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西夏职官制度研究-以《天盛革故鼎新律令》卷十为中心

作 者: 翟丽萍
导 师: 韩小忙
学 校: 陕西师范大学
专 业: 中国古代史
关键词: 西夏 《天盛律令》卷十 职官制度
分类号: D691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13年
下 载: 24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天盛革故鼎新律令》简称《天盛律令》,是一部由西夏人使用西夏文字刻印、刊布的法律典籍。包括了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宗教等各方面丰富的内容。其中卷十记载了较为详细的西夏职官制度,辅以其他夏、汉文献,西夏职官制度的研究也进入了新的阶段。然而,因为西夏文比较难以释读,给人们的研究带来了不少困难。目前,《天盛律令》虽然有俄译本、汉译本,但是现有成果多是在汉译本《天盛律令》的基础上进行研究。笔者认为,只有通过对《天盛律令》西夏文原始文本的周详解读,准确把握原文的语义,才能更好的理解西夏法典,进而全面认识西夏的历史和文化。因而,本文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之上,以《天盛律令》卷十为中心,辅以相关夏、汉文献,利用工具书,分为文献释读与专题考论两大部分对西夏职官制度做了一些研究。论文上篇《天盛律令卷十译释》,共有四章内容。首先对《天盛律令》卷十的西夏文本按照原件仔细录文,逐字翻译;其次在逐字翻译的基础上,对文献进行断句,然后形成较为准确译文;同时与史金波等译《天盛律令》进行对照,做初步校勘。最后,对文献中出现的名物制度、语言文字等专有名词,特别是官名、机构名称等进行的考释研究,这是本文的研究重点之一。论文下篇《天盛律令卷十职官制度专题研究》,共有六章内容,第一章探讨了西夏职官制度的创立与发展;第二至四章就西夏的官阶制度、职司机构与职事官、军抄与军溜军事组织等问题做了研究,探讨了西夏的官、职、军问题;第五、六章对监军司、经略司及西夏军事机构做了论述。根据夏、汉文献的记载,西夏职官制度在中枢机构的设置、机构名称与官职名称、官品与官阶、官员的选任、官印与司印等五个方面与宋官制有不同程度的异同。这表明,西夏职官制度有仿照宋制的,也有其独创性。换言之,西夏职官制度也表现了其民族特色。西夏国内有番、汉、回鹘、吐蕃等民族,《天盛律令》记载有番、汉、吐蕃、回鹘等人共职办法。主要体现在番汉乐人院、番汉大学院、回夷务等机构的设置,有关番汉共职时的座次与行文规定,对番汉官员规定穿戴不同的服饰等方面。在文献中,出现的一些西夏官名有的为汉语,有的是汉语译音,有的是西夏语译音,通过对这些官名的整理与研究,表明在翻译西夏阶官及官名时采用音译较为妥当。将夏、汉文献中的西夏官名进行对照,这也有利于西夏职官制度的研究。

全文目录


摘要  3-5
Abstract  5-7
目录  7-10
绪论  10-24
  1.1 《天盛律令》概述  10-11
  1.2 《天盛律令》卷十概述  11-15
  1.3 研究概况与研究意义  15-21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21-24
上篇 《天盛律令》卷十译释  24-151
  凡例  24-28
  第一章 《续转赏门》译释  28-44
  第二章 《失职宽限变告门》译释  44-56
  第三章 《得袭官军敕门》译释  56-93
  第四章 《司序行文门》译释  93-151
下篇 《天盛律令》卷十职官制度专题研究  151-230
  第一章 西夏职官制度的创立与发展  152-172
    1.1 唐、五代、宋初时期夏州节度使的幕僚机构  152-164
      1.1.1 唐、五代时期夏州节度军将官员  152-155
      1.1.2 唐、五代时期党项夏州节度使文职幕僚  155-159
      1.1.3 下属州官及部落首领官名  159-161
      1.1.4 宋初夏州节度文武官员  161-164
    1.2 西夏的官制的创立及其发展  164-172
      1.2.1 西夏官制的创立  164-166
      1.2.2 西夏官制的发展及其与宋制的关系  166-169
      1.2.3 西夏的官、职、军  169-172
  第二章 西夏的官阶制度  172-188
    2.1 西夏的十二品官阶及杂官  173-179
    2.2 及授、及御印与未及御印  179-181
    2.3 西夏官阶的特点  181-183
    2.4 《金史·交聘表》所反映的西夏官阶信息  183-188
  第三章 西夏的职  188-198
    3.1 职事官  188-190
    3.2 职  190-195
      3.2.1 中央机构  191
      3.2.2 西夏的州及相关问题  191-193
      3.2.3 西夏地方建制及设官情况  193-195
    3.3 西夏官员的迁转  195-198
  第四章 军抄、军溜及盈能  198-212
    4.1 军抄的组成  198-201
    4.2 正军与辅主  201-204
    4.3 军溜  204-208
      4.3.1 军溜及其组成  204-206
      4.3.2 军溜的职能  206-208
    4.4 盈能  208-212
  第五章 经略司与监军司  212-222
    5.1 经略司  212-218
      5.1.1 经略司的设置  212-215
      5.1.2 经略司的属官  215-216
      5.1.3 经略司的职能  216-218
    5.2 监军司  218-222
      5.2.1 监军司的设置及其属官  218-220
      5.2.2 监军司的职能  220-222
  第六章 西夏军事指挥机构及军职  222-230
    6.1 枢密院  222-223
    6.2 殿前司  223-225
    6.3 正统司与统军司  225-227
    6.4 军职  227-230
结语  230-238
参考文献  238-244
致谢  244-246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246

相似论文

  1. 西夏特色兵器的研究,K875.8
  2. 浅析西夏的农业法律制度,K246.3
  3. 论西夏刑事法律制度,D929
  4. 蒙元西夏遗民唐兀崇喜及其家族历史文化变迁散论,K247
  5. 西夏妇女社会地位研究,K246.3
  6. 《佛顶尊胜陀罗尼经》西夏文诸本的比较研究,H211.7
  7. 论宁夏平原在西原历史上的地位,K246.3
  8. 甘肃瓜州东千佛洞第五窟研究,K879.2
  9. 西周王朝中央官僚体制若干问题研究,K224
  10. 李氏朝鲜官制及其所受中国影响研究,K312.2
  11. 俄藏黑水城发愿文研究,K244
  12. 宋夏沿边侵耕问题研究,K244
  13. 党项族史学研究,K092
  14. 宁夏的西夏文化遗产与旅游产业,F592.7
  15. 佛教在西夏传播的社会历史条件,K246.4
  16. 劳费尔与中亚古代语言文字研究,K837.12
  17. 汉传佛教在西夏的传播和影响,B949
  18. 宁夏石雕艺术风格初探,J305
  19. 瓜州东千佛洞二窟壁画《水月观音》的艺术特色,J218.6
  20. 从《天盛律令》看西夏对外经济政策,F129
  21. 西夏石窟艺术研究,K879.2

中图分类: > 政治、法律 > 中国政治 > 政治制度史 > 清、清以前政治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