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优化研究-基于佳木斯大学的实证调查

作 者: 隋晓冰
导 师: 陈坚林
学 校: 上海外国语大学
专 业: 英语语言文学
关键词: 网络环境 大学英语教学 失调 优化
分类号: H319.3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13年
下 载: 2722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随着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网络信息技术与大学英语课程的整合从根本上改变了大学英语教学的本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也从传统课堂走向了现代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课堂。2007年8月,教育部颁发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明确提出了“基于计算机和课堂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历程中,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形式,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教学为课堂教学带来优势的同时,也带来了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等各方面的冲击,在学生、教师和环境层面都出现了一些与教改模式不协调的现象,传统大学英语课堂的生态平衡被打破,影响了教改模式的顺利实施。分析并解决这些失调问题,寻找生态化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优化途径变得意义重大。基于这个目标,本文要梳理并回答以下几个问题:(1)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给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带来了哪些变化?(2)这些变化中的不协调因素是什么?(3)这些不协调因素的表现以及产生的根源是什么?(4)解决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失调现象的理论和原则是什么?(5)怎样建设一个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优化框架?笔者以行为主义理论、认知主义理论、人本主义理论、建构主义理论为理论基础,首先通过研读文献,利用定性的方法详细阐述了论文的研究背景、意义、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以及计算机网络与大学英语课程整合的发展历程。其次,针对黑龙江省地方高校佳木斯大学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实际,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考察、研读校本课改文件、深度访谈及课堂观察等实际研究方法和手段,从宏观角度了解该校计算机网络与大学英语课程整合的现状及师生在课程整合过程中遇到的难题,总结教学改革过程中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失调表现,按照本文界定的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课堂概念:网络自主学习课堂、PPT面授课堂、网络课程选修课堂为研究调查范围,重点从学生、教师和课堂环境三个角度归纳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失调问题,分析失调的原因,挖掘影响网络教学模式成功建构的制约因素。(2012黑龙江省大学英语课程评估作为重要佐证材料)通过实证研究,失调现象可从学生、教师、环境等三个层面总结如下:1)学生层面的失调现象为:学生自主学习观念和能力不强;缺乏良好的信息素养;自主学习效果不佳(表现为:自主学习动机偏差;元认知策略缺失;出现情感焦虑现象;自主学习外部监控缺失)。2)教师层面的失调表现为:教师的教学信念与实际教学不符;教师信息意识与信息知识不匹配;教师课堂教学方法与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失调。3)教学环境层面的失调表现为:网络教学硬件环境与改革模式不匹配;网络教学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个性化教学资源不足,教学平台智能化程度不高;大学英语教学评价与网络环境不协调;大学英语课程设置与教学目标和信息技术的应用不协调,网络选修课堂生态系统出现失衡现象等。最后,在教育生态学理论的指导下,根据教学优化五项基本原则,笔者在借鉴了众多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经过实证探索,试图构建一个“以教师发展、学生自主为核心,生态化课堂教学环境为支撑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优化框架”。以此框架,笔者试图为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失调现象找到优化的途径。此框架涉及教师发展、学生自主和课堂教学环境生态化三个方面:(1)教师发展是指构建以优化教师教学观、教师信息素养、建立教学方法多元化理念为核心的现代化教师发展框架,以此框架进一步强化教师自我发展和终生学习的理念,并提出教师自主、智能化教师发展平台建设、完善机构培训以及师培内容信息化等四项重要支撑内容。(2)学生自主是指建立以优化学生自主学习观、信息素养、学习动机、自主学习策略为内涵的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框架。笔者建议从“显性”“隐性”两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外语学习理论指导、学习策略培训;重视网络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情绪调节;提出了教师、班主任、教学管理员以及平台技术等全员参与的多元监控体系;创新地组成了一个网络环境下大学生自主学习英语的策略群,其中主要有5种大的策略范畴和12种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策略分支。(3)生态化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环境构建是指优化硬件环境建设与服务、建设多元化、个性化、生态化软件环境的理念,提出了生态融合型多元课程设置、生态多元评价体系建设以及个性化教学资源、平台建设等见解。本文以教改模式中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失调现象为切入点,在实证与思辨的基础上力求构建一个生态化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优化框架。本文研究成果对当前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教改模式的完善具有实际的参考和借鉴价值,针对学生终身学习、教师发展的理念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全文目录


