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我国股权激励机制与公司绩效的关系-基于A股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

作 者: 周艳蕾
导 师: 吴大军
学 校: 东北财经大学
专 业: 会计学
关键词: 股权激励 公司绩效 负相关 区间效应
分类号: F272.9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3年
下 载: 12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股权激励机制自20世纪50年代由美国辉瑞公司首次提出后,在国外发达国家的资本市场经历了60年的发展后已经逐步的完善成熟,在解决公司委托者和代理者的委托代理问题以及吸引人才等方面上也发挥了相应的作用。为了提升公司绩效降低公司的委托代理成本,我国于20世纪90年代借鉴国外公司的治理经验,首次进行了股权激励的尝试,而后为了更好的进行股权激励的推广实施,我国于2005和2006年先后颁布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并解决了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分置问题,这为我国的股权激励的实施扫除了法律障碍和制度障碍。但是由于我国的资本市场起步比较晚,制度的完善性和市场的有效性与发达国家的资本市场相比有较大区别,股权激励实施的有效与否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可能有着较大区别,因此,我们有必要对股权激励这种长期激励机制对我国上市公司的激励效用进行相应的研究,通过研究股权激励与上市公司绩效间的关系,发现如何提升公司治理和公司绩效的方法,以期对我国的股权激励恰当实施提出相应的建议从而增强我国上市公司的国际竞争力。本文首先在第一部分前言中简要介绍了文章的研究背景及意义,简述了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而后第二部分分别对国内外关于股权激励和公司绩效间关系的文章进行了归纳梳理,同时对国内外研究的区别及相似点进行了述评;第三部分主要是运用委托代理理论、人力资本理论、激励理论和管理层寻租理论介绍了股权激励与公司绩效两者之间关系,同时提出了利益趋同假说、管理层防御假说等来进一步阐述两者间可能存在的关系;第四部分首先介绍了我国的股权激励的发展历程,并对股权激励的定义,高管定义进行了界定,介绍了5种国际常用的股权激励模式及各自的优缺点、适用性;第五部分是本文的实证部分,通过描述性统计分析对比分析了不同股权激励模式的效果和不同行业的实施情况,同时文章将2011年A股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实施与否设定成虚拟变量作为模型解释变量,将2012年各公司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作为对公司绩效的衡量作模型的被解释变量,将公司规模、公司资本结构、公司成长性、独立董事比例、行业作为控制变量,通过回归分析研究了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与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并且进一步讨论了股权激励的激励效应是否存在区间性;最后一部分阐述了本文研究的局限性,同时对我国的股权激励的实施的提出了几点政策建议。文章通过描述性统计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得出了以下结论:(1)股权激励的实施与公司绩效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即实施股权激励公司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显著低于未实施公司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2)我国的股权激励并不存在所谓的区间效应;(3)我国上市公司偏好使用股票期权和限制性股票这两种激励方式,其中实施股票期权公司的平均净资产收益率最高;(4)我国不同行业对实施股权激励的认可程度不同,其中信息技术企业和文化传播产业更偏好使用股权激励。文章的创新点:(1)文章在股权激励的理论分析部分,引入了管理层寻租理论,而这一理论在以前文献中被较少提及;(2)本文所称的高管持股比例是上市公司公布股权激励计划时公布的股权激励数量占当时公司总股票数量的比例,是真正意义上的由于股权激励而导致的高管持股比例,在以前的研究中,更多采用的是所有的高管持股,并没有区分由于股权激励导致的高管持股和其他方式导致的高管持股。

