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马克思交往理论视域下我国现时代和谐家庭建构

作 者: 林景
导 师: 倪宪章
学 校: 哈尔滨工程大学
专 业: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关键词: 马克思交往理论 家庭问题 和谐家庭 建构策略
分类号: A81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2年
下 载: 2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交往理论在马克思主义中占有重要地位,马克思交往理论所强调的交互主体性对我国和谐家庭的建构具有指导意义。和谐家庭是指家庭成员个体自身和谐、家庭成员之间关系和谐、家庭与社会之间和谐以及拥有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丰富的家庭文化的家庭。和谐家庭的建构不仅关系着个人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而且影响着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我国社会现在正处于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型期,处于这一时期的家庭具有自己的特点,同时也面临着自身特有的问题。本文论述了当前形势下我国和谐家庭建构中存在的男女不平等问题、家庭暴力问题、离婚率上升问题、代际关系问题、家庭成员自身不和谐问题以及家庭与社会发展阶段不和谐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分析了产生的原因。最后基于我国家庭存在的问题与产生的原因,从马克思交往理论角度提出了和谐家庭建构的策略,主要包括:家庭成员不断参与交往实现自我和谐;夫妻以平等的地位进行交流与沟通;代际之间密切来往,融洽相处;家庭与社会不断交往实现彼此和谐;通过交往实现和谐家庭文化和生活方式的丰富与发展;加强中西方文化交往,促进和谐家庭建构经验的交流与借鉴。

全文目录


摘要  5-6
ABSTRACT  6-9
第1章 绪论  9-16
  1.1 选题依据  9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9-10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0-14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0-13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3-14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14-15
    1.4.1 研究思路  14-15
    1.4.2 研究方法  15
  1.5 创新之处  15-16
第2章 和谐家庭建构理论基础——马克思交往理论  16-28
  2.1 马克思交往概念的涵义  16-17
  2.2 马克思交往理论的创建过程  17-22
    2.2.1 马克思交往理论唯物主义方向的确立  17-19
    2.2.2 马克思交往理论实践基础的形成  19
    2.2.3 马克思交往理论基本框架的形成  19-20
    2.2.4 马克思交往理论的实践  20-21
    2.2.5 马克思交往理论的进一步发展  21-22
  2.3 马克思交往理论的内涵  22-27
    2.3.1 交往主体论  22-23
    2.3.2 交往类型论  23
    2.3.3 交往与生产互动论  23-25
    2.3.4 交往过程论  25
    2.3.5 交往促进论  25-27
  2.4 本章小结  27-28
第3章 当前我国和谐家庭建构存在问题与原因分析  28-39
  3.1 当前我国家庭建构中存在的问题  28-33
    3.1.1 男女不平等现象依然存在  28-29
    3.1.2 家庭暴力有增无减  29-30
    3.1.3 离婚率上升问题  30-31
    3.1.4 代际关系不和谐问题  31-32
    3.1.5 家庭成员的自身不和谐问题  32
    3.1.6 家庭与社会发展阶段不和谐问题  32-33
  3.2 当前我国家庭建构中问题存在的原因分析  33-38
    3.2.1 我国封建传统文化的影响  33-34
    3.2.2 西方社会自由思想与生活方式的影响  34-35
    3.2.3 现代化社会环境的负面影响  35-37
    3.2.4 家庭成员自身的原因  37-38
  3.3 本章小结  38-39
第4章 马克思交往理论视域下我国和谐家庭建构  39-53
  4.1 和谐家庭概述  39-43
    4.1.1 和谐的涵义  39-40
    4.1.2 和谐家庭的内涵  40-43
  4.2 马克思交往理论对和谐家庭建构的意义  43-46
    4.2.1 交往为和谐家庭建构提供物质基础  43-44
    4.2.2 交往为和谐家庭建构提供思想指导  44-45
    4.2.3 交往是和谐家庭建构的助推器  45-46
  4.3 马克思交往理论视域下我国和谐家庭建构策略  46-52
    4.3.1 家庭成员不断参与交往实现自我和谐  46-47
    4.3.2 夫妻以平等主体的身份进行交流与沟通  47-48
    4.3.3 代际之间密切来往,融洽相处  48-49
    4.3.4 家庭与社会不断交往实现彼此和谐  49-50
    4.3.5 通过交往实现和谐家庭文化和生活方式的丰富与发展  50-51
    4.3.6 加强中西方文化交往,促进和谐家庭建构经验的交流与借鉴  51-52
  4.4 本章小结  52-53
结论  53-54
参考文献  54-57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57-58
致谢  58

相似论文

  1. 隔代照顾下扩展家庭的冲突与和谐探析,C913.1
  2. 马克思交往理论及其当代意义,A811
  3. 马克思交往理论及其当代价值,A811
  4. 马克思交往理论视阈中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G641
  5. 马克思的交往理论及其当代启示,A811
  6. 和谐视域下家庭暴力的道德成因与教育对策研究,C913.1
  7. 典型案例视角下的晚清家庭婚姻暴力分析,D923.9
  8. 马克思社会交往理论探析,A811
  9. 农村外出打工青年婚姻家庭问题研究,C913.1
  10. 构建和谐伦理-论王尔德喜剧作品中的家庭伦理观,I561
  11. 马克思的交往理论及其当代意义,A811
  12. 网络媒介中的富人形象研究,G206
  13. 百姓生活中所蕴涵的儒家“孝”伦理研究,B82-092
  14. 《推销员之死》中的家庭问题研究,I712
  15. 我国社会转型背景下教学文化建构研究,G420
  16. 和谐视野下的家庭德育探索,G410
  17. 马克思交往理论视野下的生态哲学思想,A811
  18. 孔子和谐思想研究,B222.2
  19. 当代我国家庭和谐的伦理审视,B823
  20. 论和谐家庭建设中的思想道德教育,D648
  21. 蒙古族高中汉语词汇教学策略探究,G633.3

中图分类: > 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 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学习和研究 > 马克思主义的学习和研究 > 马克思、恩格斯著作的学习和研究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