致谢  4-5
中文摘要  5-7
Abstract  7-19
第一章 绪论  19-32
  1.1 研究背景  19-26
    1.1.1 外语教学信息化  19-20
    1.1.2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20-26
  1.2 研究的意义  26-29
    1.2.1 构建信息化大学英语教学的生态平衡  27-28
    1.2.2 提高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成效  28-29
  1.3 研究内容  29-31
  1.4 本章小结  31-32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支撑理论  32-65
  2.1 网络环境下外语教学的国内研究状况  32-44
    2.1.1 关于理论探讨  34
    2.1.2 关于网络外语教学资源方面的研究  34-36
    2.1.3 关于教师的研究  36-37
    2.1.4 关于学生的研究  37-38
    2.1.5 关于语言学习环境建设方面的研究  38-39
    2.1.6 关于教学评价以及测试方面的研究  39-40
    2.1.7 关于生态化外语教学的研究  40-41
    2.1.8 关于教学实践的研究  41-42
    2.1.9 关于课程设置以及教学要求方面的研究  42-44
  2.2 网络环境下外语教学国外研究现状  44-47
  2.3 国内外网络环境下外语教学研究的局限性  47-48
  2.4 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支撑理论  48-64
    2.4.1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49-53
    2.4.2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53-58
    2.4.3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58-60
    2.4.4 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  60-64
  2.5 本章小结  64-65
第三章 网络环境下外语教学的演进历程  65-82
  3.1 传统外语教学及其特点  65-68
    3.1.1 传统外语教学及其发展历程  65-66
    3.1.2 传统外语教学的利弊分析  66-68
  3.2 信息技术辅助外语教学历程  68-71
    3.2.1 计算机多媒体辅助外语教学阶段  68-69
    3.2.2 信息和网络技术应用于教学阶段  69-70
    3.2.3 未来外语教育信息化目标  70-71
  3.3 信息技术与大学英语课程的整合  71-77
    3.3.1 整合的本质、内涵和理论基础  71-72
    3.3.2 整合的教学模式  72-73
    3.3.3 信息技术与大学英语课程整合之意义  73-74
    3.3.4 整合后大学英语教学的变化  74-75
    3.3.5 整合后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失调现象  75-77
  3.4 论文核心概念的界定  77-80
    3.4.1 网络化大学英语教学环境概念界定  77-78
    3.4.2 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界定  78-79
    3.4.3 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优化界定  79-80
  3.5 文章核心问题的提出  80-81
  3.6 本章小结  81-82
第四章 实证研究设计和方法  82-105
  4.1 研究目的、研究问题和研究变量  82-96
    4.1.1 研究目的  82-83
    4.1.2 研究问题  83
    4.1.3 研究变量  83-85
    4.1.4 对变量的界定  85-96
  4.2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96-101
    4.2.1 调查对象  96-99
    4.2.2 研究方法  99-101
  4.3 调查过程  101-103
  4.4 数据分析  103
  4.5 本章小结  103-105
第五章 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现状实证调查分析与讨论  105-144
  5.1 网络环境下有关学生方面调查分析  105-119
    5.1.1 学生学习观念调查分析  105-108
    5.1.2 学生自主学习状况调查分析  108-113
    5.1.3 学生信息素养问题调查分析  113-115
    5.1.4 网络环境下学生方面的失调因素归纳分析与讨论  115-119
  5.2 网络环境下有关教师方面调查分析  119-133
    5.2.1 教师信念问题调查分析  119-121
    5.2.2 教师课堂教学方法调查分析  121-122
    5.2.3 教师 PPT 课堂教学现状调查分析  122-125
    5.2.4 教师信息素养问题调查分析  125-128
    5.2.5 教师培训情况调查分析  128-129
    5.2.6 网络环境下教师方面失调归纳分析与讨论  129-133
  5.3 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环境方面调查分析  133-142
    5.3.1 硬件环境调查分析  133-134
    5.3.2 软件环境调查分析  134-136
    5.3.3 课堂教学环境失调归纳分析与讨论  136-142
  5.4 本章小结  142-144
第六章 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优化理论和原则  144-156
  6.1 生态学与教育生态学理论  144-149
    6.1.1 生态学理论  145-146
    6.1.2 教育生态学理论  146-148
    6.1.3 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生态失衡  148-149
  6.2 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优化原则  149-154
    6.2.1 最优化原则  149-150
    6.2.2 稳定教学结构,兼容教学要素原则  150-151
    6.2.3 制约教学运转,促进个体发展原则  151-152
    6.2.4 主导式自主学习原则  152-154
    6.2.5 多元互动教学原则  154
  6.3 本章小结  154-156
第七章 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优化框架构想  156-191
  7.1 构建以优化教师教学观、信息素养和教学方法为核心的教师发展框架  157-166
    7.1.1 教师教学信念优化内涵  159-160
    7.1.2 教师信息素养优化内涵  160-161
    7.1.3 从转换到兼容的大学英语课堂多元教学方法  161-163
    7.1.4 现代化教师发展框架的支撑内容  163-166
  7.2 建立生态化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框架  166-179
    7.2.1 学生自主学习观念、信息素养、学习动机、学习策略优化  167-168
    7.2.2 显性、隐性大学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训  168-169
    7.2.3 学生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情绪调节  169-170
    7.2.4 加强学生自主学习外部监控  170-171
    7.2.5 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自主学习策略群建设  171-179
  7.3 生态化大学英语课堂环境建设  179-189
    7.3.1 硬件环境建设与服务优化途径  180-182
    7.3.2 生态多元化、个性化软件环境建设  182-189
  7.4 本章小结  189-191
第八章 结束语  191-197
  8.1 本研究的回顾  191-194
  8.2 研究的创新点  194-196
  8.3 研究的不足和展望  196-197
参考文献  197-213
附录一  213-220
附录二  220-224
附录三  224-225

