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通货膨胀目标制与我国货币政策框架调整研究

作 者: 方超
导 师: 万光彩
学 校: 安徽财经大学
专 业: 金融学
关键词: 通货膨胀目标制 货币政策框架 中介目标 通货膨胀容忍度
分类号: F822.0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2年
下 载: 37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回首过去十多年中货币政策领域的发展,最引人注目的成就便是通货膨胀目标制的诞生和流行,以及由此所触发的对这一政策框架的讨论及研究。目前,我国实行的是以货币供应量为中介目标货币政策框架开始遭遇越来越多的挑战。如何完善我国当前的货币政策框架以应对这些挑战,就成了一个颇具紧迫感的问题。本文便是从分析通货膨胀目标制入手,探求成功货币政策框架的理论及实践,探讨通货膨胀目标制在中国的适用性以及它对我国货币政策框架调整的启示。本文共分6章,第1章是导论部分,介绍选题的背景和研究的意义、国内外的研究状况、研究的理论基础和方法。第2章从理论层面和制度层面对通货膨胀目标制进行深入、细致的剖析。第3章对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国际经验进行了考察,以试图找寻出成功货币政策的共性。本章讨论的范围并不局限于实施正式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国家智利,还包含了被誉为通货膨胀目标制“先驱”的德国和有“隐含的通货膨胀目标制”之称的美国。第4章在介绍了我国现行货币政策框架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我国货币政策框架所面临的挑战。结合货币目标制出现了问题,本文随之探讨了汇率目标制亦不适用于现如今的中国。本章的最后一节结合通货膨胀目标制实施的前提条件,对通货膨胀目标制在中国的适用性进行了分析。最后得出结论:中国经济尚处于经济转轨时期,目前在中国引入通货膨胀目标制尚不具备条件,中国应有步骤地、逐渐地实施通货膨胀目标制。第5章则紧承第4章的内容,在论证了通货膨胀目标制是我国货币政策框架选取趋势的基础上,探讨了我国是否有必要提高当前通货膨胀容忍度,另外尝试着对我国的通货膨胀目标区间做了一个设定,并将其作为我国逐步实施通货膨胀目标制的第一步。在做这个尝试之前,第一节内容首先分析了国际上通用的通货膨胀目标的设定依据,即通用的1%-3%的数据来源。紧接着探讨了我国是否有提高通货膨胀容忍度的必要,而最适宜于我国的通货膨胀目标应设定为多少是最佳,并在最后得出一个:我国应效仿德国,先设立一个暂时性的过渡目标为3%~5%,而待至我国真正确立通货膨胀目标制后,再将1%~3%作为一个中长期的通货膨胀目标不动摇。这章内容也是本文的创新所在。第6章在前面分析的基础上,对我国货币政策框架的调整提出了一揽子政策建议。

全文目录


内容摘要  4-6
ABSTRACT  6-10
第一章 导论  10-19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0-11
  第二节 文献综述——国内外的研究状况  11-15
    一、 国外的研究状况  11-13
    二、 国内的研究状况  13-15
  第三节 研究的理论基础及方法  15-19
    一、 理论基础  15-17
    二、 研究方法  17-18
    三、 创新及不足之处  18-19
第二章 通货膨胀目标制的一般理论  19-30
  第一节 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内涵  19-20
  第二节 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制度设计  20-27
    一、 通货膨胀目标的设定  21-23
    二、 通货膨胀目标制下中央银行应该参考哪些变量  23-24
    三、 通货膨胀目标制下的操作目标与工具  24-26
    四、 通货膨胀预测  26
    五、 沟通问题、透明度以及责任性  26-27
  第三节 通货膨胀目标制度的理论模型  27-30
第三章 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国际经验  30-39
  第一节 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先行者——德国  30-34
    一、 德国“特殊”的货币目标制  30-33
    二、 德国的货币目标制度的主要特征  33
    三、 德国的经验  33-34
  第二节 新兴市场国家通货膨胀目标制的成功实践代表——智利  34-36
    一、 智利的通货膨胀目标制  34-35
    二、 智利通货膨胀目标制的突出特征  35
    三、 智利的经验  35-36
  第三节 隐含的通货膨胀目标制——美联储  36-39
    一、 美联储的货币政策框架——隐含的通货膨胀目标制  36-37
    二、 美国货币政策框架的特征  37-38
    三、 美联储的经验  38-39
第四章 我国的货币政策框架:面临的挑战和调整的趋势  39-63
  第一节 中国现行的货币政策框架  39-41
    一、 中介目标和最终目标  40
    二、 操作目标和货币政策工具  40-41
  第二节 我国货币政策框架面临的挑战  41-51
    一、 问题之一:中介目标(货币供应量)与最终目标(物价和产出)之间的相关性下降  42-49
    二、 问题之二:货币流通速度的稳定性下降  49-51
    三、 问题之三:中国人民银行对货币供应量的可控性不足  51
  第三节 汇率目标制不适用于当前的中国  51-53
  第四节 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前提与我国的现实  53-63
    一、 一个成功的通货膨胀目标制所具备的前提  53-56
    二、 中国当前的货币政策框架的运行状况  56-61
    三、 小结  61-63
第五章 我国通货膨胀容忍度与目标区间设定尝试  63-69
  第一节 国际通用的通货膨胀目标的设定依据  63-65
  第二节 中国是否有必要将通货膨胀容忍度提升至4%或5%  65-69
    一、 关于赞成提升我国通货膨胀容忍度的观点  65-66
    二、 关于反对提升我国通货膨胀容忍度的观点  66-67
    三、 我国的通货膨胀目标值(目标区间)应当订立成多少为合适  67-69
第六章 相关的政策建议:源自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启示  69-73
参考文献  73-76
致谢  76

相似论文

  1. 我国股市发展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影响,F822.0;F224
  2. 金融危机后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研究,F224
  3. 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国际比较及在中国的适用性研究,F822.5
  4. 通货膨胀目标制及在我国的适用性探讨,F822.5
  5. 基于通货膨胀目标制的我国货币政策研究,F822.0
  6. 关于我国实行通货膨胀目标制问题的探讨,F822.5
  7. 利率作为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可行性探析,F822.0
  8. 通货膨胀目标制在我国的适用性研究,F822.5
  9. 我国实施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可行性研究,F822.5
  10. 中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选择研究,F822.0
  11. 通货膨胀环境视角下人民币汇率传递效应研究,F224
  12. 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有效性的实证研究,F224
  13. 基于普尔理论的中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研究,F822.0
  14. 开放经济条件下的中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选择,F822.0
  15. 流动性过剩与货币政策有效性分析,F224
  16. 我国货币政策目标的选择:中介目标与通货膨胀目标,F822.5;F224
  17. 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利率市场化问题研究,F832
  18. 通货膨胀目标制与汇率制度,F830.7
  19.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选择的实证研究,F224
  20. 我国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的有效性研究,F822.0
  21. 我国汇率制度改革对货币政策有效性影响的研究,F822.0

中图分类: > 经济 > 财政、金融 > 货币 > 中国货币 > 方针政策及其阐述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