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网络集群行为框架及其情感动员研究-以“仇富”事件为例

作 者: 郑知
导 师: 余红
学 校: 华中科技大学
专 业: 传播学
关键词: 网络集群行为 “仇富”事件 “仇富”框架 情感动员 不满 集体认同感
分类号: G206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3年
下 载: 41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随着web2.0时代的到来,网络对等级制权力的解构创造了一个相对自由的空间,发生在网络平台的集群行为屡见不鲜,网络集群行为在学术界研究中成为了新焦点之一。仇富事件作为社会转型期特殊的群体事件之一在当下中国受到普遍关注,其发生机制不仅有着当代社会宏观层面的因素,也受到参与者情感这个微观层面的因素影响,而情感要素在集体行动的研究视野中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基于这样的背景,本文研究由网络引起的,以网络为主要传播平台的仇富事件集群行为的框架结构及其情感动员,可以了解仇富事件框架建构过程,了解中国当前的社会情感的结构要素,理论上可进一步证实和拓展情感要素在集群行为中的重要作用,。本文以框架理论和集体行动理论中的情感论为理论基础。首先根据集群行为框架概念分析收集得来的仇富事件发展过程中的核心行动者言论、草根文章、视频、谣言等资料,归纳总结出仇富事件的主导性框架,探讨框架建构过程中的框架竞争和传播特征;然后根据集体行动理论将情感指标细化为不满集体认同感,通过深度访谈资料的文本分析划分受访者的不满和集体认同感程度,拿来与其参与仇富事件网络集群行为的程度做比较,分析情感对网民参与网络集群行为的影响。同时,深度访谈过程中还了解了受访者参与网络集群行为的其他情况,如获取信息途径、是否传播信息、最终促使自己参与的人、对网络集群行为的评价结果等;最后将仇富事件主导性框架和情感因素联系起来,分析仇富框架缘何有巨大的动员效力,并探讨仇富框架情感动员背后的深层次社会情感结构。本文还对仇富事件样本进行了横向比较,旨在总结仇富事件的情感特征并提出技术层面和制度层面的情感疏导方式。仇富事件的网络集群行为中,主导性框架为仇富框架,属于责任归因于个人的片段式框架,它要求具体的个人受到惩罚,始终伴随着不满和愤怒,它是情感性的。通过深度访谈和文本分析得出结论:情感越强烈,网民参与网络集群行为的可能性越大,参与程度越高。由此,仇富事件的主导框架仇富框架因为情感而具有巨大的动员效力。总之,仇富框架之所以有强大的动员效果,是因为打出了仇官、仇富的旗帜,以不满和集体认同感为情感动员风格,激发网民的感情,调动他们的力量,从而刺激网络互动,造成网络集群行为。

全文目录


摘要  4-6
Abstract  6-8
目录  8-10
1 绪论  10-20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0-11
  1.2 概念界定  11-13
  1.3 文献综述  13-19
  1.4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19-20
2 理论框架和研究假设  20-27
  2.1 理论框架  20-22
  2.2 研究假设  22-23
  2.3 研究方法  23-24
  2.4 样本选择  24-26
  2.5 本章小结  26-27
3 仇富事件框架分析  27-37
  3.1 仇富事件中的主框架及其动员效力  27-32
  3.2 仇富事件中的框架竞争  32-34
  3.3 仇富事件中的框架传播  34-35
  3.4 本章小结  35-37
4 仇富框架的情感动员  37-49
  4.1 深度访谈基本情况概述  37-42
  4.2 情感的文本分析  42-47
  4.3 仇富框架的情感动员  47-48
  4.4 本章小结  48-49
5 仇富事件比较分析  49-55
  5.1 事件特征分析  49-52
  5.2 仇富事件比较  52-54
  5.3 本章小结  54-55
思考和结语  55-57
致谢  57-58
参考文献  58-62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目录  62

相似论文

  1. 公共管理中网络集群行为的研究,D630
  2. 新浪微博中网民的情感动员,G206
  3. 仪式与集体认同,I5
  4. 不满表达方式的日汉语比较研究,H36
  5. 中国革命中的情感动员,D231
  6. 荣格人格类型理论在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上的探索性研究,B848
  7. 工作不满情境下变革型领导对员工进谏行为的影响研究,F272.92
  8. 网络集群行为的成因及其社会影响,G206
  9. 网络集群行为及政府规制,G206
  10. 日本人会话中的礼貌策略研究-以请求行为、表明不满的行为、拒绝行为为中心

    ,H36
  11. 日汉不满表达时前置语对比研究,H36
  12. 浅谈芥川龙之介文学创作的虚无思想,I313.074
  13. “V来V去”格式的认知分析,H146
  14. 论受众的“使用与不满”及对策,G206
  15. 对谈话中礼貌策略的考察,H361
  16. 大学生网络集群行为及其导控策略研究,G641
  17. 网络集群行为研究,G206
  18. 中国社交网站(SNS)话题关注与网络集群行为研究,G206
  19. 微博热的冷思考-以7·23温州动车追尾事故的微博传播为例,G206
  20. 混合网络环境下网络集群行为混合网络环境下网络集群行为的实证研究,G206

中图分类: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信息与知识传播 > 信息与传播理论 > 传播理论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