相似论文

  1. 超声波钎焊填缝及钎缝优化工艺研究,TG454
  2. 曲拉精制干酪素褐变因素及工艺优化研究,TS252.5
  3. 压气机优化平台建立与跨音速压气机气动优化设计,TH45
  4. 常温低温组合密封结构的有限元分析与优化设计,TH136
  5. 涡轮S2流面正问题气动优化设计研究,V235.11
  6. 基于蚁群算法的电梯群优化控制研究,TU857
  7. 中心回燃式燃烧室燃烧特性研究,TK223.21
  8. 内置式高效永磁同步电机的设计研究,TM341
  9. 内点法在大型电力系统无功优化中的应用研究,TM714.3
  10. 轴向磁通感应子式高温超导电机的基础研究,TM37
  11. AVS视频解码器在PC平台上的优化及场解码的改善,TN919.81
  12. 多重ANN/HMM混合模型在语音识别中的应用,TN912.34
  13. AES算法及其DSP实现,TN918.1
  14. 多层卫星网络稳定性设计研究,TN927.23
  15. 电视制导系统中视频图像压缩优化设计及实现研究,TN919.81
  16. 海量多数据库集成系统的查询处理研究,TP311.13
  17. 米曲霉FS-1脂肪酶发酵优化、分离纯化与酶学特性的研究,TQ925.6
  18. 大红山铁矿井下人员跟踪定位系统的优化研究,TN929.5
  19. 基于粒子群算法求曲线/曲面间最小距离方法,O182
  20. 番禺区初中语文新诗教学现状及其优化策略,G633.3
  21. 山野菜石参营养成分与品质分析,S647

中图分类: > 语言、文字 > 常用外国语 > 英语 > 语文教学 > 教学法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