全文目录


摘要  2-4
ABSTRACT  4-10
1 绪论  10-15
  1.1 股权激励的研究背景  10-11
  1.2 股权激励的研究意义  11-12
  1.3 文章的研究方法  12-13
  1.4 文章的研究框架  13-14
  1.5 文章的创新性  14-15
2 文献综述  15-22
  2.1 国外的理论和实证研究的文献综述  15-17
    2.1.1 股权激励与公司绩效正相关  15
    2.1.2 股权激励与公司绩效负相关  15-16
    2.1.3 股权激励与公司绩效无关  16
    2.1.4 股权激励与公司绩效关系存在区间性  16-17
    2.1.5 不同股权激励的方式对公司绩效的影响不同  17
  2.2 国内实证研究的文献综述  17-20
    2.2.1 股权激励与公司绩效正相关  18
    2.2.2 股权激励与公司绩效负相关  18-19
    2.2.3 股权激励与公司绩效不相关  19-20
    2.2.4 股权激励与公司绩效非线性关系  20
    2.2.5 股权激励方式对公司绩效的影响性  20
  2.3 国内外文献述评  20-22
3 理论分析  22-29
  3.1 实行股权激励的基础理论分析  22-27
    3.1.1 委托代理理论  22-24
    3.1.2 人力资本理论  24-25
    3.1.3 代理人行为激励理论  25-26
    3.1.4 管理层寻租理论  26-27
  3.2 股权激励对公司业绩影响的假说  27-29
    3.2.1 利益趋同假说  27-28
    3.2.2 掘壕自守假说  28
    3.2.3 分散投资规避风险假说  28-29
4 股权激励在我国的发展进程和基本概念的界定  29-35
  4.1 股权激励在我国的发展进程  29-31
    4.1.1 初步探索求知阶段(90年代初—2005年底)  29-30
    4.1.2 逐步完善发展阶段(2006至今)  30-31
  4.2 股权激励基本概念的界定  31-35
    4.2.1 股权激励的定义及原理  31
    4.2.2 高管人员的界定  31-32
    4.2.3 股权激励的方式及其优缺点浅析  32-35
5 实证研究  35-52
  5.1 研究假设的提出  35-36
  5.2 解释变量、被解释变量、控制变量的界定及原因  36-39
    5.2.1 被解释变量——公司绩效  36-37
    5.2.2 解释变量——高管持股比例(MSR)  37-38
    5.2.3 控制变量  38-39
  5.3 回归模型的设定  39-40
    5.3.1 回归模型1的设定  39-40
    5.3.2 回归模型2的设定  40
  5.4 样本的选取  40-41
  5.5 描述性统计分析  41-45
    5.5.1 实施股权激励公司与未实施公司的描述性分析  41-42
    5.5.2 股权激励四种模式的效应比较  42-44
    5.5.3 实施股权激励公司的行业性分析  44-45
  5.6 相关性分析  45-46
  5.7 回归性分析  46-52
    5.7.1 股权激励是否影响公司绩效的回归分析  46-48
    5.7.2 稳健性检验  48-49
    5.7.3 高管持股比例对公司绩效影响的区间性分析  49-52
6 结论  52-55
  6.1 结论及原因  52
  6.2 存在的局限性  52-53
  6.3 政策性建议  53-55
参考文献  55-58
后记  58-59

相似论文

  1. 国有控股与家族控股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与公司绩效相关性比较研究,F272;F224
  2. 中国上市公司管理层股权激励性质之研究,F276.6
  3. 管理层持股与公司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F276.6
  4. 我国节能环保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与公司绩效的实证研究,F275
  5. 董事会特征、关联担保与公司绩效的实证研究,F832.51;F224
  6. 我国上市公司产融结合的效应分析,F832.51;F224
  7. 上市公司管理层股权激励与企业绩效关系实证研究,F276.6;F224
  8. 我国上市公司多元化经营与公司绩效关系实证研究,F224
  9. 上市公司高管股权激励与经营绩效关系研究,F276.6
  10. 基于盈余管理的管理者激励与公司绩效的实证研究,F272;F224
  11. 资产重组对我国房地产上市公司绩效的实证分析,F832.51;F224
  12. 融资结构与公司绩效,F272
  13. 上市公司股权激励与经济绩效关系研究,F272;F224
  14. 中小企业管理层股权激励与企业绩效的相关性研究,F276.3;F224
  15. 沪深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与公司绩效的关系分析,F276.6
  16. 我国民营上市公司高管团队人力资本异质性与公司绩效研究,F276.5;F224
  17. 我国房地产业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对经营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F224
  18. 股权分置、资源配置与上市公司绩效研究,F272;F224
  19. 我国汽车行业上市公司股权集中度与公司绩效关系的比较研究,F426.471;F224
  20. 论我国股票期权法律制度的完善,D922.287
  21. 国美控制权之争的分析与启示,F721.7

中图分类: > 经济 > 经济计划与管理 > 企业经济 > 企业计划与经营决策 > 企业行政管理 > 人事管理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