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汾河运城段湿地植被数量生态学研究

作 者: 连俊强
导 师: 张峰
学 校: 山西大学
专 业: 生态学
关键词: 湿地植被 群落的分类排序 优势种群生态位 种间关系 生态种组 湿地的恢复与重建 汾河运城段 山西
分类号: Q948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100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汾河是黄河的第二大支流,也是山西省最大的河流。本文以汾河运城段湿地植被为研究对象,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运用数量生态学的方法,对汾河运城段湿地植被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包括的湿地植被的分类排序、优势种的生态位、植物群落种间关系以及湿地的退化和恢复等。应用数量分类和排序的方法汾河运城段湿地植被进行研究,TWINSPAN将湿地植被的78个样方规为14个群丛。78个样方的DCA排序结果反映了植物群落类型与环境梯度之间的关系,表明影响群丛分布格局的主导生态因子为土壤含水量和土壤类型;22个优势种的DCA排序结果表明植物群落中优势种的分布格局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群落类型的分布格局。采用Shannon-Wiener生态位宽度指数和Petraitis生态位重叠指数测定了汾河运城段湿地植被22个优势种群的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结果表明:芦苇、小飞蓬、葎草、荠菜、野胡萝卜等具有较宽的生态位,生态位泛化比较明显,这主要是由于它们具有广泛的适应性;雀麦、牛皮消、野艾蒿、狭叶香蒲、香附子等的生态位宽度较小,主要与它们的生态学特征和分布关系密切。22个优势种群并不存在完全普遍重叠;22个优势种构成的462个种对中表现完全特定重叠种对只有7对,说明优势种群间生态位重叠现象并不普遍,各种群间生态位明显分离,不同种群利用资源的方式具有较为显著的差异性。对汾河运城段湿地植物群落22个优势种群的种间关系进行了研究。通过Fisher精确检验和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发现汾河运程段湿地植被优势种群间大多表现为负关联性,显著和极显著相关的种对数量较少,只占总种对数量的10.39%。依据种间相关系数,结合优势种群的生态适应性特征,将汾河运程段湿地优势物种划分为4个生态种组,分别为:水生植物生态种组、湿生植物生态种组、中生植物生态种组、旱中生植物生态种组。由于人为的破坏和自然环境的恶化,当前汾河流域湿地植物群落面临着严重的威胁,为了实现湿地资源的永续利用和可持续发展,文章在讨论汾河湿地破坏的现状及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对汾河湿地进行科学管理和保护的对策。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8-9
Abstract  9-12
第一章 绪论  12-17
  1.1 目的和意义  12
  1.2 汾河运城段的自然环境概况  12-13
  1.3 研究进展  13-17
    1.3.1 国内湿地科学研究进展  13-14
    1.3.2 植被数量生态学研究进展  14-15
    1.3.3 数量生分类和排序研究进展  15
    1.3.4 优势种群生态位研究进展  15
    1.3.5 优势种群种间关系研究进展  15-16
    1.3.6 关于退化湿地的研究进展  16-17
第二章 汾河运城段湿地植被的数量分类和排序  17-24
  2.1 引言  17
  2.2 研究方法  17
    2.2.1 取样  17
    2.2.2 数据处理  17
    2.2.3 数据分析  17
  2.3 结果与分析  17-23
    2.3.1 TWINSPAN分类  17-20
    2.3.2 DCA排序分析  20-23
  2.4 小结  23-24
第三章 汾河运城段湿地植被优势种群生态位分析  24-28
  3.1 引言  24
  3.2 研究方法  24
    3.2.1 取样  24
    3.2.2 资源轴的确定  24
    3.2.3 生态位宽度的测定  24
    3.2.4 生态位重叠的测定  24
  3.3 结果与分析  24-27
    3.3.1 生态位宽度  24-26
    3.3.2 优势种群的生态位重叠分析  26-27
  3.4 讨论  27-28
第四章 汾河运城段湿地植被种间关系研究  28-32
  4.1 引言  28
  4.2 研究方法  28
    4.2.1 取样  28
    4.2.2 数据处理  28
  4.3 结果与讨论  28-31
    4.3.1 种间关联  29
    4.3.2 Pearson相关系数和Spearman秩相关系数  29-31
    4.3.3 生态种组的划分和分析  31
  4.4 小结  31-32
第五章 汾河湿地的保护及重建对策  32-35
  5.1 引言  32
  5.2 汾河湿地退化的现状与原因  32-33
    5.2.1 污染严重是导致汾河湿地环境退化的主要因素  32
    5.2.2 大型水利工程建设加速湿地面积萎缩  32
    5.2.3 过度开垦导致湿地生物多样性下降  32-33
    5.2.4 煤炭的无序开采加剧湿地生态环境恶化的进程  33
  5.3 湿地保护和恢复对策  33-35
    5.3.1 加强汾河流域水资源管理和生态修复  33
    5.3.2 加强对汾河流域污染企业的治理  33-34
    5.3.3 因地制宜,积极采取“退耕还湿”的方针  34
    5.3.4 加强湿地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  34-35
参考文献  35-39
致谢  39-40
附录  40-42

相似论文

  1. 2005-2009年山西省高校体育教师发表科研论文文献计量学分析,G807.4
  2. 山西省人口中长期发展变化趋势预测,O212.1
  3. 线性回归与灰关联在山西老陈醋质量体系检测中的相关性研究,TS264.22
  4. 山西社区科技文化发展的对策研究,G322.7
  5. 山西省高校网球师资现状的调查研究,G845-4
  6. 山西省体育产业结构和布局政策选择的研究,G80-05
  7. 山西省网球裁判员队伍现状调查分析研究,G845
  8. 山西省滑雪旅游的发展现状调查与研究,F592.7
  9. 民国时期阎锡山统治区的山西图书出版研究,G239.29
  10. 改革开放以来山西省政府职能转变研究,D625
  11. 山西省高等学校教师激励机制的现状及对策研究,G647.2
  12. 山西省野生大鲵资源现状及栖息地生境特征研究,S862
  13. 马克思资源环境理论与山西煤炭资源可持续发展研究,F091.91
  14. 中国地方政府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管理机制研究,R197.1
  15. 山西省红色旅游资源开发研究,F592.7
  16. 山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模式选择研究,R197.1
  17. 明代山西镇之滑石涧堡研究,K248
  18. 浅析山西省旅游产品结构调整,F592.7
  19. 山西古村落景观构成及旅游开发研究,F592.7
  20. 建国以来山西省人口增长与分布的时空演化分析,C922

中图分类: > 生物科学 > 植物学 > 植物生态学和植物地理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