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基于语义网的几何自动推理研究及其应用

作 者: 孙媛媛
导 师: 符红光
学 校: 电子科技大学
专 业: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关键词: 语义网 本体 自动推理 辅助线 辅助点
分类号: TP18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3年
下 载: 13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几何自动推理是让计算机模拟人脑来进行几何命题的证明,它是人工智能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20世纪70年代,吴文俊先生就提出了定理机器证明的方法;随后,张景中院士在面积法的基础上发展了消点法。这些方法都使自动推理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是,从目前的推理软件来看,关于几何命题的证明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上述方法与传统几何命题的证明方法不符,二是机器还不能完全学会几何学家的解题技巧,如辅助线辅助点的添加。如何设计一种自动推理的方法,使其在保证效率的前提下,既能符合传统证明方法,又能与几何学家相媲美,成为当前重要的研究课题。为了实现自动推理,本文引入了语义网的相关理论与技术,首先,使用本体对平面几何证明过程和推理规则进行构建,生成本体模型,然后,通过模型匹配,并借助辅助信息库的查询来实现自动推理。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平面几何知识表示。首先,通过对几何命题证明过程的深入研究,自动化地对每一个因果分段进行概括模型和详细模型的提取,并将模型存储于过程本体中。其中,概括模型体现了因果分段的抽象化描述,详细模型体现了因果分段的实例化描述。接着,为了解决辅助线、辅助点的相关问题,对几何推理规则进行了深入研究,使用Protégé构建了基于平面几何学科知识的领域本体,该领域本体为辅助信息库提供相关信息。2、平面几何知识推理。针对不需要辅助信息就能完成的几何证明,为了提高效率,先使用逆向推理,通过与概括模型的匹配来判断是否可能有解,在条件成立的情况下,再使用正向推理,通过与详细模型的匹配来获得证明过程。针对需要辅助信息才能完成的证明,将通过辅助信息库的查询来获取新条件,以此来增大推理成功率。为了提高推理效率,关于辅助线的添加,在辅助线信息库中只存放不存在连线生成的新条件,而关于辅助点的添加,则根据解题经验设计相关算法,并采用边添加边删除的策略。最后,本文通过实验展示了过程本体与领域本体的构建,并将其成功地应用于需要添加辅助线、辅助点才能解决的自动推理实例中。

全文目录


摘要  5-6
ABSTRACT  6-10
第一章 绪论  10-17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0-11
  1.2 研究现状  11-15
  1.3 研究内容  15-16
  1.4 论文组织结构  16-17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技术  17-30
  2.1 语义网  17-19
    2.1.1 语义网的概述  17
    2.1.2 语义网的架构  17-19
    2.1.3 语义网与本体  19
  2.2 本体论  19-23
    2.2.1 本体概述  19-20
    2.2.2 本体描述语言  20-23
  2.3 描述逻辑与语义查询  23-26
    2.3.1 描述逻辑  23-24
    2.3.2 语义查询  24-26
  2.4 本体构建  26-28
    2.4.1 本体构建准则  26
    2.4.2 本体构建方法  26-28
  2.5 相关工具  28-29
  2.6 本章小结  29-30
第三章 基于平面几何的本体构建研究  30-49
  3.1 平面几何本体知识库的结构  30-31
  3.2 基于平面几何的过程本体构建  31-43
    3.2.1 核心过程本体的构建  33-35
    3.2.2 过程本体的构建流程  35-36
    3.2.3 概括模型的构建  36-41
    3.2.4 详细模型的构建  41-43
  3.3 基于平面几何的领域本体构建  43-48
    3.3.1 关于辅助线辅助点的领域本体分析  44-45
    3.3.2 关于辅助线、辅助点的本体构建流程  45-48
  3.4 本章小结  48-49
第四章 几何自动推理算法的研究与设计  49-66
  4.1 自动推理的分析  49-50
  4.2 基于过程本体的自动推理  50-57
    4.2.1 基于模型匹配的自动推理流程  50-52
    4.2.2 基于模型匹配的自动推理算法设计  52-57
  4.3 基于领域本体的自动推理  57-65
    4.3.1 基于辅助线与辅助点的自动推理流程  57-58
    4.3.2 关于辅助线的推理算法设计  58-62
    4.3.3 关于辅助点的推理算法设计  62-65
  4.4 本章小结  65-66
第五章 实验与结果分析  66-78
  5.1 实验概述  66-68
    5.1.1 实验的总体框架  66-67
    5.1.2 实验环境及其工具  67-68
  5.2 本体的构建  68-72
    5.2.1 过程本体的构建  68-71
    5.2.2 领域本体的构建  71-72
  5.3 自动推理实验分析  72-76
  5.4 对比 Math-xp 证明分析  76-77
  5.5 本章小结  77-78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78-80
  6.1 总结  78-79
  6.2 展望  79-80
致谢  80-81
参考文献  81-84
攻硕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84-85

相似论文

  1. 哲学思想在指导中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G633.6
  2. 不同人群本体感觉差异性比较及脑机制研究,B845
  3. 卢卡奇《关于社会存在本体论》中的劳动范畴,B515
  4. 一种基于领域本体的语义Web服务匹配和组合方法,TP393.09
  5. WordNet和《中国分类主题词表》的映射研究,G254
  6. 二十世纪五十至六十年代中国儿童歌曲研究,J609.2
  7. 基于领域本体的专利地图研究,TP391.1
  8. 基于本体的文本信息抽取技术及实现,TP391.1
  9. 基于本体的食品投诉文档文本聚类研究,TP391.1
  10. 基于本体的中文科技论文分类研究,TP391.1
  11. 基于语义Wiki的集成过程知识协同技术研究,TP311.52
  12. 情境感知的Web信息自适应个性化服务研究,G252
  13. 膀胱肿瘤蛋白质表达谱及生物标记发现,R737.14
  14. 基于Agent的自动协商相关问题研究,TP18
  15. 基于功能本体的创新知识表达及检索方法研究与实现,TP391.1
  16. 基于通口本体的概念设计原型系统实现,TP319
  17. 基于本体的教学资源语义检索研究,TP391.3
  18. 基于本体的业务连续性的分层研究,F270.7
  19. 基于SCOT的语义标签推荐模型及算法研究,TP391.3
  20. 基于本体的方剂推荐系统模型研究与应用,TP391.3
  21. 基于大规模模糊RDF数据的推理引擎,TP181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 > 自动化基础理论 > 人工智能理论 > 自动推理、机器学习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