40-43
六 综合讨论  43-47
  6.1 总体讨论  43-45
  6.2 从认知语言学理论角度讨论  45-46
  6.3 对教学的建议  46-47
七 结论  47-48
  7.1 小结  47-48
  7.2 展望  48
参考文献  48-51
附录  51-60
致谢  60

相似论文

  1. 基于原型范畴理论的德语词义变迁研究,H33
  2. A Cognitive Study of the Polysemic Simple Present Tense,H314
  3. 从文化和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分析圣经中的隐喻,H315
  4. 对新疆7·5事件意义识解和构建的视角化研究,H15
  5. 拉祜语话题结构研究,H258
  6. 《水浒传》《红楼梦》处置式比较研究,H146
  7. 现代汉语反义复合词的认知分析,H136
  8. 新闻语篇中介词in的认知研究,H314
  9. 基于二语语义通达水平的词汇翻译理解效应研究,H315.9
  10. 《型世言》中的处置式研究,H146
  11. 面向中文信息处理的V+N结构句法与语义关系研究,H146
  12. 计算机与互联网术语中的隐喻学理据,H05
  13. 现代汉语“V单+N”结构研究,H146
  14. 英汉机器翻译中的英语动词汉译研究,TP391.2
  15. 俄语单部句语义结构分析,H35
  16. 《庄子》谓词转指研究,H141
  17. “没X没Y”格式的句法、语义及语用考察,H146
  18. 现代汉语“一A一B”格式的多角度探究,H146
  19. 英汉机器翻译系统中术语自动翻译技术的研究,TP391.2
  20. 水平线在绘画中的抽象意义和作用,J211

中图分类: > 语言、文字 > 汉语 > 汉语教学 > 对外汉语教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