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拒俄运动的社会动员(1901-1905)

作 者: 宋苏华
导 师: 许小青
学 校: 华中师范大学
专 业: 中国近现代史
关键词: 拒俄运动 社会动员 民族主义
分类号: K257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47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在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发展环节上,拒俄运动(1901——1905年)是中国近代民族主义意识付诸实践的标志性事件之一。这一运动遍及大江南北、国内海外,尤以留日学生与上海为其活跃重镇。20世纪初的上海,伴随着日益增长的工商业经济和清末教育改革的推行,以绅商阶层为代表的社会精英阶层和以青年学生为主的新知识阶层得以新生,比较而言,前者着力于政治地位的提升,后者更在于政治能力的锻炼。当1901年拒俄风潮初起,开明士绅率先发动,他们主张动员民众,文明排外。而国内外学界则在国民思想的鼓动下,不断兴起学界风潮,并自动担负起引导其他社会成员转变为国民的责任。拒俄运动使学生和开明士绅直接面对国民的社会责任,其共识是必须动员和引导民众,外抗强权,内行革新,救亡图存,并发挥主人翁的作用。二者通过拒俄运动中共同展示了其在政治舞台上的活动能力。拒俄运动主要是爱国主义的群众抗议运动,其表现形式有集会、抗议、通电、宣传等,尤以张园集会最为突出;在运动高潮之际,各团体与报刊纷纷创办——从中国国民总会到军国民教育会,从留东学子诸会刊到各拒俄专刊。在以绅商和新知识阶层为主体的中等社会人士领导过程中,他们祭出新的大旗——以主权观念的民族国家思想为主要内容的近代民族主义,并充分利用新的社会资源(新式团体与报刊),一方面启蒙运动下层民众,另一方面希望以此来争取到上层统治者的支持。由于统治者的本能防范意识以及拒俄形势的变化,领导运动的主体最终发生分裂,《苏报》案以后,以青年学生为主的部分拒俄运动的发起者很快转向——走向了坚定的排满革命之路。综观整个拒俄运动,我们认为,其最为宝贵的经验财富当属诸社会动员形式的尝试——新生的领导阶层、全新的理论指导、民众国民意识的唤醒、民间团体组织的建立等,而运动的结果倒在其次了。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4-5
Abstract  5-9
第一章、绪论  9-16
  一、问题的提出  9
  二、学术史回顾  9-11
  三、研究思路  11-12
  四、名词的界定  12-16
    1、社会动员  12
    2、民族主义  12-13
    3、拒俄运动  13-16
第二章、集会与演说:社会动员初兴(1901年)  16-27
  一、两次张园集会  16-19
  二、各地的动员响应  19-23
  三、集会与演说的价值探讨  23-27
第三章、组织与宣传:社会动员的高涨(1903年)  27-57
  一、动员的中心(一)——上海  27-39
    1、从张园的再集会到中国国民总会的成立  27-29
    2、从《苏报》到《国民日日报》的激进舆论界  29-35
    3、国内各地以学生为主的拒俄组织的建立与活动的展开  35-39
  二、动员的中心(二)——东京  39-46
    1、从拒俄会到军国民教育会  39-42
    2、留日学生创办的系列刊物与民族主义理论的输入  42-46
  三、宣传与组织的价值探讨  46-57
    1、书刊宣传  46-51
    2、社团建立  51-57
第四章、理论与实践:社会动员分歧(1903—1905年)  57-87
  一、"排满反清"的宣传与实践  57-76
    1、从《俄事警闻》到《警钟日报》  57-71
    2、"排满"的社会动员  71-76
  二、"文明排外"理论与实践  76-87
    1、周生友案  76-83
    2、"文明排外"理论与评价  83-87
结语  87-89
参考文献  89-93
致谢  93

相似论文

  1. 消费领域中的民族主义,G206
  2. 马丁·布伯锡安主义研究,D09
  3. 转移视线战争的困境,D50
  4. 刘师培与章太炎“中国人种西来说”再探,K25
  5. 清末《东方杂志》民族主义思想研究,K252
  6. 罗家伦民族主义教育思想研究,G40-092
  7. 来自加勒比的普世情怀,I561
  8. 中国和平崛起进程中的理性民族主义探究,D820
  9. 民族主义和欧洲一体化关系的过程性考察,K505
  10. 运动式执法的价值与困境,D630
  11. 俄罗斯民族主义在对华关系中的影响,D751.2
  12. 胡适实验主义与其宪政思想及实践关系的研究,D092
  13. 陈独秀民主观研究,D231
  14. 有限理性与资本主义精神,F03
  15. 论民族主义与阿富汗现代化进程的历史交往,K372
  16. 新时期以来长篇历史小说中的民族主义叙事,I207.42
  17. 1953年至1956年农业合作化运动中的社会动员研究,K27
  18. 中国近代民族主义城市规划思潮的历史研究,K25
  19. 论萨维尼历史法学中的普遍性维度,D909
  20.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民族主义研究,D642
  21. 当代中国民族主义的兴起及其影响,D61

中图分类: > 历史、地理 > 中国史 >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40~1949年) >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840~1919年) > 辛亥革命(1901~1911年)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