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李锐小说的历史叙述

作 者: 任俊楠
导 师: 张学昕
学 校: 辽宁师范大学
专 业: 中国现当代文学
关键词: 李锐 历史叙述 “历史之外”
分类号: I207.4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3年
下 载: 14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李锐是一位难得的、少见的、独特的小说家。本文以李锐迄今为止所创作的中长篇小说为研究对象,把历史作为分析视角,结合作者的人生经历,依据李锐小说的创作发展轨迹,从内容和思想哈桑对李锐小说进行了整体性和细节性的梳理。全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写历史沧桑背后的“煎熬”。李锐的家庭、“文化大革命”以及吕梁山区的插队生活,成为李锐小说创作的源泉和土壤。阐述在这片土壤上孕育出的李锐,产生的煎熬的历史观:一、中国自身的传统文化所面临的双向煎熬;二、在寻求“历史真实”和“历史真理”过程中面临的精神困境。第二部分,主要写历史迷雾中的政治呈现。从现实和历史的双重关照、对民间的青睐和回归以及对革命的质疑和反思这三方面,揭示了百姓不仅勉励经济落后和精神愚昧的煎熬,还担负着与政治庙堂争夺话语权保障自己的生存权利,对于改写中国政治命运的革命,李锐具有一种质疑和反思的态度和精神。第三部分,主要写历史长河中农耕文化的流淌。李锐立足于几千年的农耕文明,充分挖掘农具在人类发展中的作用和角色,同时上升到宏观的高度,以现代化进程为切入点,从历史的角度出发,深切地关怀着偏远农村的千千万万的人,认真执着地思考着历史本质和历史困境。第四部分,探究“历史之外”人性深度的审视。这一部分结合文本,从以历史为基本角度,分析历史的无理性,从历史与现实的无理性中,进一步关注“历史”以外的人、人生和人性,小说都细致入微地体现出李锐的“人本”思想。李锐小说对于历史的思考和人性的分析,也是当今社会的一个很好的反映,李锐小说的历史叙述表面是退到历史,其实是指向现实和未来。

全文目录


摘要  3-4
Abstract  4-6
引言  6-8
一、历史沧桑背后的“煎熬”  8-11
  (一)生命和历史的沉淀  8-9
  (二)历史真实下的“煎熬”  9-11
二、历史迷雾中的政治呈现  11-17
  (一)对现实与历史的双重关照  11-14
  (二)对民间的青睐和回归  14-15
  (三)对革命的质疑和反思  15-17
三、历史长河中农耕文化的流淌  17-22
  (一)历史和时代的密码 农具  17-18
  (二)农耕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碰撞  18-22
四、“历史之外“人性深度的审视  22-27
  (一)“历史”之外的人生  22-23
  (二)历史的无理性  23-24
  (三)历史之下人性的呼唤  24-27
结语  27-29
参考文献  29-30
致谢  30

相似论文

  1. 李贽:历史叙述中的形象差异,K248
  2. 生命悲情的无尽诉说,I207.42
  3. 论《元亨释书》的历史叙述与本朝意识,B948
  4. 日军入侵东坞山作为文化记忆的研究,K264
  5. 李锐小说中的三晋文化影迹,I207.42
  6. 生命困境的执着追问,I207.42
  7. 论苏童、叶兆言、李锐笔下潜隐的女性意识,I207.42
  8. 论李辉创作中的历史叙述,I207.42
  9. 在孤独中行走——李锐论,I207.42
  10. 试论海外华文文学中的“文革”记忆书写,I207.42
  11. 李锐的“厚土”世界,I207.42
  12. 新中国十七年中国古代美术史写作的价值立场,J209.2
  13. 历史叙述与基督徒身份认同,B978
  14. 毛文龙形象的历史建构,K248.3
  15. 寻找失去的时间,I207.42
  16. 历史的重与轻,I207.42
  17. 《白鹿原》对现代革命历史的叙述、重建与超越,I207.42
  18. 历史的另一种言说,I207.42
  19. 日本战后文学中的战争体验创作,I313
  20. 轮回:意识无意识,I206.6
  21. 茅盾小说的历史叙述,I207.42

中图分类: > 文学 > 中国文学 > 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 > 小说 > 新体小说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